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二十周年载文分析

2020-01-10 08:10邓秀丽杨红香
关键词:作者群时滞学报

□邓秀丽 柴 静 杨红香

[内容提要]《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自1999年创刊以来,已经走过了二十个春夏秋冬,二十年来《学报》始终以反映高校社会科学领域研究成果、探索我国三农领域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关注山东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为己任,努力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扶植优秀人才,繁荣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为政府部门决策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办刊宗旨,在传播学术信息、推动和促进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加强校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学报》1999—2018年的全部文章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学中的定量分析方法对《学报》创刊二十年来的载文情况、核心作者群结构及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全面客观地揭示了《学报》的发展现状,为提升本刊的学术水平、规划本刊未来发展策略提供参考借鉴,检索时间为2019年5月4日。

一、载文分析

(一)载文统计

期刊载文量是指期刊在一定时间内所刊载文章的数量。对科技期刊载文跟踪和统计,可以客观判断和评价期刊所涉及学科的发展状况,同时反映该期刊的整体学术质量。[1]从表1可以看出,《学报》创刊20年共出版79期,刊发文章1995篇,其中学术论文1978篇,占总载文量的99.15%。并且20年中有13年的学术论文刊发率为100%,说明本刊具有较强的吸收和传递学术信息的能力。

从图1可以看出,《学报》的期均载文量虽然略有起伏,但篇均页数却呈现出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说明《学报》每年刊发的学术论文的篇幅在逐

年加长,这不仅反映出期刊有效学术信息含量的增大,更表明《学报》对深入透彻的阐述学术问题的高水平论文的重视,是期刊整体学术质量提升的标志。

表1 《学报》创刊20年载文情况统计

图1《学报》创刊20年期均载文量与篇均页数统计

(二)出版时滞

论文出版时滞是期刊稿件的收稿日期至发表日期的间隔时间,反映了期刊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速率和能力[2],是评价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论文发表滞后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着文献的传播、增长和老化。因此,努力缩短论文出版时滞,是提高论文被引频次和期刊影响因子的需要[3]。从图2可以看出,《学报》的年均出版时滞在103.11d-219.72d之间,平均出版时滞为161.86d,与高校学报四至八个月的出版周期相吻合[4]。随着数字化出版时代的到来,出版时滞对《学报》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重要,从表1的学术论文总页数逐年增加和《学报》网上办公系统的启用可看出编辑部为缩短出版时滞做出的努力,但由于出版时滞涉及编者、作者、投稿量等多方面因素,今后可进一步通过增加移动端办公系统、提高编审效率、缩短出版周期等方法尽量缩短出版时滞,既能使作者的优秀成果得到更快的转化,也可使《学报》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图2《学报》年均出版时滞统计

(三)栏目设置分析

栏目设置既体现了期刊的办刊宗旨、办刊特色,又是读者、作者阅读、投稿的重要导向,通过有特色的栏目设置可以展现《学报》的核心实力和比较优势,从而提升《学报》的学术影响力。《学报》创刊20年来共设置各类栏目105个,既有农业经济、文史哲类的常设栏目,也有根据当年热点问题动态设置的各类专题、专栏,如“十一五规划与新农村建设”专题研究、“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专栏”等。为了更清晰地展现《学报》的栏目特色,本文对栏目进行了分类整理,合并同类项,将105个栏目根据学科分为八类并通过比较各栏目论文被引用情况评测栏目的学术影响力。由表2可知,《学报》创刊20年共发表学术论文1978篇,被引论文1475篇,平均被引率74.57%;累计总被引频次10896次,篇均被引频次5.51次。其中三农问题研究、文史哲、经济学的发文比例均在10%以上,三个栏目的合计发文量占到了总发文量的86.35%,说明三农问题研究、文史哲、经济学为《学报》的重点栏目。

一般来说,学术期刊发表论文的被引率越大,篇均被引频次越高,说明其学术影响力越大,同时也说明学术期刊刊载热点论文的意识和能力越强,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搞得越好[5]。从表2 可以看出,法学、三农问题研究、经济学的被引率和篇均被引频次均高于整刊的平均被引率和篇均被引频次,说明了这三个栏目受关注程度较高,对《学报》学术影响力的提升影响较大。通过对《学报》各栏目发文量和被引率的比较可以看出期刊的发文量和被引率并不完全成正比,只有三农问题研究和经济学的发文量、被引率和篇均被引频次存在一一对应关系,也反映了两个栏目在选题策划、热点把握方面充分体现了《学报》依托山东农业大学的优势学科,重点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办刊特色。

二、核心作者群结构分析

作者的学术水平是关乎《学报》办刊质量和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核心作者不仅可以提升《学报》的学术质量,也能带动和吸引相关学科的作者踊跃投稿,因此要想办出高水平的学术期刊,首先必须拥有高水平的核心作者队伍。《学报》创刊20年来共产生了1437位第一作者。近几年随着与国际接轨,通讯作者作为课题负责人或研究生导师,对第一作者论文学术方向的把控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报》的核心作者群结构,本文将101位通讯作者与1437位第一作者合并在一起运用文献计量学中的普赖斯定律和综合指数法筛选出核心作者群,并对核心作者群的职称、发文时长等情况深入分析,为《学报》加强作者队伍建设,提高未来核心竞争力提供参考方向。

表2 《学报》创刊20年各栏目学术影响力统计

(一)核心作者群筛选

在文献计量学中,核心作者群的确定需要两个指标:一是发文量;二是累计被引频次。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最低发表论文数或累计被引频次为mp篇(次),计算公式为[6]:

(1)

式中: npmax是统计时段内发表论文最多的作者发表的论文数量或累计被引频次最多的作者的累计被引频次。通过统计,《学报》创刊20年发文最多的作者是胡继连,发文数量为28篇;发文累计被引频次最高的作者是丁关良,累计被引频次为237次。将两项指标分别代入公式(1)可计算出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为4篇以上或最低累计被引频次为12次以上。

将符合以上两个指标的作者人数进行统计并查重,最终确定核心作者候选人为260位。根据钟文娟的观点,发文量和被引频次分别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反映作者的学术水平,应当具有相同的权重值。其综合指数公式为[7]:

(2)

使用公式(2)计算出每位核心作者候选人的综合指数后,还需要设置综合指数的阈值,只有综合指数高于此阈值的作者才能入选核心作者群。本文将此阈值设为综合指数的平均值,也就是说,当某一核心作者候选人的综合指数高于全体候选人的综合指数平均水平时,才会入选核心作者。经计算,《学报》核心作者综合指数的阈值为100,最终共有77位作者进入核心作者群,见表3。

表3 《学报》创刊20年核心作者群基本情况统计

(二)核心作者群职称结构分析

表4是77位核心作者的职称、发文、被引情况统计,结果显示出《学报》核心作者的职称结构有如下特征:

1. 具有正高职称的作者人数、发文量和总被引频次均远高于其他作者,但篇均被引频次却仅略高于8.83次的平均篇均被引频次。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具有正高职称的作者大多是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他们具有成熟而丰富的研究经验,学术水平高,论文产出量大,但随着职称评定、课题申报,他们对发表期刊级别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更倾向于将自己的高水平论文投到更高层次的专业期刊上,其次才会考虑投给高校学报。二是通讯作者大多为正高职称,他们虽然对论文学术方向的把控起重要作用,但由于第一作者学术水平的限制,拉低了整体被引频次。尽管如此,具有正高职称的核心作者作为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对于本领域内作者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是不可否认的,《学报》可通过约稿、邀请参与选题策划等方式增加对这些作者的吸引力,为《学报》学术质量的提升奠定优质的稿源基础。

2. 中、初级职称和在读研究生虽然人数不多,但篇均被引频次却远高于教授、副教授和其他作者,能从260位核心作者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说明这些作者的学术水平、学术创新力和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未来可能会成为本学科研究的中坚力量,《学报》应对这些作者给与更多关注和指导,使其成为《学报》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量。

表4 《学报》创刊20年核心作者群职称结构统计

(三)核心作者群发文时长分析

一般而言,科学研究具有延续性。如果作者的科学生产率普遍较高,发表文章持续的时间普遍较长,那么作者群的稳定性就高,新陈代谢的速度就慢。相反的,如果作者的科学生产率普遍较低,持续时间普遍较短,那么作者群的变动性就大,新陈代谢的速度就快[8]。通过对《学报》创刊20年核心作者群发文时长的统计(表5)发现,在《学报》发表文章持续11年以上的核心作者有48人,占到了全部核心作者的62.34%,他们不仅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也为《学报》形成一支坚实、稳定的作者队伍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今后《学报》要适当关注这些核心作者的研究领域,在栏目设置、选题策划等方面与他们多沟通、交流,实现互惠双赢、共同提高的目标。

表5 《学报》创刊20年核心作者群发文时长统计

三、学术影响力分析

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是指期刊的影响范围和影响深度。在评价期刊时,其学术影响力比期刊的学术质量更能全面、客观地反映期刊在科研活动中的学术地位[9]。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指标有很多,本文从中国知网每年提供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的各类指标中选取了复合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被引半衰期、WEB即年下载率和基金论文比等5个指标对《学报》2002年—2017年的学术影响力情况做一统计分析(表6)。由于影响力指标要比实际期刊发表年滞后一年,所以2017年指标为目前最新数据。

(一)复合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

影响因子是国际通行的传统期刊评价指标,反映了期刊在两年内的平均学术影响力。影响因子越大,期刊的整体学术影响力就越强,对本学科研究事业发展的贡献也就越大[9]。通过表6可以看出,从2002年起《学报》的复合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逐年提高,到2009年达到最高峰,甚至比2008年翻了一倍,说明《学报》当年的整体学术影响力较强,此后至2017年,虽然总被引频次在略有下降后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复合影响因子却一直在0.33—0.52间徘徊,显示出近几年《学报》发文量虽有增长但篇均被引频次却有所下降,从而影响了《学报》的整体学术影响力。

(二)被引半衰期

被引半衰期是指该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是测度期刊老化速度的一种指标。被引半衰期长,表明期刊老化速度慢,文献的利用价值时间长。通过表6可知,《学报》的被引半衰期呈逐年延长趋势,表明《学报》刊载的学术论文被引用的时间逐年加长,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越来越深远。

(三) WEB即年下载率

WEB即年下载率是期刊当年出版并上网的文献数与其在当年被全文下载篇次之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者获取文献的途径更为广泛,网络下载作为最便捷的文献获取方式日益受到重视。因此WEB即年下载率可以从侧面反映期刊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情况,亦是衡量期刊影响力的一项评估指标。通过表6可以看出,《学报》的下载率随着网络化进程的加速和《中国知网》影响力的日渐成熟逐年增长,到2006年进入稳定期,此后一直保持在31—49之间,说明《学报》已引起较高的学术关注度,被利用程度也越来越高。

(四)基金论文比

基金论文比是指来源期刊中各类基金资助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是衡量期刊论文学术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表6可知,《学报》的基金论文比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说明编辑部非常重视高水平的研究课题,并给予持续关注,从而保证了《学报》学术质量的逐步提升。

表6 《学报》2002年—2017年学术影响力指标统计

四、结论与建议

1.从本刊载文情况看,本刊非常注重学术水平,关注学术价值,本刊创刊20年刊出的学术论文占总载文量的99.15%,20年中有13年学术论文刊发率为100%,说明本刊具有较强的吸收和传播学术信息的愿望,注重文章的学术性。纵然,高校学报是综合性学术期刊,一般情况下的高校学报涵盖的专业都比较多,除了有些高校将学报更名为本校优势学科专业性期刊,多数高校学报几乎涉猎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本刊一直坚持三农研究特色,但毕竟不是专业性期刊,比起专业性期刊,我们在纵深上做得不够。稿源质量决定刊物的质量,我们在吸收稿源时是充分注重学术质量的,但是,我们吸收不到高水平的文章。今后要在吸收高水平文章上下功夫,应采取加大主动约稿力度、提高刊物层次、争取学校政策等措施,以便能够稳定住本校专家学者以及校外的高水平文章。

2.努力缩短论文出版时滞。出版时滞是期刊评价指标之一,也是反映期刊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速度和能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作者投稿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出版时滞与期刊论文质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必须在保证期刊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出版时滞。本刊创刊20年的平均出版时滞是161.86天,和同类高校学报(一般是四到八个月)相比较,还算是出版时滞短的。但是,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缩短出版时滞。

3.栏目设置既要稳定,又不能一成不变。高校学报是综合性学术期刊,栏目几乎囊括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各个方面。本着办出高校学报特色的宗旨,本刊常设栏目为三农问题和文史哲,基本涵盖了本校的社科学科。但是如果太过于固定这几个栏目,会显得我们的栏目设置过于死板。所以,应该根据学科研究热点,或者时代特色,针对社会关注度大的热点问题和有时代特色的问题,开设专栏研究,比方我刊2005年第4期的“十一五规划与新农村建设”专题研究和2002年第4期的“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专栏等等。另外,对于作者的投稿,如果稿件学术水平写作水平都不错,立题也有意义,不要因为不在我们常设栏目范围内就盲目退稿,也可以组织几篇文章单独作为一个栏目刊出。

4.表3是根据发文量和累计被引频次统计出的我刊核心作者群,有一批学术水平高的作者群是保证刊物学术质量的关键因素,如何稳定和开发出好的学术水平高的核心作者群是编辑部的重要工作。(1)编辑部要加大约稿力度,责任编辑要有敏锐的感知力洞察力,了解国内知名社会科学各研究领域专家教授当前的研究方向,根据本刊的办刊宗旨和研究方向,定期的有目的的约到他们的稿件,作为本刊每个栏目的重头文章。(2)编辑部要尊重每一位投稿作者,在重视正高职称专家教授的文章的同时,更要重视年轻的新生代的作者的文章,具有正高职称的作者人数、发文量和总被引频次均远高于其他作者,但篇均被引频次却仅略高于本刊平均篇均被引频次,中、初级职称和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他们的篇均被引频次却要远高于本刊篇均被引频次的平均数,这批作者是新生力量,他们有着巨大的潜力,是保证刊物质量的重要力量,编辑部要积极关注核心作者群中的中坚力量。

5.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是评价一个期刊的重要指标。复合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被引半衰期、WEB即年下载率和基金论文等指标是期刊学术影响力的主要指标。我们学报跟一些高水平的刊物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我们应下大功夫研究各大评价平台评价期刊的各项指标,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提高我刊的学术影响力。

猜你喜欢
作者群时滞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随机时滞微分方程的数值算法实现
致敬学报40年
针对输入时滞的桥式起重机鲁棒控制
不确定时滞奇异摄动系统的最优故障估计
《甲寅》周刊:民国新闻业的“孤臣孽子”
从启蒙者到批判者——《读书》杂志作者群体分析
《灾害医学与救援(电子版)》核心作者群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