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增效策略

2020-01-10 10:25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段落板书课文

姜 惠

(重庆市渝北区龙山小学校 重庆 401120)

教学小学语文多年,对阅读教学总有一种“少慢差费”的感觉,总觉得语文阅读教学还要改进什么才能上得更爽快,印象更深刻,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效果提升更快。笔者对此经过多年反思,认为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技术性而言,不少教师还是要进一步改进教学策略,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改进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策略是针对教学活动而采用的程序、方法、形式和媒体等,是教师在备课和上课中,针对不同的学生和教材,运用一定的教学理论,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去解决学生与教材之间、教学方法与教学环节之间、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之间种种相互关联问题的手段与方法或谋略。采用这些谋略的目的是诱导学生的语文学习心理,调动学生的文本分析和语言表达心智,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产生想学、乐学到欲罢不能的心理追求。小学语文同一单元里不同课文的课堂教学具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但不少教师的课上得呆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造成课堂学习沉闷、效率低下,甚至使学生感觉听课读文就是一种机械的任务而已,而不是一种探索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的精神追求。问题出在哪里?实际上出在教师的教学策略上,什么课文都采用统一的教学策略。比如,怕所有课文都被考试,为了学生考试保障起见,就篇篇精读细嚼。对此,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策略加以改进。如何改进,首先应明确单元课文篇目的教学要求,如哪些是精读课文、哪些是阅读课文,哪些是自读课文,笔者认为,不同的课文,应遵循“重在扶,起阅读示范作用—重在半扶半放—练习阅读,积累阅读经验—重在放—检验阅读,运用阅读经验”的阅读能力实践的循环递进。针对这一循环递进原则,精读课文的教学应采取指导教学策略,阅读课文教学应采取引导教学策略,自读课文教学应采取自导教学策略。我们尤其要注意自读课文教学策略的运用,它能帮助我们改变所有课文都作为精读课文教学的现状。另外,在选用教学策略时,一要加强“学生主体”意识,加强对学生的注意力管理;二要有“教材本位”意识,遵循教材处理的循环性;三要强化教学策略意识,使不同类型课文的课堂教学策略有明显的区分,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教师是采取了不同的教学策略,从而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去参与相关课堂学习和具体阅读。

二、改进新课导入策略

所谓新课导入,就是学习新知识前呈现给学生的引导性材料。如教授语文新课文,就在于从旧课文影响学生的阅读认知结构,帮助学生在原有的课文认知结构与新课文之间搭起一座阅读方法借鉴的桥梁,顺利完成阅读任务,并学到新的文本读写方法。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需要特别注意旧课文知识与新课文导入语之间的区别,从而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对新课文的阅读兴趣的导入方法,使学生能很快进入角色学习新课文,并带着一定的兴趣和需求来阅读、听讲、自读、分析等。比如,我教《燕子》一课,导入新课我就让学生唱歌谣《小燕子》:“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到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三、改进课文阅读策略

目前,在阅读课堂上,不少教师在指导课堂阅读时仍然大都是从识字开始,然后范读课文,引导分段纳意,分段后逐段精读、提问、分析,边分析边板书,全文分析完了,就归纳中心思想,虽然目前多数教师有所改进,但其日常教学为了图省事,大都没有改变这种阅读教学步骤,导致学生机械参与学习,课堂教学进度慢,学生大都死气沉沉,缺乏课堂活力。这也是阅读教学少慢差费的重要原因,必须加以改进。速度要快,效果要好,必须充分遵循小学生自身年龄的心理特征,如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对故事的喜爱,对美景充满想象、对不熟悉事物充满幻想和探索欲望的心理特点,利用这些特点观察和引导阅读,就必须在分析课文的环节上进行改变。小学课文除风景等描写,大多是故事性课文,故事课文的特点就是有情节,情节有高潮,即处于情节曲线的极值点。学生初读课文,就会使神经由松到紧,随着情节曲线的推进而到最紧张的时候,也就是学生的情绪曲线达到极值点,这个使学生产生紧张或激动的段落就是故事的“动情点”。如果这个段落的感情色彩是愉悦的,学生就会感到十分兴奋、愉快;如果这个段落的感情色彩是悲壮的,学生就会感到悲伤;如果这个段落的感情色彩是阴暗的,学生就会感到心情沉郁;如果这个段落的感情色彩是非常亮丽的,学生就会感到心情敞亮;如果这个段落的感情色彩是狰狞或丑恶的,学生就会感到愤怒或憎恨,如此等等。那么,这个段落恰恰就是进行阅读分析时可以直接切入的部分。重点分析本部分而产生疑问,进行质疑,自然就可以在前面段落找原因,在后面段落找结果,这也就是引起对课文内容的情节进行探究,进而引起对重点词句和思想感情的探究。这样,利用学生的兴奋点,围绕课文的中心段落展开阅读,前找后推,通过逆向思维和演绎思维,阅读效率和效果就会大大提升。所以,改进课文阅读策略对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和效益十分重要。

四、改进课文板书设计策略

语文板书是辅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小学语文后板书比初高中的语文板书要求更为简洁、明确、醒目等。所以,语文教师要运用简洁、明确、醒目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在黑板上提纲挈领地再现课文内容。通过板书,能将语文教材内容、结构、写法、语言等方面复杂、抽象、潜隐的问题,清晰、明确、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便于教师处理教材、组织教学,又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和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还利于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笔记能力。我们要掌握课文板书的内容、形式和设计原则这几方面的问题,要特别注意设计板书的目的性原则和概括性原则。

综上,在改进上述阅读教学策略方面有所突破,阅读教学就会有明显的增效,再辅以信息技术手段,效果则会更好。

猜你喜欢
段落板书课文
趣味•读写练 答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短文篇】
背课文的小偷
心理小测试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突破传统板书之下的“综合板书”的界定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背课文
思想政治课简约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