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五态人”理论在痤疮防治中的探析

2020-01-10 13:25杨阳马月香
中医药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少阴太阴少阳

杨阳,马月香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痤疮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痤疮常发生在面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分泌较旺盛的部位,临床表现有粉刺、丘疹、结节、囊肿等,具有一定的损容性,易复发,容易造成色素沉着甚至难以去除的瘢痕,不仅影响患者容貌,也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此外,现代医学研究[2]发现,痤疮的发病与体质也存在相关性,体质的形成受先天因素、地域气候、饮食习惯、心理、性格、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影响,相对稳定又具有可调试性,对疾病的发生、转归及预后起着重要作用,若在痤疮的治疗过程中结合辨体论治,既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又可降低复发率。

1 五态人格与体质

《黄帝内经》是我国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完整的身心医学典籍,奠定了中医整体观念,具有身心合一的防病治病医学理论体系。《灵枢·通天篇》论述的五态人按照人体的阴阳含量划分为太阴人、少阴人、太阳人、少阳人及阴阳平和之人。认为人体以气血阴阳为物质基础,阴阳含量的组成不同关系到人的个性特征、体质、体型类型不同。由于这些物质基础质量和分布状态上的不同,导致个体具有其特异性,往往导致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易感性及倾向性[3]。相关研究[4]证明,心血瘀阻、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证候类型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多以“太阴”性格特点为主,而痰阻心脉则多为“太阴”或“太阳”性格特点。“五态人”由于其先天禀赋不同,其脏腑功能和疾病易感性、对外界的适应和反应能力都不同,因而感受同一致病因素,不同的人发病与否、患病程度及发病的证型也会不同。如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多表现为阴虚而阳盛之象,为阴虚体质;阴液不足则不敛阳,阳气上越,可成阴虚阳盛体质[5]。对于五态人的脏腑分类《内经》尚未提及,李朝后期十九世纪末,朝医李济马在《东医·寿世保元》中,创立了四象体质的医学思想,“人之禀赋有四不同,肺大而肝小者名曰太阳人,肝大肺小者名曰太阴人,脾大而肾小者名曰少阳人,肾大而脾小者名曰少阴人”。李济马在“四端论”中从阴阳有偏盛的观点出发变五态为四象将人分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四种体质形态。

2 五态人与痤疮

2.1 太阳之人与痤疮

太阳之人:(1)人格特征:傲慢,惯说大话,过于自信,意气用事,不知悔改,进取心强;(2)形态表现为挺胸凸腹,直腰,身体后仰;(3)认知方面,太阳人认识事物浅尝辄止、主观性较强,极易为外界所干扰;(4)情绪方面,太阳人情绪变化强烈、任性、暴躁易怒、易激动;(5)生理特点多阳而少阴[6]。

治:太阳人脏局特点肺大肝小,肝藏血,肝小则阴血衰少,阴虚阳气亢盛,阳盛则热,火热之邪发于面部可诱发痤疮。太阳人阳气过旺、阴血不足,性格易怒、易激动与阴虚质人手足心热,口干面红,性格急躁易怒的特点相一致。故太阳人与阴虚质关系密切。阴虚质型痤疮,患者面部油腻、多见红色丘疹、粉刺有痒感,易心烦失眠,尿黄便干,舌红少苔。禤国维[7]认为痤疮主要原因在于肾阴不足,肾阴阳平衡失调,相火天癸妄动,加之与风、湿、热邪相搏,其标在肺胃血热、痰湿郁结。治法宜疏肝补肾,滋阴泻火,可以青蒿鳖甲汤、二至丸为基础加减,滋补肝肾之阴,清血分之热,故太阳人患痤疮,宜以泄阳、滋阴为治疗准则。若患者夜卧难安,反复日久,则使得阴血进一步损耗,加重病情,进入恶性循环,治疗需辅以养阴之品,可采用天王补心丹,栀子豉汤,清热养心、除烦安神。若痤疮颜色鲜红,伴有口苦口干、舌尖红、尿黄赤等实热证表现,可选导赤散、清营汤等清心泻火。若患者郁怒不解,伴有胸部胁肋胀满不适,脉弦细数,治疗选用滋水清肝饮加减治疗,滋补肾阴为主,清肝解郁为辅[8]。此外,含阳较多的体质对针刺的反应更为敏感,以大椎、曲池、合谷、内庭、尺泽为主穴结合针刺、放血、拔罐疗法,效果更佳。

2.2 少阳之人与痤疮

少阳之人:(1)人格特征:自尊心强,好交际,爱虚荣,喜炫耀,朋友多,做事不易坚持;(2)形态表现为少阳之人行走时喜欢摇晃身体,把两臂两肘挽在背后,站立时爱仰头;(3)认知方面,少阳人机智、对客观事物认识敏感、精细;(4)情绪方面,少阳人情感外向、乐观、喜欢谈笑,但易变性强;(5)生理特点,“少阳之人,多阳而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在外”,阴血弱于内,阳气盛在外[9]。

治:少阳人喜谈笑,好交际,应酬繁多,常食肥甘厚腻之品,加之其生理特点,阴血弱于内,脾失所养更容易导致脾胃运化失司,痰浊内生,易形成痰湿体质。痰湿质型痤疮,患者多肥胖、舌苔滑腻,痤疮以结节囊肿为主,伴有腹胀大便黏腻,可以二陈汤、三子养亲汤、参苓白术散为基础加减,健脾利湿。且少阳人脏局特点脾大而肾小,阳多阴少,脾阳亢盛,肾阴亏虚,若脾胃运化失常,食积肠胃,日久化热,与痰湿互结,则易化生湿热,日久形成湿热体质。湿热质型痤疮,患者皮肤油腻粗糙,聚集型红色脓胞、囊肿,且口苦、口臭、烦躁易怒、尿黄、便黏腻。故湿热质痤疮可以龙胆泻肝汤、三仁汤、甘露消毒丹加减,健脾利湿、清热泻火。王琦教授自拟消痤汤以苇茎汤为基础加减,清热利湿、化痰祛瘀,治疗湿热型痤疮效果显著。

2.3 少阴之人与痤疮

少阴之人:(1)人格特征:喜贪小利,暗藏贼心,嫉妒心强,待人冷漠,警惕性强;(2)形态表现为走路时多低头前倾,站立时躁动不安;(3)认知方面,少阴人认识问题较为深刻,心有深思不外露,善辨是非;(4)情绪方面,少阴人冷静安闲、不易激怒;(5)生理特点:“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六府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10]。

治:少阴之人疾病趋向是容易发生六腑失调,阳虚阴胜的病变[11]。脏局特点,肾大脾小,脾胃功能虚弱,脾阳偏衰,寒湿易生,中焦寒湿阻滞,气机升降异常,胃火上逆,可致痤疮。治法宜温脾散寒,化湿消痘。少阴人脾气虚日久可导致脾阳虚,中医认为体质的形成受先后天因素的影响,若后天失养,机体失去阳气的温煦而寒从内生,可形成一派虚寒证候。张景岳《景岳全书·杂证谟》指出:“凡脾胃虚者多兼寒证”[12]。故少阴人体质多与阳虚体质关系密切。阳虚质型痤疮多见于上热下寒体质,面颊暗红结节或囊肿,质地较硬,多见凹陷型疤痕,上部口臭咽喉痛,下部手脚冰凉、便溏,夜尿多。这种体质情况下,宜先扶阳再化痰散结,治法宜温阳补血,化痰通络,可以阳和汤为基础加减治疗。此外,用艾灸疗法刺激任脉的神阙、中脘、气海、关元和足三里,能使素体虚寒的少阴人提升阳气,益气温阳。

2.4 太阴之人与痤疮

太阴之人:(1)人格特征:贪而恶失,喜怒不形于色,善利己而后发制人,给人以距离感,做事犹豫不决,沉默寡言、善察言观色;(2)形态表现为肤色一般呈较深的黑色,身形较高大,却常呈卑躬屈膝之态;(3)太阴人内怀疑虑,考虑多,认识事物深刻,深谋远虑;(4)情绪方面,太阴人悲观失望,忧愁多、善焦虑;(5)生理特点,“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13]。

治:太阴之人,多阴无阳,疾病趋向于容易发生气滞血瘀类病变。太阴人脏局特点,肝大肺小,肝藏血,属阴,肺主气,属阳,肺小则肺气不足,卫气运行涩滞,气滞则血瘀。太阴人面色暗沉、皮肤粗糙,沉默寡言,欲静而不欲动,与瘀血质的平素面色晦黯、皮肤偏黯或色素沉着、肌肤干或甲错、性格内郁的特点一致。相关研究[14]表明,太阴人体质易患痰饮、胸痹及中风病证,瘀血质亦然。故太阴人更易得瘀血质痤疮,患者多面部结节紫暗,疤痕色素沉着不易消退,皮肤干痒,烦闷健忘,面色晦暗,舌质有瘀斑瘀点。治法宜祛瘀生新,消痰散结。宜以大黄虫丸、桃红四物汤为基础加减。若患者伴有气郁之证可加柴胡、陈皮、香附、薄荷、合欢花、玫瑰花等行气解郁。

2.5 阴阳平和之人与痤疮

阴阳平和之人:(1)人格特征,心态平和,待人诚恳,谦虚,做事坚持,有耐心;(2)表现为状态美好,从容稳重,目光和善,举止行为安静;(3)阴阳和平人,认识问题顺应事物客观发展规律;(4)情绪方面,阴阳平和人情绪强度适中,心态平和;(5)生理特点,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

治:对于体质的调养,孙广仁特别重视对脾胃的调理,认为脾胃属土,应四时居中央,太极之位,脾气升胃气降而为脏气升降枢纽。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很多难治且容易复发的皮肤病,皆与脾胃有密切的联系。从脾胃论治痤疮,脾虚湿邪被认为是痤疮致病之根本。对于其他体质的调养,孙广仁指出:“太阳人在清心时兼泻胃火,少阳人在散肝同时兼和脾气,太阴人在温肾阳的同时兼补脾阳,少阴人在降肺气的同时兼降胃气”[15]。

3 痤疮患者的日常防护

太阳人阳气偏盛,肺大肝小,易患阴虚质型痤疮。调养之道在于护肝,饮食上宜多吃水果蔬菜和滋养肝阴的食物、忌食辛热食物,肥甘厚腻之品,勿多食酒类。情志上,戒暴怒深哀,注意精神修养,理性处理问题,切勿急躁冲动。太阳人常有急迫之心,需叮嘱其按时按量服药,切不可擅自更改药量。多做一些耐力性较强的运动,如太极拳、游泳等。规律作息,不要熬夜。湿热型痤疮,面部油脂分泌旺盛,注意深层清洁。

少阳人脾大肾小,阳明胃热,肾阴亏虚,易患湿热质型痤疮,调养之道在于养肾。饮食上宜多食蔬菜及清凉养阴之品,如白菜、瘦猪肉、鸭肉、绿豆、黑豆、西瓜、冬瓜、桑葚等,忌食辛辣刺激、温补之品。情志上,阴虚火旺,少阳人常心烦急躁,适用于“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的养神之法,戒除急躁、草率。少阳人乐观、开朗、好交际、朋友多,需注意控制应酬次数,保证足够睡眠,忌熬夜,忌蒸桑拿,夏季注意避暑,运动要适量,防止暴汗伤阴。

少阴人脾小肾大,脾阳偏衰,脾胃运化功能虚弱,易患阳虚质型痤疮,调养之道在于护脾温阳。饮食上,可多食温热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羊肉、鹿肉、韭菜、胡椒、姜蒜、小米、大枣。忌食油腻厚重、不易消化的生冷食品,忌凉茶。情志上,阳虚之人,容易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需及时排解不良情绪,少阴人警惕性强,心思较重而不外露,常感压力重重,需戒除忧愁、思虑,生活中适当宣泄感情,及时释放压力。平时注意保暖,可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户外活动,不宜出汗过多,忌在大风、低温寒冷的环境中运动。

太阴人,肝大肺小,肺气亏虚,易患痰湿质及血瘀质型痤疮,调养之道在于养肺。太阴人消化功能较好,喜静不喜动,爱吃鱼肉类及甘厚味。易患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及中风、目睛内痛证、怔忡证、胸隔证,肺炎或咳嗽证[16]。饮食上,宜多食高钙及高蛋白食物,如豆腐、牛奶、花生、杏仁、梨、海带、山楂、米醋等,可在饭间加一杯烧酒,通气活血,忌食刺激辛辣、高脂肪及过甘、过酸、过咸的食物。情志上,太阴人胆小易悲观失望,多疑、孤僻,且体质阳虚血瘀质较多,《素问·举痛论》云:“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17]。可见精神调养,保持乐观愉悦舒畅的心态,有利于血脉畅通,减少瘀血的形成。平素需坚持做有氧运动直到出汗,促进肺气宣发,津液布散,气血运行。

4 小结

痤疮发生发展与体质和精神心理因素相关;体质相对稳定又具有可调试性,与中医“五态人”理论密切相关,太阴人、少阴人、太阳人、少阳人及阴阳平和之人因气血阴阳含量的组成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个性特征、体质,先天禀赋不同,其脏腑功能和疾病易感性、对外界的适应和反应能力都不同;另外由于认知方式的不同,不同体质性格的患者对痤疮的应激反应也不同,对疾病转归及愈后的影响亦不同。治疗上可将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考虑不同人格痤疮易感类型,发病倾向,提供针对性的诊疗计划,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从根本上治疗疾病,防止复发。生活中从痤疮的相关因素入手,结合五态人的性格特征及体质特点,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放松心情,改变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纠正偏颇体质,防微杜渐。

猜你喜欢
少阴太阴少阳
基于“少阳主骨”理论从少阳防治儿童矮身材刍议
论少阴“三急下”
童心童画
《三千年》
宇宙间的四种基础物质
解读少阴病辨证论治体系※
Thirty-Six Stratagems (1)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感冒咳嗽之浅谈
解读太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
解读少阳病辨证论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