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潜艇艇员脱险训练时幽闭恐惧症的心理治疗及调适

2020-01-09 08:42付国举廖昌波翁永斌江楠楠李宏刚李富山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发射管艇员脱险

付国举,廖昌波,翁永斌,江楠楠,李宏刚,李富山

进行潜艇艇员脱险训练时,艇员必须佩戴脱险装具通过密闭狭小的水下高压通道进入水池或水舱,无论初训或复训,绝大部分参训人员都会出现紧张或恐惧心理。极少数艇员因无法缓解紧张或幽闭恐惧症导致难以执行操作程序而无法通过训练,为海上遇险后自救脱险逃生留下了隐患。2019年6月,海军某潜艇部队脱险骨干培训期间,1名患幽闭恐惧症学员经心理治疗和技术保障措施等综合调适,安全完成了训练,对该项训练工作具有较强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27岁,非潜水员专业,从事潜艇艇员脱险训练的组织管理工作,自身有经鱼雷发射管脱险训练经历。脱险训练专项综合体检情况正常,患者未提出有不适于潜水的情况,前期顺利完成基础潜水训练。进行经鱼雷发射管脱险干舱训练(不注水、不加压、不关前、后盖)程序时,患者提出因感觉紧张而不参加该项训练的要求,未完成此项训练内容,组织训练人员未发现异常。进行发射管内注水加压脱险训练时,在穿着脱险装具进入发射管前,患者提出因患幽闭恐惧症不能参加训练,在现场指挥要求继续进行训练的情况下,患者坚决表示无法参训,随即表现出严重的紧张和恐惧,并伴有焦虑情绪,面部涨红,额头出汗,语言表达不顺畅,现场指挥当即中止其训练。患者脱卸脱险装具离开训练场地后随即恢复正常,后续拒绝再次参加该项内容训练。后经向患者仔细了解情况得知,其在原单位参加发射管脱险训练时,曾由于面罩密封不严在发射管内发生过呛水的情况,因此对发射管和其他狭小脱险通道产生严重恐惧心理,之后再未参加过该项训练。

2 心理治疗及综合调适

经组训单位心理医生和专家诊断,确定该艇员患幽闭恐惧症。由于单位医疗保障条件和训练日程安排等原因,未对其进行药物治疗,主要采取心理治疗的方法,辅助专业技术保障措施和调整训练方法等辅助手段,提升患者信心,帮助患者克服幽闭恐惧。一是采取认识疗法。患者离开训练场,到心理咨询室,医生详细了解幽闭恐惧症发生原因及过程,评估对本次训练的影响程度,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实际操作教员协助分析致使患者产生恐惧的对象,帮助深挖其害怕的根源,认识其害怕的内容[1],让患者正确评价自身在本次训练环境中的安全程度,提升安全感。二是采取系统脱敏法。让患者循序渐进地暴露于引起恐惧的事物和场所中,令其感官逐步接受刺激,使之对刺激的恐惧程度逐渐降低[2]。进入发射管幽闭环境中但不向管内注水,使其认识到绝对不会再次出现呛水的情况,大幅减轻恐惧及其影响,为后续进行注水加压训练打好心理基础。三是增加技术保障力量,协助患者自我调整,增强自己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将正常情况下每组4人进入发射管减少到3人,增大患者占有的空间。选派2名脱险训练经验丰富、操作技能熟练的技术骨干同组进入发射管后,分别位于患者的前面和后面,详细规定应急处置操作分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四是改善幽闭环境以减轻患者的恐惧感。发射管内完全黑暗的环境会增大参训对象的恐惧感,让患者打开呼吸袋上的信号灯,藉以照亮眼前的空间,同时也可使患者能够看清注水的情况,及时压紧面罩,降低面罩进水风险。事后经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这一措施起到了较大的缓解心理恐惧的作用。五是思想工作等辅助手段的激励作用。除了采取一系列的心理治疗方法外,训练管理领导通过强调该次训练对患者本人取得训练合格证书、对海军脱险教练员队伍建设的意义等,用正向激励提升患者完成训练的信心和勇气。通过上述治疗和调适措施,患者克服了幽闭恐惧,成功完成了全部训练内容。

3 讨论

幽闭恐惧症是一种对封闭空间出现恐惧心理的一种心理疾病,属于恐惧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3]。训练工作实践表明,通过科学规范的组训程序和技术保障,绝大多数艇员都能克服紧张恐惧心理完成训练[4]。对于存在严重心理恐慌,影响装具正确操作,存在极大安全风险的艇员,多因不具备心理治疗条件而放弃训练。该病例处置从以下方面提供了借鉴经验。一是采取心理治疗和有针对性的技术保障措施可有效保障该类人员完成训练,进而确保潜艇海上失事时能够顺利脱险逃生。二是鉴于本病例体现出的创伤性经历与幽闭恐惧症的密切联系,提示应提高人员初次训练的安全性,避免发生意外情况,对参训人员造成心理阴影,影响后续训练效果和海上遇险逃生。三是选取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人员同组训练。研究表明,患者处于恐惧环境之中,几乎必然会引发立即性的焦虑反应,无法逃避时,这种焦虑会严重干扰患者的职业功能[5]。进行该项训练时,就会出现无法按照规定程序完成敲击信号(与艇外沟通)而导致整组人员脱险失败。因此,可在前期有效心理治疗的基础上,选派技术骨干与患者同组进入发射管,负责与艇外沟通,并使患者切身感受安全保证,增强安全感和信心,提高训练安全性和成功率。当然,对于因恐惧情绪严重而影响装具操作功能的人员以及本人坚持认为无法进行训练的人员,则应以安全为重,慎重开展注水加压环境下的训练内容。

猜你喜欢
发射管艇员脱险
合川脱险
我们的一次遇险和脱险——“六大”的故事
不平衡式发射装置发射水雷时发射能量计算和弹道分析
航空火箭发射器平行度测试方法研究
非药物干预对改善潜艇艇员睡眠质量的作用研究
基于二级维修体制的艇员级维修能力形成分析
火箭炮方形发射管流场仿真分析
小鸡娃脱险
反恐利器:爆炸物销毁器
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