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视角下出纳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与探索

2020-01-04 07:07董营董倩赵鹏
财会学习 2020年4期
关键词:大数据教学

董营 董倩 赵鹏

摘要:“大数据”时代下是高职高专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理念。本文基于“大数据”视角下以渤海理工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为例,从课程建设计划、课程建设目标、课程建设内容、课程组织结构、评价方法和实施效果等方面,阐述了在下“大数据”时代下出纳课程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与分析,为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方向。

关键词:大数据;出纳;教学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时代不断发展,高职高专现代教育出现机遇和挑战,因此学校要建立基于“大数据”时代下课程建设体系,出纳是会计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也是会计专业的前期课程,因此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应从出纳课程设置开始,建立出纳教育教学机制,保证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好的做好全面教学工作,提高学生整体职业能力。

二、“大数据”时代下出纳教育机制构建

大数据时代下出纳教育教学机制构建主要通过课程计划、目标、内容、考评等,完善我院出纳课程机制构成,其中课程内容的建设成为整个机制建设的首要目标,目前我院会计专业出纳实务课程教学机制采用大数据时代下的新型的培养模式,为学院课程机制改革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健全教学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机制,提高教学水平,从而使得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迈向新的起点。

三、基于“大数据”视角下出纳教育教学探索与实践

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现代教育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出纳课程信息化建设需要重视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建立出纳数据课程库管理,促进学生在出纳岗位适应社会需求和创新创业的能力。通过大量的网络数据搜集,通过发放问卷调查掌握社会及学生针对教育教学的需求,完成数据分析,从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学方法三个角度分别阐述。建立了“三维一体”监督机制,实施《出纳实务》课程教育教学,建立课程改革实施体系。

(一)教学内容

1.课程建设目标

大数据时代下出纳课程目标设立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出纳实务》课程就是依据出纳岗位设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出纳岗位技能、出纳职业素养、财务信息化技能,使学生能够适应出纳岗位的工作要求,完成出纳岗位工作任务。本课程以培养会计专业出纳技能为出发点,围绕出纳技能及财务信息化进行教学。让会计专业学生在完成项目操作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岗位职业能力、财务信息化的共享能力及可持续性发展能力。

2.课程组织结构

强化大数据时代下《出纳实务》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体现信息化特点,企业教学组织形式体现信息化财务工作岗位要求。严格选聘有相应学术水平、有责任、有教学经验的教师任课,选聘企业信息技术骨干通过试讲任课;任课教师依据课程标准编写学期授课计划和教案;信息化财务教学应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及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展教学;规范信息化财务教学考核办法,严格进行专业课程及岗位技能考核。

3.课程教学计划

大数据时代下《出纳实务》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过程体现信息化、系统化,及时吸纳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计划内容与企业财务软件信息化需要相一致。制定出纳课程标准要符合大数据下教学计划要求,体现出纳课程在实现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优化课程信息化建设理念,重视信息化课程内容的构建,做到课程内容与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财务软件内容相融合,课程教学中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融合及课程设置与岗位群的职业标准相融合。

4.课程建设内容

会计专业课堂改革采用教学“三課堂”制,即“教室+岗位+网络课堂”,在信息化教室、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财务工作岗位中灵活选用授课地点,采用信息化课程平台,同时采用在线教育、数字化平台、云平台、大数据技术,改善教学质量。目前会计专业信息化课堂涵盖4门专业核心课程,针对出纳课程建立共享数据库课程,增加财务软件课程引入,充分利用信息学习资源、网络仿真模拟软件、项目模块化教学,其中《出纳实务》采用信息化模块化课程教学,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5.课程评价方法

利用大数据督导及评价现代教学,使教学机制更透明更合理形成统一合理的教学思路。建立课程的理论试题库、技能试题库、数据网络题库及相应的考核标准及考核方法。引入行业、企业标准、财务软件信息标准,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通过制定教学各环节相关制度,将教学质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实操评价与数据评价相结合。

6.课程实施效果

目前会计专业《出纳实务》课程在采用大数据模式下培养,满足了学徒方自我发展诉求,并创新数据共享化的工作方法,强化会计专业学生财务质量意识,财务责任意识,定期为学生进行信息化下专业素养培训,大大提升了基于大数据时代下出纳人才的专业素养。会计专业在参加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科云杯”财会职业能力大赛会计专业两个代表队参加比赛,分别获“科云杯”财会职业能力大赛全国网络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7.课程实施监督

会计专业《出纳实务》课程,在大数据模式下,采用现代思维对教学质量进行监督,运用大数据进行教学质量及综合水平的监督及管理,建立事务监督,动态管理的教学实施监督机制,搜集、整合、分析各类教育教学中的数据,为《出纳实务》的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二)师资队伍

目前会计专业拥有一支42人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专职教师13人,其中出纳教学团队8人,企业师傅29人,其中信息化数据团队10人。会计专业学生出纳课程培养由校内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和企业管理者、一线信息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均为企业师傅共同实施。

(三)教学方法

利用大数据技术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制定良好教学方案;利用大数据特点,在日常教学案例中总结共同点,根据主要问题采取解决方案,从数据库中获得案例教学与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积极推进信息化改革,实施翻转课堂,并辅以网络仿真模拟软件,信息化财务软件、学生能够进行模拟创业、模拟企业经营、模拟财务软件操作。实施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翻转课堂、信息化课堂穿插讲授、演示、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的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结论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主要的人才结构失衡,业务能力管理能力相结合人才缺乏,学校与企业应相互结合,共同构建多维度协同培养体系,大数据时代数据呈信息化、繁杂化的特征,需要出纳人员具备系统化的思维、数据管理及分析能力,利用云计算等多种技术方式完成财务数据分析工作,学生学习数据分析相关基础知识,具备个性化数据解决方案的能力满足管理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创建适合大数据时代下的课程体系,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财

参考文献:

[1]乌婷,乔引花.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职业能力建设探讨[J].会计之友,2017(19):38-42.

[2]花双莲,王英.大数据背景下的管理会计信息应用[J].财经月刊,2019 (3):86-95.

[3]秦荣生.我国管理会计面临的困境与创新发展探析[J].财务与会计,2018(16):10-12.

[4]高桂桢.现代教育背景下高校教学督导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 (2):135-138,147.

[5]万慧芬.大数据时代财务会计转型策略的构建分析[J].现代商业,2018 (34):139-140.

[6]岳昆.大数据时代本科数据库课程体系改革设想[J].计算机教育,2015 (11):104-107.

[7]黄琳.大数据时代高校财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 (22):219-220.

[8]周玮.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创新机制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02).

猜你喜欢
大数据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