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鲜牛乳监测角度谈宁夏奶产业的发展

2020-01-14 07:13高建龙周海宁陈建蓉赵娟周洁马静
中国奶牛 2020年3期
关键词:牛乳奶业生鲜

高建龙,周海宁,陈建蓉,赵娟,周洁,马静

(1.宁夏兽药饲料监察所,银川 750011;2.宁夏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银川 750011)

奶业是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是食品安全的代表性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和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战略性产业,是宁夏确定的农业五大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笔者结合生鲜牛乳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对宁夏奶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疏理了宁夏奶业发展的优势和短板,并针对宁夏奶业更好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1 宁夏生鲜牛乳生产基本情况

截至2018年12月,宁夏奶牛存栏60万头,生鲜牛乳年总产量231万t,日均产量约为6 300t。

1.1 在生产方面

宁夏奶业整体生产技术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在自动化、信息化、精准化和健康养殖管理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平。大部分养殖场都建立了生产管理标准化体系(SOP),采取TMR饲喂,开展生产性能测定,从良种繁育、优化饲养配方、疫病监测与防控、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提高养殖水平。

1.2 在销售方面

宁夏除奶畜散养户外,生鲜牛乳全部通过收购站完成销售。现有生鲜牛乳收购站222个,其中11个由乳制品加工企业开办,117个由奶畜养殖场开办,94个由奶农专业生产合作社开办。乳企开办的奶站占所有奶站的4.95%。收购站普遍建立了全流程管理制度,从各类档案的管理、挤奶厅卫生、设施设备、挤奶工作人员、挤奶操作流程、原奶冷却贮存及运输等方面,明确了数十项具体制度。在制度执行方面,各收购站都配有乳企的监督人员,以确保各类制度的严格执行。

1.3 在运输方面

宁夏现有生鲜牛乳运输车432辆。从所属地域看,银川市182辆,石嘴山市26辆,吴忠市191辆,中卫市33辆。其中,400辆车运输范围在区内,32辆车运输范围包含区外。运往外省的主要目的地有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山西、云南、四川等。在运输车方面,车辆普遍是车罐一体,罐体内胆用食品级304材料不锈钢板制作,具有保温或制冷功能,符合生鲜牛乳运输要求。在安全保障方面,执行铅封制度。

1.4 在质量安全监测方面

目前对生鲜牛乳质量安全监测有三个防线:一是生鲜牛乳收购站自检,主要检测项目有抗生素残留、β-内酰胺酶;二是乳企的检测,主要检测项目有抗生素残留、β-内酰胺酶、主要营养指标、霉菌毒素类等;三是政府业务部门质量安全监测,主要检测项目有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违禁物、非法添加物、霉菌毒素类、重金属、兽药残留等。这种政府监测和行业自律的全覆盖监测模式,极大地保障了生鲜牛乳质量安全。

2 宁夏奶业发展优势

2.1 政策、自然环境有利

宁夏处在世界公认的奶牛适宜分布地带,为生产优质生鲜牛乳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政策,为奶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氛围。特别是,连续多年实施了奶牛良种补贴、优质母牛一次性补贴、饲草收贮加工、粪污处理和挤奶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以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极大地推动了奶产业发展。

2.2 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高

经统计,2018年5月,宁夏散养户共养殖奶牛2 165头,日产鲜奶11.3t;至10月,散养户共养殖奶牛1 441头,日产鲜奶8.8t。从奶牛散养户日产奶量、奶牛存栏量和宁夏总日产鲜奶量、奶牛存栏量的比值,可以得出,宁夏奶牛规模化养殖已达到99%以上。奶牛规模化的养殖有利于确保生鲜牛乳质量安全。

2.3 生鲜牛乳质量优良

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宁夏对生鲜牛乳从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违禁物、霉菌毒素类、重金属等项目开展质量安全监测,获得了大量详实、可靠的监测数据。2018年,对483批规模养殖场生鲜牛乳样品进行监测,乳蛋白平均值为3.31g/100g,乳脂肪平均值为3.93g/100g,菌落总数平均值为6.0万CFU/mL,体细胞数平均值为25.0万个/mL,指标全部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聚氰胺及其他重点监控的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10年保持100%,铅、镉、汞、砷等重金属指标全部在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限以下。生鲜牛乳质量安全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是“看得见摸得着”、经得起检验的优质农产品。

3 宁夏奶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奶牛科学养殖水平还有提升空间

研究表明,第3胎次时母牛产奶量达到最高[1],但宁夏奶牛的使用胎次普遍低于3胎,奶牛被动淘汰率高,在如何利用奶牛的产奶高峰胎次、充分发挥奶牛本身的生产潜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3.2 检测项目上还有拓展空间

虽然连续多年持续对生鲜牛乳质量安全进行了跟踪监测,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从养殖业需求看,还有较大的检测需求;从实验室发展角度出发,还有未涉及的项目。

3.3 奶牛散养户质量水平还有待提高

自2017年首次对奶畜散养户生鲜牛乳质量安全情况进行监测以来,全省共监测261批样品,监测结果显示,乳蛋白平均值为3.11g/100g,乳脂肪平均值为3.96g/100g,菌落总数平均值为117万CFU/mL,体细胞数平均值为44.3万个/mL,监测结果良好,但各指标落后于规模化养殖场。

3.4 奶产业发展走向成熟还有较长的路

一是生鲜牛乳收购价格相对低迷。根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统计,我国规模牧场的公斤奶生产成本在3.7元左右,而宁夏2018年生鲜牛乳收购价格在3.30~3.80元/kg范围波动,充分说明养奶牛是投资大、风险高、利润薄、回收期长的行业。长此以往,不利于奶业的健康发展。二是生鲜牛乳消费低迷。2017年全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折合成生鲜牛乳为36.9kg,是亚洲平均水平的1/2,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10,比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约低40kg[2]。而宁夏作为生鲜牛乳主产区,奶类消费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消费者消费信心仍然不足。三是生鲜牛乳定价模式不合理。在生鲜牛乳的销售过程中,养殖场(户) 虽然是产业链的上游,但除了乳企外几乎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话语权完全掌握在乳企手中。四是检测过度化。在生鲜牛乳的质量普遍较高的基础上,奶站、乳企批批检测,政府业务部门大量检测,有检测过度的趋势,特别是奶站自检,增加了养殖场(户)的负担。

3.5 乳企对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重视不够

乳企在推广先进的牧场生产、管理技术和保障生鲜牛乳质量安全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发展过程中个别乳企出现了垄断话语权,强推强卖兽药、饲料和养殖设备等行为。由于现行生鲜牛乳销售方式,使得乳企在生鲜牛乳生产、运输、加工、消费链条中扮演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乳企应重视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让质优价廉的生鲜乳流入千家万户。

3.6 对生鲜牛乳的加工利用还有提升空间

尽管宁夏奶产业整体水平位于全国前列,但在生鲜牛乳加工利用上还有提升的空间。目前,许多国家的巴氏乳市场占有率都超过了99%,而宁夏以及我国大多省市市场上销售的液态乳中超高温灭菌乳、酸奶却占据了液态乳的九成以上,巴氏乳的市场占有率极低。而只有巴氏乳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生鲜牛乳的“原汁原味”。从某种意义上讲,用极少量的优质生鲜牛乳生产巴氏奶,而将大量的优质生鲜牛乳生产超高温灭菌乳是一种浪费。宁夏作为奶业主产省,有责任改变目前的这种现状,在全国做出表率。因此,要提升生鲜牛乳加工技术水平。

4 对宁夏奶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4.1 深入开展生鲜牛乳质量安全监测工作

一是继续加强对生鲜牛乳的监测,全面、科学评价生鲜牛乳的质量安全,不断加强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二是挖掘宁夏生鲜牛乳品牌价值。譬如,拓宽检测参数开展生鲜牛乳钙、硒元素的含量测定,评价宁夏地区生鲜牛乳钙、硒含量情况,丰富宁夏生鲜牛乳品牌价值。三是扩大兽药残留检测覆盖面。虽然生鲜牛乳兽药残留管理已经规范化,但本着让数据说话的原则,应扩大生鲜牛乳兽药残留监测覆盖面。四是开展复原乳检测工作,评估宁夏有无利用复原乳冒充生鲜牛乳的情况,维护生鲜牛乳市场交易秩序。

4.2 实施生鲜牛乳分级评价工作

宁夏发布了《生鲜牛乳质量分级》地方标准,该标准把生鲜牛乳划分为特优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和不合格品五个等级。通过实施生鲜牛乳分级评价,不仅有利于完善生鲜牛乳的定价机制,还可以通过分级评价结果,丰富“宁夏牛乳”品质内涵,提升“宁夏牛乳”的知名度。

4.3 加强奶畜散养户质量安全监测

针对部分奶畜散养户生鲜牛乳质量不高的问题,应加大质量安全监测力度,有针对性地增加监测项目,以达到以检测促监管的目的,确保散养户生鲜牛乳质量。对奶畜散养户实行分类管理,一方面鼓励和扶持生鲜牛乳质量较好、效益较好的“养殖能手”“养殖大户”提升奶牛饲养管理技术水平,做大做强奶牛养殖;另一方面逐步劝退生鲜牛乳质量较差、发展意愿不强的散养户,坚决查处私自开展生鲜牛乳加工的行为。

4.4 规范乳企的生产行为

由于95.0%的奶站都不是乳企开办的,所以乳企对奶源地的越位管理、对奶价的“垄断”等不平等、不公正行为,会对产业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应规范乳企的生产行为,整治乳企对奶源地越位管理的错误,建立由政府引导,乳品企业、奶农、奶业协会和行业专家参与的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同时,规范和监督生鲜乳收购合同,排除霸王条款,查处和公布不履行生鲜乳购销合同以及凭借购销关系强推强卖兽药、饲料和养殖设备等行为。

4.5 积极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并扩大覆盖范围

目前,全国许多省份都实施了学生饮用奶计划,宁夏夏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在从事学生饮用奶生产,并供应到全国各地。建议宁夏地区积极推行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并扩大覆盖范围,其意义:一是可培养中小学生合理的膳食习惯,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二是可为奶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促进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三是可通过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宣传“宁夏牛乳”,引领消费趋势,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4.6 实施液态乳加工技术提升工程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一流的原料奶就应该配备一流的加工技术。应鼓励本地乳企,大力发展巴氏奶加工技术,围绕提高保质期和降低运输成本两个关键环节,降低巴氏乳的生产成本,使巴氏乳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

猜你喜欢
牛乳奶业生鲜
山西印发《山西省“十四五”奶业发展规划》
牛乳中脂肪掺假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生鲜灯的奥秘
消毒鲜牛乳还要煮吗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牛乳的滋气味与调香初探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第六届(2015)中国奶业大会暨中国奶业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