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最美现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效应

2020-01-09 18:46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思想道德现象道德

王 娟

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思想进步、舆论自由、复杂的价值取向等等,已然成为当前所处时代的标志性思想文化符号。在人们不断追求和进取的道路上,传统道德资源流失严重,道德信仰缺失,道德权威失落,社会道德整体滑坡,人们陷入“精神窄门”的现代性道德困境,伦理道德面临着艰难的生存境况[1]。惩恶扬善、援手相助、敬业尽责等美好而朴实的品质似乎渐行渐远,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如何培养与矫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已成为高校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最美教师”“最美少年”等最美事迹和最美人物的评选活动频繁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道德模范,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最美科学家、最美医生、最美护士等最美逆行者更是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得到了人们的称赞和推崇。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他们临危不惧、甘于奉献、舍己救人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他们身上不仅彰显了大爱无疆的家国情怀,更突显了逆流而上、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透过这些“最美英雄”和他们那种感人肺腑的“最美事迹”,我们可以深深地领略到一种内涵深刻、价值崇高的“最美精神”。这种“最美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美德,蕴含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2]。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善于抓住这些可利用的元素并进行加工,让抽象的理论与实例相结合,使大学生在深入学习和了解理论本质的同时以先进模范的典型事例为榜样,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使其朝着最美的方向努力前行。

一、“最美现象”强化了对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的引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任务,对立德树人有着特定的时代价值和时代意义,青年时期的大学生正处于自身价值观念逐渐养成的关键阶段,“最美现象”的出现,促使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经历了由外向内的转化,在激起内心强烈认同感的同时形成一种稳定积极的内在需要,引导大学生道德价值取向,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说,“最美现象”的出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最美现象”契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需要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道德价值观取向的引导是基础也是重点,只有在大学生内心“种植”最基本的思想道德价值,才能有践行国家所推崇和倡导的道德价值的具体行动,才能使这种优秀的品质延伸到日后的生活、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岗位中去,力争在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带动身边人的成长。“最美现象”在这个层面契合了教育的需要,“最美现象”扣动人们心弦的不是英雄缔造的无畏壮举,而是发生在人们身边的普通人、普通事,他们用最纯粹的坚守和行动诠释了自己的价值观,践行了自己的价值理念。在运用“最美现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的是最朴素的热心助人、敬业尽责、仁义友爱、乐于奉献的品质,这种品质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和领悟“最美现象”背后蕴含的道德价值,在内心种下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并进行效仿和传承。从这一点来说,“最美现象”的出现契合了新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二)“最美现象”是大学生道德价值追求的原动力

“最美现象”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洋溢并彰显着榜样的魅力,它的素材源于生活,是一本符合时代发展的教科书,它所倡导的理念能够与大学生的心理和生活实际相贴合。向学生展示“最美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其背后的社会道德和思想价值,形成强烈的道德价值认同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容易将自己的行为与这些优秀的品质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判断其与“最美现象”背后的道德价值是否达成一致,在需要的时候是否能以一种本能的行动付诸实施,化作一种融合和追求的原动力,演绎出人人赞美的“最美现象”。

二、“最美现象”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践行力度

大学生的成才目标一定是与国家及时代的需要紧密相连的,单一、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在大学生身上很难取得切实的效果。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在个体心理上呈现出成人意识强、鉴别能力弱及自我意识强、社会意识弱的特点,在成长环境中接受来自学校和社会的双重教育与影响,缺乏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常常迷失于相互矛盾的观念和各种社会现象中,提升大学道德践行力度,需要模范的带头引领作用,需要“最美现象”这个抓手。

(一)“最美现象”是大学生道德践行的引路标

教育需要与时俱进。为了让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学校可以结合“好人难做”“如何做好人”这方面话题展开讨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分三步实施:第一步是让学生畅谈这个话题,鼓励其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进行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这个过程中主要会有两种情况出现,一是部分学生对该不该做好人好事抱迟疑的态度,害怕做好事会承担多管闲事带来的麻烦;二是部分学生认为应该做好人好事,但是自身不确定会将这种思想观念落实到实践中去。第二步是向学生展示最美人和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迹背后的社会道德和思想价值观,通过展示事例让学生受到震撼和启发,形成强烈的道德价值认同感。最后引入对“好人难做”、“做不做好人”等相关话题的探讨,通过讨论使学生对这种社会现象形成明确的态度,对做好人好事的行为给予肯定,最终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总之,在运用“最美现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选取贴近生活并且富有时代性特征的社会善举容易激起学生强烈认同感,形成情感共鸣,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具有很强的激励效应。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发生在普通人工作、生活中的“最美现象”,无需遥不可及的权力和富可敌国的财富,更不是高不可攀的道德高峰,而是在文明社会生活中的道德体现。这些“最美现象”是将道德认知和道德价值观践行于生活和工作中,用认真朴实、坚韧不拔的态度践行着自己的道德良知,引导其在平凡的生活中,通过做平凡的小事,塑造不平凡的人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这种风尚的引领。

(二)“最美现象”是激发大学生崇善向美的主要抓手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现实生活中虽然人与人之间很容易在道德认识上达成一致,但却很难落实到现实行动中,因为大多数人习惯于将与自己利益相关和自身利益不受损害的想法前置首位,如果选择利他的道德行为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妨碍自我利益实现的时候,就会造成思想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脱节,选择对需要伸出援手的行为避之不见,从而导致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此外,两者脱节也常常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由于社会道德失范、信任危机等现象的存在,人们也常常会陷入好人难做的困境。长此以往,这种失范的行为必定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制约文明社会的形成,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最美现象”反映了人们对高尚的道德行为的认同,对崇高的社会风尚的期盼。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种思想道德的实践也需要在一点一滴、坚持不懈的小事中得到实现。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社团活动日,在大学生社团活动中融入一些能够体现当代大学生道德风貌的活动,还可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寻找最美”校园活动,如最美校园文明建设、寻找校园道德先锋、建立失物招领站、组建校园互帮互助平台、卫生宣讲日、校园绿化维护日等等。学校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定期到敬老院、孤儿院打扫卫生、传播知识,号召学生利用假期组织送教活动,帮助失学儿童。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将服务他人和实现自我价值统一在一起,让大学生在平凡中体会“最美现象”背后的不平凡,体会奉献带来的快乐,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甘于奉献、不畏艰难的崇高精神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最美现象”激发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升华

从国家未来发展的角度看,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确保小康社会建设、加快社会主义进程的主要力量,是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人才保障。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时代的需要,如何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新时代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最美现象”激发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中,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还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或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无一不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在“最美现象”激发和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让学生在这些事迹中形成发自内心的认同感,将这种认同感化作内在的行为指导,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自主性和坚定性。伴随着学生对“最美现象”的敬仰之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设计相关活动,带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把服务和知识送进社区,把帮助和关爱带进基层,通过社会实践这个“第二课堂”督促大学生认识社会责任,履行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在行动中不断深化加强自身的责任意识。

(二)“最美现象”培植了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强调的是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学生们觉得空、大、远,“最美现象”的出现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最美现象”向社会所展示的人和事,就是从最简单的行动出发,从最小的事情做起,用自己微薄之力关爱和保护他人,尽自己的一丝努力去奉献和回报社会,从中培养家国情怀。任何个人追求都不应该仅仅是满足个人的享受和欲望,而是应该在个人变得更强大的时候勇于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把社会责任也当作人生的追求,这是“最美现象”的精神延续,是每一个爱国主义者的期盼,也是民族基业长青的灵魂。当前,以“最美现象”为抓手,培植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做法主要有:一是以“最美现象”为切入点,挖掘课程思政内容,通过实例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学习。任课教师可以结合讲授课程,以2020 年全国抗疫为大背景,将抗疫过程中出现的感人至深的事例挑选出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理论上强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二是通过主题班团会,开展对“最美现象”的讨论。学校设定主题,通过班团会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寻找身边的“最美现象”并挖掘其背后蕴含的价值,形成心理认同;三是设计社会实践活动,评选最美大学生。这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途径,学校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培育奉献、担当的品格。通过评选最美大学生,树立榜样,使“最美现象”贴近学生实际,更接地气,让学生们能够看到自己也有成为“最美现象”的可能,激励其更加努力地关爱他人和奉献社会,并在奉献中不断收获和成长。

四、“最美现象”激励了大学生实现从道德自觉到推己及人的提升

道德作为一种内在信念与外部舆论评价相互联系的行为规范,具有很强的自主性、规范性和能动性。从“最美现象”中,大学生们不仅感受到了道德自觉的存在,也产生了对道德自省的思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收到预期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效仿“最美现象”,有助于大学生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逐步改进自身的不足,进而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同学找寻人生的方向,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最美现象”是形成大学生道德自觉的催化剂

道德自觉是社会主体有效发挥道德主动性的表现,从更广义的角度说,道德自觉是社会主体对所处时代的伦理使命和教化责任的一种认同和实践。养成个体的道德自觉,首先要激发个体的道德觉醒和道德认同,在此基础上树立自觉实践的观念,作用于社会生活之中。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利用中国传统思想道德价值观来激励学生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传统的思想道德品质不仅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力量,同时也符合大众的民族心理,在人们心理具有普遍的认同感。“最美现象”中包含了道德自觉的存在,能够激起人们的道德自省,将“最美现象”和传统的优秀思想融合并运用到教学中,增强个体的自觉、自律意识,会收到事半功效的效果。其次,从“最美现象”的产生来看,这些感人的事迹无一不是来自普通平民的日常生活,他们的行动来自内心的自主自愿,没有期望被发现,不期待回报,这种道德的自觉行为比刻板的道德说教更加深入人心,更能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形成道德自觉的教育导向。此外,当代大学生常以自己的身份为傲,做事喜欢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奉献精神。“最美现象”会让身处浮躁年代的大学生自觉引发对自身思想道德的自省,潜移默化地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并在生活中时时用榜样和目标约束自我、检查自我,通过与榜样的对比来审视自身的价值观念,这种基于认同感上的自我审阅是学生迈向道德自觉的关键一步。最后,“最美现象”给人们带来的正能量昭示了当前社会的道德主流思想,它让大学生能深切地认识到道德不是言谈间就能形成的,口头上有道德的人不代表他的行为符合道德标准,亦不能因他“说得好”就判断其是道德高尚的人,道德需要每个人在平凡琐碎的小事中去履行、去实践,切实做到知行统一,进而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

(二)“最美现象”是实现道德行为推己及人的重要路径

“最美现象”作为来自于社会的正能量,用淳朴和平凡的人和事,用道德行为和道德评价,激发了大学生对善恶美丑的甄别和对丰富多元的思想价值观的选择,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内在道德的自省,提高学生对思想道德的深刻认识,进而激励着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实践。在“最美现象”的影响下,学生在与自身联系紧密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得了新的启发,越来越多的学生懂得关心父母,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学业、学术竞争上更加懂得公平正义的珍贵,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在陌生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学生们把自己的思想道德价值和行为置于自觉行动之中,在践行着自己的道德价值观的同时影响和感染着周围的人,在行动中变成了激励别人的道德榜样,把道德的美好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以自身为出发点,通过完善自身的行为来达到改善社会的目的。

(三)“最美现象”契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成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是灌入,而是赢得被教育者的思想认同,并把这种道德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觉地实践和传承。另外,从“最美现象”在教学中的激励作用来看,在今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富有时代特征、贴近生活、朴素真实的材料引入教育工作中是一种契合时代发展的新趋势,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创新的今天,教育者也需要警惕陷入“换汤不换药”的困境,避免出现只有案例适应了时代的要求,而教育模式、教育理念依然照旧进行的现象,这样做即使作出再多的努力去追求新的案例,其创新的结果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最美现象”的出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符合时代发展的社会实践平台,它强调在知行合一中、在比较与鉴别中让同学们感受身边的真善美,深刻理解“最美现象”蕴含的中国精神,进而把个人理想与民族振兴联系起来,培育时代需要的精神品质,为推动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善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思想道德现象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创新机制 多措并举 加快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向纵深推进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策略
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
猜谜语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