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妙不可言

2020-01-07 08:18沈俊峰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颍州曾巩滁州

沈俊峰

十九岁,我成为一个孩子王,在那个大山沟里,我窝了十年。

十多个外地分配去的青年教师,在那个狭窄的巴掌大的地方,一个自成一统的小社会,苦闷、压抑自不待说,不知道出路,也看不到希望,只能坐愁红颜。有人爱上麻将,有人爱上读书,有人娶妻生子,有人谋划远走高飞,我对着方格稿纸,向天向地倾诉我脑袋里的“怪东西”。

欢乐也有,多集中于下半年,节多、假多、福利多。深秋或初冬,收获季节,厂里会有大卡车去山东烟台拉苹果,每个职工几十斤。一个漫长的冬季,都被浓浓的苹果香包裹了。

有一年,迟迟不见苹果。不发了吗?正在嘀咕,几辆大卡车呼啸归来,原来是换了花样,苹果变橘子。那橘子是第一次见,小得像鹌鹑蛋、鸽子蛋,大的不过鸡蛋。咋这么小?剥开,皮薄、肉嫩、汁多,吃到嘴里,酸甜。嗬,奇妙的好东西。

山沟里橘香一片。橘香让我莫名地兴奋,让我想起小时候在村里,端午节,村里集体逮鱼,家家户户都吃鱼,整个庄子都飘着鱼香。

我们聚在某一个宿舍,热热闹闹地吃橘子,欢声笑语。橘皮都留着,放在窗台或桌上,让橘香弥久。小橘子给沉闷的时光带来了光亮和欢乐,让我记住了物质匮乏下的小快乐。

后来,搬迁进城,见到那样的小橘子,必买无疑。拎回家,一口气吃饱,顺便也回忆了一遍遗留在山里的青春梦想。

一个青年在那样的环境,很容易爱上文学。那是一种寄托、追求,或者是自我救赎,不至于让自己落水沉沦。

初学写作,便去寻找、挖掘家乡的文人,似乎要给自己找到一个热爱的理由、榜样或动力。安徽颍州自古文人灿若繁星,老子、庄子、管仲、鲍叔牙、曹操、曹丕、曹植……哦,他们在时空上离我太远,唯欧阳修最近,地域的近。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祖籍江西永丰,并非颍州,但是他对颍州西湖情有独钟。至颍一年半,兴农桑,重水利,治西湖,修三桥,建书院,留下许多勤政为民的政绩。刚获准退休,就归隐颍州。他早已在颍州西湖畔盖房建院,急于安闲自在。遗憾的是,好日子只过了一年,便因久病日衰不幸逝世,享年66岁。颍州成为他的终老之地。他的血脉后代,有一支就生活繁衍在颍州。

我生长的小村庄,距离颍州西湖步行不过几十分钟。这个发现令人兴奋。

欧阳修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被誉为“生前事业成三主,天下文章无二人”。他在京城做官,也在十余个大小州府郡县任职。他视颍州为第二故乡,一生八次到颍州,留下诗词近160篇。他热爱颍州西湖,赞颍州西湖乃“天下绝胜”。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唐宋名家词选》中,收录欧阳修词27首,其中《采桑子》10首,每首都以“西湖好”开篇,赞美颍州西湖。“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永乐大典》中记载的八大西湖,对颍州西湖和杭州西湖记述得最为详尽。苏轼说:“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可见,两湖齐名共荣,不分伯仲,各有姿色。

曾巩是欧阳修的学生,乡党,两人有着三十多年的交往,可谓情深义重。欧阳修称赞他:“广文曾生,文识可骇。”

欧阳修在安徽滁州为官,写出了传世名篇《琅琊山记》《丰乐亭记》。曾巩去滁州看望恩师,遵嘱写了《醒心亭记》:“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日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意。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日醒心,使巩记之……”

曾巩到过滁州,留有美文,是否到过颍州呢?

对这个问题,阜阳市历史学会会长、芡阳修研究专家李兴武说:“曾巩两入京都,历八州郡,除元丰二年(1079)五月移守毫州,距离颍州最近外,其余足迹所至均在江南河北。而北宋时期的颍、亳两州虽阡陌相连,南北相望,却分属两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不相统属。”

他分析曾巩的文学生涯,认为曾巩最有可能到颍州的有三个时间节点:一是欧阳修在颍州做官。查欧阳修谱,此间并无曾巩来访,亦无诗词与之唱和。查曾谱,他在江西老家居家守丧,丁父忧。

二是欧阳修致仕,退居颍州期间,曾巩此时为越州通判,又改知齐州。聞欧阳修退休,有《寄致仕欧阳少师》:“四海文章伯,三朝社稷臣。功名垂竹帛,风义动簪绅。”是年冬,欧、曾互致问候,寄赠碑刻,书信往来。在欧阳修退居颍州的日子里,苏轼离陈州,苏辙送至颍州,兄弟同谒欧阳修二十多天,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三是欧阳修在颍州病逝,此时,曾巩在齐州任上,闻讯伤悲,作《祭欧阳少师文》:“公在庙堂,总持纪律。一用公直,两忘猜呢。不挟朋比,不虞讪嫉。独立不回,其刚仡仡。爱养人才,奖成诱掖。甄拔寒素,振兴滞屈。以为己任,无有废睇。”艰难的道路交通,无法让曾巩短时间里前往吊唁。

由此可以认定,曾巩终其一生也没有到过颍州。倒是在他63岁那年,其弟曾布由桂州移知陈州(今河南淮阳),其母与之俱行。他作为神宗近臣,上奏朝廷,想到颍州为官。陈州与颍州极近,又通水路,方便往来,曾巩想离母亲近些。然而,他两次申请,都没有获准。

曾巩没有实现的愿望,曾肇代为实现了。曾肇是曾巩同父异母的幼弟,比曾巩小29岁。曾肇知颍前后只有8个月,兴学劝农,疏浚清河,节省民力,政绩斐然,被称为“良守”。此时,欧阳修去世已17年,曾巩去世也有6年了。

千百年来,在知颍、思颍和与颍州结下不解之缘的美好记忆与想象中,人们误把曾肇当曾巩。曾巩没有到过颍州。千古佳话,擦肩而过。这是曾巩的遗憾,也是颍州的遗憾。

责任编辑:黄艳秋

猜你喜欢
颍州曾巩滁州
得颍意甚奇
再至汝阴三绝
曾巩生平
《滁州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四月,是你的谎言
《滁州学院学报》征稿简则
朱右《唐宋六家文衡》与曾巩散文
走错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