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宁海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0-01-13 04:57宁海经济开发区科技园区管理中心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宁海县宁海开发区

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东风为宁海注入了勃勃生机。1992年5月,宁海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发出通知,成立宁海跃龙经济开发区领导小组,为宁海加快改革开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1994年11月,经宁海县政府批准,宁海经济开发区正式建立,并经浙江省政府批准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宁海经济开发区开发建设开启全新征程。

二十多年来,开发区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转型发展力度宏大,发展成果丰硕喜人。开发区人把握机遇、创新思路、扎实苦干,牢牢把握住发展主动权,超预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开发区人创造了改革发展、争先进位的新业绩,展示了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新形象,实现了“稳中求进”“进中有优”的新预期……

截至2019年,宁海经济开发区已授权管理区域53.43平方公里,集聚上千家工贸企业,累计吸引外资7.4亿美元,开发区已然成为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型经济开发区,并引领着宁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变,书写了宁海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

岁月见证园区华丽蝶变

斗转星移,时代更迭。随着宁海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开发区面貌日新月异,规模不断扩大,机构名称亦几经变换。2018年8月,随着宁海县物流园区并入,宁海经济开发区科技园区管理中心面世,形成了新兴、科技、辛岭、梅桥(塔山)、宁西、冠北、宁海湾等七大区块的发展格局,成为开发区发展一个新的起点。

历届开发区人励精图治、奋发拼搏,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阻碍,不忘初心、筚路蓝缕、负重前行,孕育出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在宁海县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宁海最高楼环球中心巍然矗立,点燃数字经济发展的薪火;物联大楼拔地而起,成为宁海县物流实力提升的标志;标准厂房鳞次栉比,成为引来金凤凰的“梧桐树”……开发区的面貌日新月异,业态更是丰富。截至2019年,开发区拥有国内外企业1300余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其中,开发区拥有美国、日本、俄罗斯、德国以及东南亚、英属维尔京群岛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合资企业260家,规上企业325家,上市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91家。开发区形成了五金机械、模具文具、电子电器、汽车配件、灯具等六大传统主导行业与新型建材、新材料、新能源及电子等行业并存的工业格局,成为宁海县转型升级的试验田、城市建设的主力军、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拓城筑梦绘出锦绣蓝图

蝶变背后,是开发区坚持质量与效益优先,抓项目建设,抓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培育新兴产业,不断做出的革新与努力。

拓城筑梦描绘发展蓝图。1992年5月,宁海跃龙经济开发区B区工业小区率先破土动工,开发区建设拉开了大幕。截至1993年,开发区共有28个在建项目,总投资达1.9亿元。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掀起了新一轮开发建设高潮。其中征地拆迁工作是开发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难度较大的任务,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开发区在有关镇乡(街道)的积极配合下,努力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和矛盾。开发区人不辞辛苦地奋斗在征地拆迁工作第一线,认真细致地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使征地拆迁工作得到了广大村民的支持。据统计,2001年至2017年,开发区拆迁办拆迁面积累计达565278平方米,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狠抓项目建设激活发展引擎。加快推进中瑞生产技术中心、中乌高端新材料产业园、宁海汽车城综合服务中心等已落地项目的建设;加快汽车天窗导轨和玻璃导轨等一批在谈优质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和转化落地;加快大金创业基地、高新汽配产业园和中瑞生产技术中心等园区自有标准厂房建设……开发区以项目为抓手,围绕“产城融合、外引内提、双创兴园”发展思路,深入推进整合提升和布局调整,全力构筑创业创新发展大平台,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服务和运营保障。

据统计,截至2019年,开发区基础设施投资累计达90多亿元,先后完成潘天寿广场、时代大道、柔石公园以及环球中心、桃源广场、宁海汽车城综合服务中心等十余项宁海县重点实事工程,援建了西溪水库、宁海中医院大楼、宁海第一医院大楼和北部医院等工程,有力地推动了宁海的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

高质量发展勾勒灿烂前景

创业难,守业更艰。为了不断保持发展活力,开发区厚植创新基因,促进转型升级,澎湃发展动能。

开发区紧紧围绕宁海县中心工作,狠抓落实“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任务,按照宁海县“一湾一区一带”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以促进城市经济工作为基础,加强新产业培育力度,加快招引战略新型企业,引领开发区转型升级。

发展城市经济奠定发展基础。2018年以來,开发区以发展城市经济为抓手,通过引进现代商务、总部经济、办公研发、商业配套、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项目推动城市经济产业区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退二优二”工作进一步开展,楼宇经济工作快速推进,环球中心的宁波大数据中心正式启动,集体育培训、美食娱乐、新零售于一体的桃源广场隆重开业,共享数据智能交易平台落户园区……

引进三大“国别园”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从2012年开始,开发区着手建立中瑞和中乌两大国别园,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人才、管理,着重打造生产性服务业,帮助提升宁海传统产业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中乌高端新材料产业园由宁波市政府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弗兰采维奇材料问题研究所合作建设,已设立乌材所中国研究中心和宁波弗兰采维奇材料研究所,研发试验设备已安装运行,往来工作的乌方专家有52人,其中引进办理外专工作证的乌方专家有44人。中瑞生产技术中心是科技园区与瑞典创新科技园合作平台,已引入瑞典汽车高端装备技术、荷兰高分子聚合物新材料研发试产等一批项目,将重点围绕高端模具、汽车零部件、机械制造等产业,打造集项目合作、研发培训、人才引进、产品优化、市场拓展于一体的企业合作发展平台。

掘金数字经济深耕推智慧园区发展。开发区以集约型、高密度为特点打造宁海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据悉,开发区所属环球中心位于宁海新城市中心,将重点引进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数字贸易、人才培训等产业,打造全县数字经济高地。开发区冠北商贸区块的物联大楼也已落成,日后将成为数字金融、智慧物流、跨境电商、创意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数字餐饮、数字旅游等消费性服务业的总部,为宁海的商贸流通提供技术服务。

筑巢引凤笑迎四海客商

新经济、新业态活力迸发,这离不开开发区清晰明确的招商定位、积极主动的招商意识。如今,这片土地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的滚滚热潮,处处昭示着招商引资的勃勃生机。2014年,开发区获全省“国际高端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称号,成功打造出精品文具产业园和智能家居产业园。2019年,科技园区获得“浙江省美丽园区示范园区”称号。

精准发力招好商。开发区积极引进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去年11月,高色域量子点显示材料中试及产业化项目正式落户,进行量子点材料和量子点光学薄膜研发、生产和销售等,预计2025年全面投产后可实现年产8000千克量子点材料、200万平方米量子点光学薄膜,预期年销售额达4亿元。2018年,总投资1000万美元的紧固件制造及变牙型防松螺纹技术应用项目现已成功落地;2017年,总投资400万欧元的荷兰高分子聚合物新材料研发试生产项目成功落地,引领宁海县新材料领域又一轮革新……一个个新项目的引进投产,不仅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也促进了宁海新材料、信息技术等产业提档升级。

筑巢引凤搭平台。为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资环境,开发区把标准化厂房和小微企业集聚区作为提升开发区集聚功能、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发展众创空间的重要载体。开发区统一建设一批定位不同、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标准厂房、创业基地,以租代售,帮助小微企业摆脱用地要素的制约,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把资金投用到技术设备采购、产品生产研发等方面上去。“建设标准厂房和基地,让许多引进项目有了一定的‘栖息之地,也给园区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开发区7个区块里已经有中欧中小企业创业园一期、中瑞汽配创业园工程等多个标准化厂房投入使用,南岙高新汽配產业园项目正在建设中。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二十多年来,开发区坚持“工业企业为主,利用外资为主,出口创汇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方向,招商工作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多次荣获省、市、县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奖项,成绩令人瞩目。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未来,科技园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发展成果,向着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建设目标昂首阔步前行。

责任编辑:姚颖超

猜你喜欢
宁海县宁海开发区
江苏省句容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宁海县潘天寿中学
日月星
吃粽子
自大的小蚂蚁
宁波市宁海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国办发文部署开发区工作
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
宁海县美术教师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