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型国有企业助推区域化党建的思考

2020-01-13 04:57邵佳敏陈远栋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区域化广场党组织

邵佳敏 陈远栋

近年来,区域化党建发展出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以一家国有企业为核心,通过统筹、整合、管理,在某一区域内引入多家企业、商户、创业团队等,形成产业聚集或商业综合的区域性经营集合体。此类国企(以下称“区域国企”)在做好自身党建工作的同时,与政府相关部门(主要是属地街道)联动,建立区域性党组织,发挥在区域化党建中的支持联动作用,形成区域化党建的新局面、新做法。2018年初,宁波市委、市政府作出开展“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部署,其中,党建争强是一个重要方面,宁波市属区域国企如何通过加强自身党建工作助推区域化党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市属国企助推区域化党建现状

宁波市属国企高度重视区域化党建工作,为更好地发挥自身支持联动作用,目前,文化广场、和丰创意广场、宁海智能汽车小镇(模具园)已建立区域党委。区域国企在统筹区域发展、优化服务质量、建强服务阵地、提升活动成效、建立专业化队伍等的同时,发挥自身党建特色,有效促成区域内资源共享、活动互动、服务齐享的良好整体氛围,呈现出“工作开放、资源整合、活动多元、服务统筹”四个共性特点。

一是工作开放,这是区域化党建的功能定位。尽管目前区域党委也下设联合支部,用来接收区域内未建立党组织的零散党员,并拥有在区域内发展党员的职权,但除此之外,区域党组织与区域内各党组织之间不存在上下隶属关系。区域党组织的主要功能是突破原有组织设置和党员隶属关系的限制,形成开放式的党建格局,着眼于整个区域,整合区域内党群组织和党员资源力量,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区域国企协助支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从而形成“大党建”的整体合力。

二是资源整合,这是区域化党建的基本职能。首先是由区域国企免费提供场地,建设区域化党建阵地,内设党员活动室、党员课堂、服务驿站等多个功能,作为区域化党建的共享服务平台,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如文化广场与和丰创意广场都在核心区域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其次是以区域国企为核心,整合区域内其他党组织的党建资源,提供党建服务,实现设施设备、人才、信息等资源共享。再次是将区内各党组织的特色党建工作放大,吸引区内其他党组织、党员参与、共建,形成以点覆面、多点开花的整体格局。

三是活动多元,这是区域化党建的最大特色。区域党组织引领开展有跨界、有互动、有创意的开放式党组织活动。经常性邀请名师名教、企业高管、业务精英开展高端培训和主题沙龙。如文化广场“初心课堂”、和丰创意广场“人文讲坛”等。区域国企牵头组织大批驻区单位党员加入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志愿和公益活动。如:和丰创意广场为园区内党员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健康保健、人才就业等专业化服务;文化广场打造“文润新芽”公益项目,提供爱心帮扶、科学普及、艺术普及等多样化服务;宁海智能汽车小镇打造“一网覆盖”智慧平台,为党员群众提供人才对接、党务培训等在线服务。

四是服务统筹,这是区域化党建的务实特点。区域内不断丰富服务内涵、创新服务举措。除了提供党建资源、活动联动等党建服务,针对不同园区的经营性质,当地街道整合行政力量和社团资源,在证照办理、政策扶持、公共安全、人才落地等方面提供服务便利。如属地市场监管、治安、城管等部门与文化广场建立联动,为商户入驻、重大公共文化活动等提供服务和保障。区域国企整合区域内经营单位的业务资源,打造综合配套服务生态。如和丰创意广场联合入驻的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等。

当前推动区域化党建工作存在的問题

区域化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领域、新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从实践情况来看,在区域国企的助推下,宁波区域化党建工作已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与党建争强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且存在一些问题。

从区域化党建自身面临的问题来看:一是“共享不享”。区域内党组织对区域化党建的参与度、支持度参差不齐,部分党组织对区域内其他党建资源共享意愿不强;区域内党组织党建情况差异较大,部分党组织重视程度不够,党建工作不够规范、特色不显,较难将自身资源置于整个区域中与其他单位共享。二是“统筹难统”。区域内很多党员,特别是两新组织党员流动性较大,参与区域化党建活动意愿不强,甚至不亮明身份;区域内党务工作者以兼职居多,业务水平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化党建工作的配合开展;区域化党建活动有些在工余时间开展,一定程度上给党员增加了工作负担。三是“两张皮”现象不同程度存在。从区域化党建责任主体来看,街道优先重视招商引资、企业注册落户,区域化党建是招商落地以后的加分项,容易被忽视;区域国企“重经营轻党建”情况不同程度地存在,企业党建工作和经营工作容易产生脱节现象。

从国企助推区域化党建面临的问题来看:国企存在“两手都在抓,一手没抓硬”的情况。国企在自身党建工作上,落实了主体责任,并且按照管理条线严格开展工作,而在区域化党建上,国企应承担哪些权利义务,有关制度或上级组织部门尚未有明确的要求。同时,区域化党建主要是“块”上的整合,对国企自身党组织并不存在领导隶属关系,国企虽在提供场地、整合资源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但在主动融入、助推引领区域化党建工作上,尚有较大的潜力空间。

国企加强党建工作助推区域化党建的建议

区域党组织应打造好特色鲜明的“党建+”模式。一是建好“两个阵地”。区域党组织都非常重视党建基地建设。如文化广场、和丰创意广场都在核心区域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并整合周边党建资源,建立“1+N”共享模式,为区域内党组织、党员提供党建服务,为入驻企业、人才提供综合配套服务。在建好实体阵地的同时,区域党组织还重视网上平台建设,搭建“互联网+”党建平台。如宁海智能汽车小镇打造“一网覆盖”智慧平台。二是用好“两个示范”。区域化党建推动区域内优秀党组织作用放大化,通过优秀党组织示范带动整体党建工作。另外,区域化党建结合区域特点将党建活动品牌化,通过打造并长期固化党建活动品牌,提高示范效应。如文化广场区域化党建结合公共文化特点,打造“文润新芽”公益志愿品牌活动,并创立“梦?享+”“科学蒲公英”等多个子品牌项目,每年整合安排几十场活动。三是做好“一个综合利用”。区域内各类企业、经营户、人才众多,有多种多样的内部资源,区域党组织应挖掘、利用好区内资源,提升综合服务。文化广场利用每年“11?9”消防日活动契机,组织广场各经营户开展消防演习、知识竞答等活动,既满足了商户服务需求,又促进了安全生产管理。

区域国企要当好“三个角色”。一是当好“先锋官”。区域国企一般是区域的投资方、运营管理机构,在项目招商、运营管理中,是最熟悉驻区单位情况的。而区域化党建要搞得好,最基本的是要对驻区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并建立长效跟踪机制。区域国企在驻区党组织、党员情况排摸,党建资源整合,配套服务需求等方面,要发挥其作为房东、运管机构的先导优势,主动承担“先锋官”的角色任务,并贯穿从招商到运营的全过程。二是当好“粮草队”。搞好区域化党建,能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形成更好的业务融合,能正面影响辐射安全生产等日常运营各项工作。区域国企要把区域化党建作为管理服务好驻区单位的重要载体,把支持区域化党建融入日常经营工作,把有关支持区域化党建的职能落实到党建部门、运营部门中。国企应有意识地在区域化党建阵地建设、网络平台、党建活动等方面与日常经营管理工作相结合,加大人力物力支持,使国企成为区域化党建的“大后方”。三是当好“排头兵”。国企党组织要成为区域内党组织的“领头雁”,在党建工作上起到示范作用,引领提升党建整体水平。如文化广场党总支获宁波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同时在党建引领下,文化广场公司获评市级文明单位。国企党组织应主动对接区域党委,打造开放式党建工作模式,提高党建工作整体效果。国企党组织要聚拢区域内党务工作者,加强交流、指导、学习,使其成为规范基层组织建设的“职业军”,更成为区域化党建的基本力量,夯实区域化党建联动、推动能力。

组织部门应制定办法,鼓励创新創优。区域化党建是在区域内各党组织之中,进行资源整合、服务统筹,但与区域内党组织不存在上下隶属关系(针对接收两新组织党员而下设的联合党支部除外)的新型党组织形式。由于区域化党建工作尚未有成熟的制度办法来规范,当地街道、区域国企的权利、责任还不够明确,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成效往往与相关负责人的组织、协调、创新能力以及主动性相关,这往往带有一定的偶然因素,而不是制度规范下的普遍现象。建议组织部门出台有关区域化党建的试行办法,或者考核评定办法,以鼓励主动作为、创新创优为主,落实国企责任,提高国企主动参与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内生动力。如:明确区域党委由街道党委和国资委党委双重领导管理,使国企更加重视支持区域化党建工作;国有企业建立并支持区域化党建的,上级党组织给予该国企党组织考核加分,国资委党委给予该国企所在的集团公司党委考核加分;每年对区域党组织进行考核并评定星级,加大对高星级区域党组织的经费拨付力度;在组织部门拨付经费的前提下,可同时要求街道和国企按照适当比例增加经费配备;充实专职人员配备,优先安排区域党务工作者参加培训,等等。

(作者单位:宁波文化广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谢 霞

猜你喜欢
区域化广场党组织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广场
新华广场记忆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云南省水利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区域化研究
人民币区域化背景下的人民币可兑换策略研究
“三挂钩”管好村党组织书记
圣诞暖心逛店之屯门市广场篇
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