时评关键词

2020-01-01 21:19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绩点复读生顶尖

本期关键词 内 卷 化

1“内卷化”——团体无意义的内耗

如果要评选2020年热门词汇,“内卷化”当之无愧。它被频繁地用于各种社会热点事件的讨论之中:从各行业日益普遍的“996”工作模式、高考的竞争,到教育资源分配不平均问题,都被打上了“内卷化”的标签。“内卷化”在互联网语境中,经解构与重构,延伸出更多新的含义。

“内卷化”相关话题的主要参与者,通常是接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白领群体,他们通常受雇于学术、金融或互联网等机构或企业。一方面,基于该群体过度劳动、竞争加剧的处境,“内卷化”的状态可以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内卷化也映射并解释了整个行业乃至社会为了实现同一个目标,却需要付出同以往相比更多的成本、整体效率下降的状态。

2“内卷化”把外卖骑手困在了系统里

日前,为改善外卖骑手频繁违反交通规则的窘境,“饿了么”宣布将发布新功能:在结算付款时增加“我愿意多等5分钟/10分钟”这一选项,多给骑手一点时间。上海消保委表示,外卖骑手的规则是由企业,即饿了么平台来决定的,消费者下单是针对平台产生的商业行为,因此外卖骑手的过错让消费者买单是不符合逻辑的。

尽管外卖送餐没有流水线一样显性的生产管理制度,但骑手无时无刻不处于算法系统无形的监督管理之下,并没有真正的自由。数据显示,外卖平台的送餐时间逐年缩短,“多等5分钟”的结果,可能只是平台又多给骑手派出一份订单,多提一份佣金,而消费者收到餐食的时间又整体延长了5分钟而已。

3顶尖高校年轻人被“卷”在了绩点里

文章《绩点为王:中国顶尖高校年轻人的囚徒困境》经发布后引起热议。绩点会对学生评奖评优、出国留学、保送研究生、实习就业等方方面面造成影响,因此,顶尖高校的学生一进校门就不得不受到绩点的“敦促”,选课也要参考“绩点攻略”,绞尽脑汁完成或超额完成学业KPI。比如,原本老师要求论文要写3000字,有人发现写5000字得分会更高,于是所有人都被卷入了字数竞争。

在由绩点度量一切的世界里,学生没有机会考虑能否学到东西、是否符合兴趣,毕竟谁都知道绩点在履历上的重要性。现实中,甚至会出现学生实际专业水平倒数,但绩点排在前列的情况。按照绩点的计算逻辑,学生可能很“成功”,但并未见得能收获成长。在“绩点为王”的大学校园里,学生们也只能无奈地说一句:“给自己多一条路而已。”

4“高分复读”背后是教育的“内卷化”

网上数据显示,2020年河南的高考复读生超过了40万人。这些高考复读生之中,不少人都奔着“高四985”的目标而来。对于高分复读生,有网友质疑,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原本可以读一本高校,却为了完成名校梦选择复读,真的有必要吗?

一方面,复读生占用了高考录取名额,迫使应届考生“学得更狠”,加重了他们的压力,也干扰了高校的招生工作;另一方面,据相关调研结果显示,就复读生而言,只有小部分人能通过复读在成绩上有较大进步,更多的人在投入更多的学习成本后,并未能在竞争中书写更亮眼的结局。

5“内卷化”竞争下转换思路或可突围

某一线城市国企HR分享了2020年校招的情况:2020年校招竞争异常激烈,线上线下共计收到8400多份简历,招录比例为1:210,某些岗位的竞争甚至比公务员还激烈。

赛道不一样,竞争的维度不一样,路才会越走越宽。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一线城市竞争激烈,不妨换个思路,比如,回家乡就业或创业。重新定位与再次出发或可成为突围的关键。但这并不是逃避竞争,而是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价值坐标,减少趋同重复的内耗,千万别让“内卷”给自己泄了气,成为放弃努力的借口。

猜你喜欢
绩点复读生顶尖
大学生成绩绩点影响因素分析
17岁学霸不懈“修炼”,终成“顶尖科学家”
全面升级,顶尖配置 KEF LS50 WirelessⅡ
卷首语
基于完全学分制下的独立院校的平均绩点计算方法
关于高三复读生心理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YWT回转顶尖
世上只有四种病——这几位顶尖医院院长,说出了健康真相
高考故事:我和复读生
学分绩点制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