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有所待”之我见

2020-01-11 01:21梁光国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44期
关键词:逍遥游海德格尔圣人

梁光国

《逍遥游》是高中语文教材中很难理解的一篇课文,老师教也好,学生学也罢,都有许多的困惑,以至于百思不得其解,尤其是结尾三句话,“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读来真是半懂不懂,懵懵懂懂;尤其是三个“无”字,更是迷雾重重!

三个“无”,到底怎么理解呢?

《逍遥游》的主要意思是说:人达不到逍遥的境地,都是因为“有所待”,无论是大鹏鸟对大风的依赖,人对食物权利明位的貪恋;无论是宋荣子自我跟外物的区别,还是列子御风而行,“犹有所待者也”,都不是真正的逍遥。

那么,人类最大的“依靠所待”是什么呢?

庄周说,“无己”“无功”“无名”,而“己”“功”“名”,都是人类主观的欲望,仅仅是欲望依靠以语言为主的符号而已,即是说,语言以及语言所支撑的思维是世界上最大的“有所待”——这是老庄最为核心的东西,即人的欲望和表现主观欲望的符号的凭借是限定人逍遥的最大的魔障。

庄子《齐物论》说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翻译:大道是怎么隐匿起来而有了真和假呢?言论是怎么隐匿起来而有了是与非呢?大道怎么会出现而又不复存在?言论又怎么存在而又不宜认可?大道被小小的成功所隐蔽,言论被浮华的辞藻所掩盖。)

这种认识和思考,其实在老子《道德经》中也并不鲜见,譬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翻译: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世界仅仅是表象,是由欲望衍生出来的幻觉,人类观察和认识世界是很容易被眼睛欺骗的。

可见,人们摆脱欲望之后的自由,才是最大的“逍遥”。

这种认识和后来的禅宗本质上是暗通的,只是庄子没有说得那么清楚罢了。中国的禅宗,尤其是以《五灯会元》为代表的“公案”小故事,很善于打破语言的魔障,使人醍醐灌顶,幡然醒悟。

另外,西方的哲学大师,巴门尼德、康德和海德格尔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批判》中石破天惊地说,我们无法认识世界,世界围绕着我们的认识旋转,而不是相反。其根本原因在于,语言是不可相信的,它仅仅是人们利用的一套帮助人思考的符号而已。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可以很好地来诠释,巴门尼德发起端,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发扬光大,对世界进行全新的个人“唯我”的理解,虽然振聋发聩,令人拍案叫绝,但是中国古代的老庄早已经参悟了这一层道理,只是没有说得没有那么清楚罢了。

庄子的《逍遥游》“无所待”,最终识破了语言的缺陷,三个“无”就是这种通透参悟的典型体现。

猜你喜欢
逍遥游海德格尔圣人
浅谈“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非暴力
凡·高的鞋踩出一个罗生门
人人敬爱的圣人成为了 传说人物的原型
《逍遥游》中“而”字的用法与读音
庄子的人生境界探析
大鱼海棠——中国动画的逍遥游
宋荣子:《逍遥游》中不应被忽视的人物
East–West Culture through the Eyes of a German Scholar
不以己善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