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

2020-01-10 10:25赵绍琼
科学咨询 2020年21期
关键词:背景教学内容互联网+

赵绍琼

(重庆市聚奎中学校 重庆 402260)

近些年,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社会生活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融合速度也在不断加深。将互联网信息技术功能应用于教学实践,既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教育教学进步的有效策略。但任何新事物的产生实际上都是一把双刃剑,互联网信息技术也一样。在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之下,教育教学无论从理念上还是从方式上都有了巨大的改观,这一改变有利有弊。究其弊端,主要体现在教师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够熟练或过度依赖互联网信息技术这两个方面。首先,部分老教师对互联网信息技术功能的应用了解较少,教学过程中为了迎合新的教学理念,勉强为之,往往是既浪费教学资源又浪费教学时间;其次,一些教师感觉互联网信息技术参与教学可以使自己的工作过程变得更轻松,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了更多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元素,有的甚至利用网络课程代替了教师自身的课堂讲解,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势必会受到影响。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以高中政治教学为例,探究了互联网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有效教学策略问题[1]。

一、“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氛围创设

高中政治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的相关知识,并提高学生利用学科知识分析现实问题,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及原理的能力。由于该学科偏重于理论教学,因此课堂教学氛围也相对僵化单一,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容易分散,学习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调动课堂教学氛围就成为政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可以结合各种互联网信息技术功能,采用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带领学生在互联网信息技术所创设的良好氛围中开展更加愉悦、更加高效的学习。互联网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所带来的教育教学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其中最重要的效果之一就是能有效保证政治情景创设的科学性与趣味性,引发学生的主动意识,更好地接近学生的心理需求,完善每个教学环节,使课堂氛围充满灵动性,使学生的政治思维更活跃。比如,讲到“走进文化生活”时,可以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文化生活的各种实景,观看之后再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

二、互联网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内容拓展

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学生通过课本所看到的只有对某一种政治经济现象进行的理论分析,这种单薄的、程序化的教学内容往往会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使学生产生思而不得的困惑,尤其是对一些政治经济学原理或者一些哲学思想的分析,学生的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原理分析为学生拓展一些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并加深学生对这一部分教学内容的印象,以此保障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此次5月22 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的视频进行课堂导入,在此过程中,需要以简短的形式,播放一段关于李克强总理的讲话,然后以此展开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政府的权力不能滥用,行使权力要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帮助学生辩证地认识权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素养。利用信息化素材顺利抓住学生对课堂的注意力,向学生顺利引入课堂内容,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动画、PPT等多种形式完成素材设计,以丰富课堂内容,提升教学质量[2]。

三、互联网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方法创新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模式单一乏味,而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模式可以更加多元化、更加新颖。因此,教师可以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功能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更加有效的学习方式探究政治原理,不断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将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相结合,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自己的教学体会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教师可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PPT课件,并结合GIF动态图教学,让学生快速掌握本次政治知识点,最后再通过“核心素养模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样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政治课程的趣味性,体现出互联网信息技术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价值[3]。

总之,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师既要利用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结合以上教学策略,丰富日常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又要对这一技术手段下的教学内容进行遴选,适当地进行布置,争取找到最实用的教学内容,最大化地放宽学生的视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借鉴的同时不断创新教学思路及教学模式,使高中政治教学呈现出更加富有活力的状态,以此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生的收获,构建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

猜你喜欢
背景教学内容互联网+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