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研究

2020-01-10 04:26赫贵怀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突发事件辅导员教育

赫贵怀

(大连交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8)

近年来,我国高校突发事件频发,严重危害学生生命安全及学校日常管理。辅导员是学校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管理工作和思想工作的组织者与实施者。辅导员能否从容、稳定、高效地处理突发事件,直接影响校园安宁以及和谐社会建设。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

通过分析高校突发事件的具体案例,研究者将其分成以下五大类:第一,自然灾害类,如2008年发生的四川汶川地震;第二,人为灾害类,如华南理工大学宿舍盗窃案、昆明学院抢劫伤人案;第三,公共性事件,如2003年的非典、2019年末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第四,群体性事件,如钓鱼岛事件后的大学生反日游行、云南高校男生群殴致死案、师生罢课等;第五,校园伤害类,如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生自杀事件等。根据上述突发事件类型,笔者将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突发性与不确定性。突发事件多是突如其来、预料之外的事件,且突发事件的危害、地点、时间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往往难以预测[1]。第二,预谋性与多样性。集会游行、罢课、群殴等突发事件具有较强的预谋性,是部分人员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预谋活动。另外,突发事件的种类较多,具有较强的多样性。第三,危害性。突发事件的危害性较强,这是高校突发事件的显著特点。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会对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等造成严重危害。第四,紧迫性。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必须及时把握最佳处理时机,不容懈怠和迟疑,尽可能将危害降到最小。高校突发事件不仅直接影响师生的正常生活、高校教育管理,而且会进一步影响社会稳定、和谐[2]。故而,必须加强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研究处理。

二、高校突发事件的起因

(一)客观因素

客观因素主要包括暴发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公共卫生问题以及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

(二)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主要分为如下几点:第一,学校管理不完善。高校突发事件频发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了高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即管理阶层、教育人员危机意识不足,缺乏完善的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及规章制度[3]。第二,高校宿舍、教学设备、校园环境存在隐患。安全问题是高校发展的重大问题,但在日常工作中,高校更关注招生、就业、考研等指标,对宿舍、教学设备、校园环境的关注度不高,日积月累,很容易引发安全问题。第三,学生自身以及网络发展问题。很多高校突发事件的根源在学生身上,部分学生压力较大、情感受挫,无法及时排解,极易诱发突发事件[4]。另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同时,互联网也增加了负面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给突发事件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

三、高校辅导员应对突发事件的举措

(一)未雨绸缪

未雨绸缪,是防范突发事件最好的手段。高校辅导员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将被动的事后处理转化为积极的事前预防,将预防工作作为突发事件管理的重点。同时,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绝不能掉以轻心,应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具体来说,第一,辅导员应全面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加强对突发事件处理知识的学习,不断培养自己的预见力和观察力,及时掌握事件发展动态和趋势,在总结突发事件类型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地制定有效预防策略,着重关注频发的突发事件,从而形成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5]。第二,辅导员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使安全警钟长鸣。通过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增强其家庭和社会责任感,促使大学生认识生命价值;通过法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法治意识,促使其知法、懂法、守法;通过安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抗挫能力和心理素质,促使学生勇敢地面对挫折与挑战。第三,辅导员还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深入学生中,真正成为学生值得信赖的老师和朋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还需要主动到宿舍、教室与学生谈心,全面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思想状态、家庭情况、心理状态、成长过程等,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尤其要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多给予他们心理关爱,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同时,辅导员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纽带作用,及时征集学生对学校的意见,并将学生意见反馈到学校,保证双方之间信息畅通,真正做到人性化管理。第四,辅导员还需要积极组建一支认真负责、勇于担当的学生干部团队,充分发挥班干部、党员的带头作用,多层次、全方位地关注学生的异常情况,及时遏制危机事件苗头。

(二)防微杜渐

一旦发生了突发事件,必须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事件危害,将突发事件的影响控制在可控范围内。为此,辅导员应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向,善于捕捉突发事件征兆,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上报,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通过早发现、早上报、早解决的方式,预防突发事件进一步恶化和蔓延,做到防微杜渐,尽可能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

(三)运筹全局

在错综复杂的突发事件面前,辅导员不仅要能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处理能力。要本着最小伤害、学生为本、迅速控制的原则,灵活、冷静地处理事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辅导员必须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积极协调学校内外部门,沉着冷静,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力争将危害降到最低。到达现场后,辅导员需要全面、迅速了解整个突发事件的情况,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多角度、多层面地分析、判断事件的性质、原因和发展趋势[6],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同时,要立即向上级报告,并随时保持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此外,辅导员还需要积极配合学校,化解公共危机,引导舆论走向。需要注意的是,在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辅导员要在控制自己情绪的同时,及时安抚他人的情绪,对有关人员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这就需要辅导员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且时刻保持头脑冷静、思维清晰,预防事态愈演愈烈。

(四)亡羊补牢

在发生突发事件后,善后工作是否稳妥,直接关系到整个事件的处理效果。首先,辅导员必须妥善做好事后安抚工作,亡羊补牢,避免矛盾进一步扩大。同时,及时查清突发事件的来龙去脉,掌握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不推卸责任,不敷衍了事,给家长、学生一个满意的答复。其次,辅导员还需要以真诚、坦率的态度,及时协调各方面利益,尽可能满足家长和学生的合理需求,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7]。再次,辅导员还需要对突发事件相关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尽可能帮助他们走出阴影,使之尽快回归到正常的生活轨道。

(五)举一反三

在突发事件得到妥善解决之后,辅导员还需要及时进行总结,痛定思痛,总结经验教训,深刻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一方面,辅导员要结合突发事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思想教育,通过深刻的思想教育工作,促使学生正确认识事态变化,提醒他们不要再犯类似错误,给予学生足够的警示。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此次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给其他学生及学校带来的危害,并指导学生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如何避免发生类似错误,充分发挥真实案例的警示和警醒作用[8]。另一方面,辅导员还要认真进行总结,探究突发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认真思考和深刻反思事件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举一反三,推测类似事件的发生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建立科学、合理的预防体系,真正起到积极预防的作用。此外,辅导员还需要做好突发事件的档案整理及保存工作,以期为今后的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

结语

本文以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为切入点,分析了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并从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运筹全局、亡羊补牢、举一反三等角度,详细介绍了高校辅导员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策略,从多方面入手,旨在全面提高辅导员对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能力。

猜你喜欢
突发事件辅导员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清朝三起突发事件的处置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突发事件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