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图书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教育功能研究

2020-01-07 22:45
科教导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馆藏价值观图书馆

吴 兴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图书馆 江苏·南京 210038)

1 大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1.1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现状分析

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学习方面,只有40%的学生是主动积极接受任课老师的授课,46%的学生是被动学习或死记硬背以便应付考试,13%的学生不学习或逃课。从学习目的看,11%的学生是处于学习兴趣,66%的学生只是为了学习好课本知识或为了应付考试。

从上述统计数据可知,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道德的培养需要改变方式方法,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际上,在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依然面临着一些困境,例如观念论困境、本体化困境、伦理学困境和后现代困境等,即要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爱国理念,不被金钱和利益迷惑;在面对新思想的时候能够坚持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

难以吸引学生提高对思想政治课兴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课程教师师资短缺。任课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程教育中发挥着主要作用,但是目前在各大高校普遍存在师资短缺和已有教师年纪较大的问题。师资短缺影响了教学的多样化和优质师资的配置。教师年龄较大导致知识更新速度慢,学生缺乏兴趣听课。而新进的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缺乏,教学也是门艺术,需要学会和学生互动。不论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均难以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而且教学方式比较落后,需要增加现场实地体验提升学生对于课程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趣和自豪感。

1.2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青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长足的进步,大学生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1]同时,他们的认知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也很重要。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随着物质利益和社会观念的多元化,青年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方面面临着一些困惑,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人生观和理想信念淡漠。可能是由于物质资料丰富或家庭条件宽裕使得青年大学生缺乏紧迫感,使得大学生缺乏自己明确的理想信念,对人生理想没有追求,进而也导致大学生对政治活动或家国大事不感兴趣,对思想政治学习和主流价值态度淡漠。其次,价值观念错位。存在集体主义观念薄弱,追求个性,以自我为中心。功利主义心态比较浓厚,注重短期收获和物质利益,信仰合理的利己主义,利己不损人即可。再次,社会公德失范。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大学生做公益事业,具有新时代的公益心,但也有一些大学生信用缺失,缺乏最起码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不尊师重道等,年龄不大却表现出过度成熟的算计和撒谎。

2 高校图书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教育的职能分析

(1)高校图书馆是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参与者。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有三个渠道。首先,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或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部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随着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力投入,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开设了专门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其次,学校党委部门和各级团组织,对全校师生党员的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三,高校图书馆对高校德育教育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近年来逐步受到广大高校的重视。过去,思想政治教育被认为只是学校思政部门(学院)的职责,图书馆的教育作用被忽视,然而,高校作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才的教学部门,[2]那么,对青年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即是高校各个组成部门的共同职责,图书馆在这一职责中有其特有的优势。

(2)高校图书馆在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规程》规定了高校图书馆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里明确了高校图书馆要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配合作用,[3]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两课”依然是主要角色。“两课”是高校为青年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高校图书馆不仅是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提供部门,向全校师生提供书籍报刊资料和情报信息,也是学校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大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4]而图书馆提供的丰富馆藏和优雅安静的学习环境为大学生接受思想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图书馆提供的专业书籍能够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和逻辑分析能力,提供的社科类和马哲类书籍能够让学生更多地掌握理解社会规律和科学社会主义,这是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因此,高校要大力宣传图书馆在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地位和作用,也要鼓励图书馆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改变服务理念,配合学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价值观培养作为图书馆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5]

3 高校图书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教育的措施

(1)改变服务理念,从顶层设计夯实图书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图书馆应该改变自己只是文献资源信息提供者职能的认识,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优势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从制度上确保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考核机制,如设立综合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标,来提高馆员的参与积极性。成立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小组,加强馆员自身的思想政治学习,以便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这也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图书馆提高思想政治相关书籍的采编和组织水平。图书馆也可以考虑成立一支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讲师团队,充分利用自身的馆藏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到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走出图书馆面向全校宣传图书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2)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馆藏资源,优化图书馆馆藏布局。图书馆过去更为重视专业学科书籍的提供,素质教育和思政类书籍地位不够突出。随着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加强,图书馆的馆藏布局和学科结构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首先,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领域最新书籍、期刊和报刊的引进,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保障这一领域图书经费的充足。同时,在引进相关图书资料的同时要有针对性,严把质量关。其次,随着数字资源的普及和学生阅读方式的改变,高校图书馆应加大数字资源资料的提供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类图书的电子文献比例,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学生宣传图书馆的相关馆藏资源。随着文本数据的不断增加,图书馆应加大引进思想政治教育类的数据库以便学生和教师加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

(3)利用多样化的宣传形式引导大学生有效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青年大学生刚进入大学校园,对大学独有的学习方式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对图书馆的育人功能认识还不够全面,因此,图书馆应利用多种途径主动宣传其自身优势,吸引大学生有效利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进而引导学生接受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利用图书馆馆内场地优势,在大厅、连廊和阅览室等地方设置“阅读空间”:放置电子宣传牌和思想政治类报刊资料,宣传党和国家最新的大政方针以及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从而提高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服务人民的深刻认知。其次,为学校的各类兴趣小组或读书小组提供阅读便利,并组织本馆馆员或外聘教师为学生宣讲最新的政策方针和思想政治类经典书籍,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类课程的积极性。第三,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丰富学生获取思想政治类知识的渠道。新媒体对人们接受知识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地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优势,例如可以设置专门的思想政治类专栏网页、微信公众号推广或APP 资源共享等,并配合适当的网络知识竞赛等兴趣活动。

(4)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升馆员思想政治素质。图书馆应该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生动活泼,使高校学生在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接受教育的同时增加趣味性。可以举办的活动包括橱窗、书展、书评等。也可以依托重要历史事件或重要纪念日为契机,以历史革命题材为主题,配合话剧、图展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展览。把政治性和艺术性比较浓厚的新闻图片放置在比较显眼的馆内厅堂、连廊、过道等处,便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组织这些活动从本质上需要增加馆员的素质和知识面,因此,加强馆员培训也很重要。列宁说:“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中的灵魂”,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的具体展现要求图书馆馆员队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图书馆工作人员优良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专业水平和默默的奉献精神等都会不断地教育和影响每一个学生,进而实现图书馆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功能。因此,高校图书馆要重视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不仅要有很强的知识结构,更要有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和责任感,爱护学生,服务学生,如此才能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德育教育功能。

猜你喜欢
馆藏价值观图书馆
我的价值观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黑龙江省书法活动中心馆藏拓片选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图书馆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