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多维互动、知行合一”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构建

2020-01-07 22:45施熠萍
科教导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志愿政治思想

施熠萍 张 灵

(绍兴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绍兴·浙江 312000)

1 “多维互动、知行合一”立体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基本内容

1.1 以思想政治课创新为主导,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思想政治课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的混合教育模式。高校积极建设高质量的信息平台,如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充分发挥数字化校园的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渗入学校信息咨询、学生事务服务等内容,构建多维、立体、动态的“互联网+”平台,形成“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形成线上与线下的良性互动模式,从而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吸引力。

以学生为主体,读懂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根本导向,研究和掌握新时代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充分尊重大学生情感体验,增强“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亲和力和认同感。通过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制作乐学乐教的课件,将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学生可感可知的、集哲理和趣味于一体的教学内容,采用新时代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使大学生的课程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培育和践行。[1]

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的实践教学,是让大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自己去探寻知识、深化和修正对所学理论的认知,进而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高校可以构建“课程为基、产教融合、项目驱动、基地支持、全程覆盖”的五位一体的思想政治实践教育体系,秉持“多实践、反复实践”的培养理念,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一体化。具体可落实为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时政时事,合理科学地设计多个选题,并给出相应的学习任务清单,让学生选择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进行分析、调研、总结,进而开展宣讲、形成调研报告等活动,从而让大学生能够真正的学以致用,树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1.2 以党建主题活动为平台,实现理想信念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大学生宣讲团为契机,为学生构建传播思想政治理论的实践平台,做到知行合一。在自愿参加的基础上,经过校内党课培训,推选优秀学生作为宣讲员,宣讲内容是大学生宣讲员从自身的理解和新颖的视角出发,将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用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独具特色的语言介绍给学生,寓教于事、寓教于情。[2]大学生宣讲员在公开宣讲前,先进行严格的团内试讲,由思想政治课教师保证宣讲内容的准确性和实效性。在宣讲结束后,组织师生进行互动式交流,对此次宣讲进行点评和总结。大学生宣讲团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与学的模式,让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由接受者变为传播者,吸引更多大学生主动地投身思想政治课堂。

打造以“时事大讲堂”为代表的形势政策教育讲座,强化大学生关注世情国情,“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高校可通过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为大学生解读时事热点,帮助在校大学生开阔视野,及时了解并正确认识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时事大讲堂”要在线向全校师生征集主题需求、搜集意见,要密切聚焦政治、经济、社会民生和国际关系等备受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了扩大讲座内容的覆盖面和有效性,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将定期向全校师生推送讲座的预告信息和精彩内容,使听众与大讲堂在线上真正互动起来,从而引导大学生逐渐学会全面客观地看待社会热点,生动学习理论,科学理解政策。

依托红色资源,建立行走的课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体验性和互动性。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将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3]将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完美契合。广大师生走出课堂,进行红色旅游,通过开展一些红色实践活动,如参观世纪名人故居、革命纪念遗址等,并设计相应的朗诵比赛、情景剧表演等活动,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相结合,让学生可以当场感知历史、思考现实,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有利于立德树人,深化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社会规则体验和国家认同,初步体悟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进而将公共精神内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

2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引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2.1 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改革创新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要注重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在校园中错落有序地放置景观石、伟人雕塑,刻上经典诗词、人生箴言等;建立文化长廊,开设专栏、橱窗等,展示孔子、老子等人的精彩讲学……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直观地在校园布局、建筑装饰等物质环境上得到直接反映。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支持硬件设施建设,更要关注群体文化建设,努力建成集审美、使用、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校园环境。通过解读校训、颂扬校歌,让大学生不忘初心、严于律己,感恩先辈努力、传承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4]

2.2 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实践活动相融

高校可以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座,通过诵读经典等专题实践教育活动,释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使全体师生参与其中,在优秀文化的天地里拂去浮躁,身心得到沉淀。使大学生在展示自己的特长与才华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在参与和体验中留下深刻印象,获得情感体验和理性深化,关注自我素质的提升,树立起科学的价值观和文化自信,所形成的文化素养更为牢固并影响终身。

3 以志愿服务为实践载体,理论与实践结合

(1)完善志愿服务制度体系,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因其特有的自愿性、无偿性和利他性,导致部分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觉得耗时耗力,因此大学生通常排斥志愿服务活动,一般只是出于班级的轮号或志愿时长的要求等才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即使参与其中也表现得马马虎虎、敷衍了事,阻碍了志愿服务活动长期有效的开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校要将“第二课堂成绩单”、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等与志愿服务工作相挂钩,进行科学有效的培训、激励和评价考核制度,促使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同时,高校要选树典型、扩大宣传,鼓励支持老一批志愿者通过传授、帮教、带领等方式方法,激发新一批志愿者积极参与、长期服务的主动性,增强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性和大学生志愿者的自我认同感。[5]

(2)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丰富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高校可通过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广泛宣传和发布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并附上各类志愿活动的介绍和以往的精彩回顾,让大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形式的志愿服务并选择自己向往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通过情景剧、朗诵、诗歌等文艺形式广泛宣传志愿者身上的新风尚,在大学校园中树立起“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

(3)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为主,坚持实践育人,加强志愿服务规范化。高校要抓住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这个平台,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和目标融入志愿服务活动中,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积极作用,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例如,高校组建各主题调研实践团队进行“三下乡”“服务社区”“支教扫盲”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使大学生多角度地投身社会实践,从而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积累社会经验,升华自己的思想道德品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6]

猜你喜欢
志愿政治思想
以志愿,致青春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小行动 大志愿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