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古典私家园林艺术分析
——兼与苏州园林艺术比较

2020-01-08 00:53田治国骆志宏杨艳董超田雨
园林 2019年12期
关键词:花窗私家园林瓦当

田治国 骆志宏 杨艳 董超 田雨

1 常州古典园林背景分析

1.约园真善亭

2.约园至美亭

对于常州的古典私家园林,知之者不多,认识者与慕名游览者相比同区域的苏州园林则更少。目前以现存的近园、未园、约园、意园和陈渡草堂[1]为代表。常州古典园林是常州民间建筑与庭院的代表作,其布局、风格、造型等元素对常州建筑风格均起着重要影响,同时也是常州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常州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前人对常州古典园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个特定的园林或整体的一个浅谈保护[2-4],对于其艺术方面的深入研究,尤其与苏州园林进行比较则研究尚无。本文以园林艺术文化为视角,结合具体案例(近园、未园、约园)论述常州古典园林在建筑、植物、置石、瓦当、铺装与花窗等方面的艺术表现手法,并与苏州私家园林艺术相比较,最终将其与当代园林景观与城市建设相融合,探索性地总结常州古典私家园林艺术文化内涵,并以此作为基本范式,对照当代园林发展实际与城市建设,提出一些设想与建议。

2 常州古典园林特质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和艺术创作密不可分,园林的设计者也多是当时的大文豪、大画家。比如唐宋年间盛行的写意山水画就是当时园林设计的主导要素[5]。常州地处吴地,其现存的几处私家园林颇具江南私家园林的特色,多以精巧、写意、雅致等闻名于世。但与众所周知的苏州私家园林相比,常州园林少了几分文弱,却多了几分坚毅,这与常州古代人民性格中的刚毅果决和不屈不挠息息相关。常州城历经了无数次的战乱祸害(如“三戮”)与骇人天灾,但是常州人民,不论是士兵战将,还是平民百姓,没有一次弃城投降,所有人都战斗至最后一刻,常州城几次被破,园林也数次被毁,然而就是这样坚贞刚毅的精神在一次次的重建中被继承了下来,渐渐融入了常州的园林,成为了园林的性格、园林的特色。常州园林绝妙地将人造美和自然美结合在一起,运用障景、对景、借景、衬景等手法,在一砖一瓦、一花一树、一山一水的摆布中,充分体现出了文人诗画中的水墨情愫,更彰显了大自然的美轮美奂。常州的古典私家园林与苏州园林诸如拙政园等相比,虽然规模较小,但园中可谓居游一体,潇洒自在。

3 常州古典园林艺术特色

如果说“文人园林”是苏州园林的别名,那么以“谦人园林”作为常州私家园林的别名就再合适不过了。“尚未成园”的未园、“约乎成园”的约园、“半成为园”的半园、“韵似象园”的韵园等园林的命名,无不显示出园林和园主人的谦逊。常州古典私家园林不仅凝聚了中国的历史文化结晶,同时也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例如园林中的楹联牌匾、浮雕装饰以及花木造型、叠石理水等,不仅是迷人眼球的精美点缀,同时也见证了历史的发展,蕴含了文化思想,贮藏了科学知识,而其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更是无穷无尽,有阐释心境哲理、培养高尚品德的;有宣扬诸子百家、各教各派思想观念和处世态度的;有情景交融、扣人心弦,是游人寄情山水、飘然自得的。文人墨客挥洒的一字一画、能工巧匠构建的每一处景观,都是常州古典园林留给世人的传世珍品。

3.1 亭和瓦当

3. 未园的鱼乐榭

4.近园云墙下的半瓦当

5.未园的问天峰植物配置

中国古典园林中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均都力求与园林其他要素如山水、花木、地形、置石等有机融合在一个景观画面中。常州约园的真善亭(图1)建在高地之上,《园冶》载“花间隐榭,水际安亭……安亭有式,基立无凭”,说的便是亭除了在造型上点染园林景色,还要与环境巧妙结合,才能获得“天人合一”之美,以使园林与亭共存,约园至美亭亦可见此(图2)。亭是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最基本的建筑单元,其他建筑的设计也大多如此,如未园的鱼乐榭,颜色单一、色彩纯和,其飞檐翘角“闭门推出窗前月”,与境共存(图3)。此外,瓦当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重要的组成部件,是屋檐最前端的一片瓦的前端或位于其前端下垂的图案特定部分,也称“瓦头”。在古代,瓦当的主要作用是保护木质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在不同时期,瓦当的纹饰是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体现[6]。常州园林在瓦当形式、材料、纹饰等方面均具有江南园林的风格,并表现出常州本地的民俗文化特征(表1、图4)。常州私家园林瓦当以灰陶瓦为主,这也是苏州园林瓦当最常见的选材。青(黑)灰色的瓦当配合白色的墙壁是江南园林喜欢的腔调。在代表性的三座园林中,近园瓦当的形式多采用单一的半圆形瓦当,采取片叠的形式形成基本的格式,然后沿围墙顶环绕一周,这符合常州文人低调含蓄的性格,也是苏州园林中最常见的瓦当铺放方式;约园的瓦当形式是圆形和全圆形,瓦当的纹饰较为繁复,着重运用植物、神兽、文字、几何图形等纹样;未园的瓦当形式也是圆形和全圆形,瓦当的纹饰为几何对称图案。

3.2 花窗

“谁开一窗明,纳此千顷静”。花窗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独特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中国古人隐逸闲适的一种文化观,既有装饰性,也具实用性。在江南私家园林中,花窗的设置与建筑以及墙体密不可分。今天所见的常州私家园林的花窗基本为后人仿制,但依然能从中看到一些江南园林的特色和艺术特性。对常州三座古典园林花窗的概述以及部分图样比较可以得知(表2),近园花窗主要以几何和植物图案为模板,如回字纹、井字纹、海棠纹与梅花纹居多,点缀园景的同时,也将园景进一步向外延伸,从而提高了整个园林的空间艺术性。此外,个别花窗内还镶嵌有植物图案的微雕,这有别于苏州园林。而未园的花窗表现则多以六边形木制花窗为主,造型上以几何梅花图案为主,布局上讲求对称统一,这是江南山水园林花窗的常用形式,精神上契合了园主人向往自由、追求淡雅的高尚情操。约园的花窗在整体上也采用六边形造型,内部图案以瓦片为材料,一正一反两两相错构成梅花状。

3.3 植物

植物是园林空间尤其江南私家园林造景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据调查统计,常州古典私家园林中选择植物种类共有120余种,其中常用乔木30余种,灌木40余种,藤本8种,草本花卉20余种,以及棕榈和少量的竹类。整体来看,古典园林尤其江南私家园林多注重植物意境传递,并具有鲜明的季相特征,呈现明显时间序列的纵向感[7],这在常州私家园林中亦如此。虽其面积均较小,与苏州园林相比使用的植物种类也相对较少,但其呈现的植物季相景观则充满了诗情画意之美,有物境,有情境,更有意境。孤雅的梅花、曼妙的迎春、艳媚的海棠、一波连一波各色的木兰科植物、花叶同放的紫叶李与山樱花等诸多花卉在春天争艳;随后牡丹芍药、杜鹃木槿、紫薇、石榴等红花绿叶在夏日里扶疏;榉树、水杉、银杏、栾树、鸡爪槭等植物在秋风中曼舞直至落英红叶;木樨尽情释放迷人香气,这是常州园林乃至江南园林共同喜欢的味道。冬日的常州私家园林与苏州园林大多相似,蜡梅与山茶在其他常绿植物的映衬下显得夺目。但常州古典园林中似乎更喜欢用常绿阔叶植物如香樟与广玉兰等营造景观。从空间序列来看,植物的配置方式与苏州园林大体相同,因为都是在小空间中进行植物的造景,所以习惯采用孤植、对植、丛植等基本方式营造景观。在小空间中,独具匠心、意境见长,移步景异。另外,除了具有苏州等江南私家园林典型的植物特征(如传统的“玉堂春富贵”模式)外,还会在局部空间采用“置石结合一定花灌木以及地被植物”这种多层次的植物配置模式(图5),丰富整个环境景观,从而营造“寸尺间现方圆”的空间效果。

3.4 置石

古语有云:“园可无山,不可无石”。置石在江南园林中尤以山水为依托,古代文人墨客也常借此来抒发自己情怀,更有一些山石与特定的景色相融合,往往栩栩如生、引人遐思。在苏州私家园林中,置石多以太湖石和黄石这两种天然石材为主。其中太湖石颜色以白色居多,黄色和青黑色较少,并以“皱、漏、瘦、透”为其特点。而黄石则多表现为黄色,形态多为墩形直立,棱角分明,质地较为坚硬。常州古典园林的置石特点见表3。

通过比较分析,常州私家园林的置石与苏州园林相比,有共性,也有自身特点与侧重。如近园其堆山叠石大多取法自然,以表现园主人向往山林清闲隐居的生活。采用自然的山石、水土等要素构筑出整个园林的基本地形,运用自然形态下的山石巧妙组合拼接成一个整体,为整个空间创立一个山林隐世的基调。园主人以土山构筑出整个园林的骨架,营造出深邃自然的山林景色。在园林的中央,是以山石和土为材料建造的一个仿山林性质的土丘,在整个土丘的脚、顶以及转合处用置石做衔接,同时用石阶铺路,直通丘顶,再搭配各式林木。从远处观望,这个土丘就犹如一个微缩的山林,林中有楼阁、石阶相辅,四周用水体将其隔绝。从山顶俯瞰整个园林,其树木扶苏、落影斑驳。正如曹操所言:“策扶老以流憩,时翘首而遐观”。在近园的置石中,大多采用大块竖状石头为筋骨,显示出山石的刚健挺拔,同时以挑、吊、压、叠、拼、挂、嵌等手法辅助叠石。近园的置石同样运用了这种大师的手笔,在整个叠石框架确立的同时,用小石块相辅,透漏出叠石的意境之美。相比之下,约园是常州历史诸园中对置石最匠心独运的。旧时约园内有灵岩、邹碧、玉芙蓉、独秀、巫峡、仙人掌、昆山片影、玉屏、朵云、舞仙、驼峰、飞来一角等奇石,被称之为“约园十二峰”,闻名于江南园林。但由于时代历史原因,多已不复存在,现可见的只有零星几个。其置石中,注重水体与石、植物与石的协调,呈现咫尺山水、古朴婆娑、城市山林之感(图6)。

3.5 铺装

园路的铺装是园林空间中艺术的延伸[8]。可以认为铺装是以不同的材料在地面构筑不同花纹和图案的艺术表现形式。其铺装材料一般有瓦片、卵石、青石板、木板、石块等,根据不同的园林景观选择不同材料以满足园景的需求。苏州园林会用瓦片为基本的轮廓,描绘出动物(如蝙蝠、仙鹤)或者植物(万年青、海棠)的形态,中间填充各色的卵石作为搭配,满足景观的需要,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人文情怀。而常州私家园林由于历史等原因,园路铺装大多是后人修缮仿制,很多原有的铺装或许只成为一种印记(图7),其铺装基本形式与材料见表4。

表1 常州古典园林瓦当概述

表2 常州古典园林花窗概述

表3 常州古典园林置石概述

6.约园的置石

7.约园的碎料铺装

4 常州古典园林艺术的当代价值指向

山水相依、水流云起,园林是一个城市文化记忆的载体与表达。常州古典私家园林的艺术元素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对于当今常州生态城市、园林城市、历史名城或文化名城等城市实体的构建均起到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笔者认为,古典园林艺术元素的提取与重建、继承与发展、开拓与创新,将是推动营建美丽城市的重要路径之一。用景观来叙事,唤起人们的基业感、乡愁感,例如在古运河边绿带、街头小游园、休憩公园、商场空地或是旧城区改建的街坊里弄等不同类型的空间中,营建一些具有当代风格却根源于古典园林文化的小品景观,或座椅树池、或瓦当花窗等。同时,在整个城市范围内甚至延伸至村镇均进行整体规划与精心设计,不仅体现古典园林的气氛,同时也彰显当代文化之美,最终将不同的元素以“人性回归”为落脚点将其融合,以形成在当代景观中体验古典,在古典中发展当代,使古典园林的文化氛围能笼罩整个城市,从而形成“天然之趣”,以表现“城在园、人在园、心亦有园”的美丽城市意境。

表4 常州古典园林铺装概述

猜你喜欢
花窗私家园林瓦当
传统花窗中“卍”字型的相关应用与研究
方寸见佛韵——隋唐佛教瓦当浅析
北京老城内私家园林的保护与利用研究
土家族房屋花窗文化内涵及其艺术美——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独树一帜 别开生面——山东齐地树木纹及文字瓦当考释
中国园林前世今生
以绿城云栖玫瑰园为例,浅析中式园林的框景运用
论汉代瓦当书法的气
我想成为你的花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