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2020-01-16 07:40韩君善
黑河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多元化评价心理品质家校合作

韩君善

[摘 要]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导致留守学生增多,学生缺少家庭教育,缺少父母关爱,很多家长又缺乏教育经验,亲子关系不和谐。由于离异单亲家庭增多,家庭不和睦,再加上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有些学生迷恋手机,沉迷在虚拟的网络中,学习压力、升学压力增大,一些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完成,通过更新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建立畅通的家校联系渠道,定期召开家长会,做好家访工作,全面摸排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采取恰当有效的措施,开展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心理品质;多元化评价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留守学生增多,再加上升学压力大等原因,学生时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需要家校共同合作。

一、现阶段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产生背景

1.留守学生增多,心理健康问题增加

现代经济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农村土地联片种植,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尤其是东北地区农村学生父母外出到南方城市打工,把孩子留给老人监管或直接让学生在校住宿,由学校监管,家长常年在外打工,没有时间照顾和教育孩子,缺少亲子沟通,缺少父母关爱,缺少家庭教育,即使有老人照顾孩子,但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父母缺乏教育经验和教育知识

很多学生的父母由于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对孩子的教育简单粗暴,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知识,不会科学教育孩子,不愿与孩子沟通,动不动就火冒三丈,不仅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反而起到反作用,孩子容易产生叛逆心理,甚至产生敌对情绪,时间久了,亲子关系不和谐,家长与孩子无法沟通,家长看着孩子不顺心,孩子看着家长不顺眼,亲子关系淡漠,甚至出现孩子不尊重家长和顶撞父母的情况,孩子与家长往往因为一些小事而产生不愉快,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3.学生迷恋手机等电子产品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迅速发展和普及,大部分学生都有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由于没有家长监管或监管力度不够,学生一有时间就玩手机,而网络资源丰富,吸引力强,尤其是电子游戏一关关、一级级,学生打起游戏来没完没了,无法自控,长期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而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往往又相差甚远,网络虚拟世界大多虚无飘渺,过于理想化,现实往往很难实现,而学生总想不劳而获,取得理想世界中的目标,这种虚拟与现实间的落差和矛盾会令学生心理扭曲。由于长时间玩手机,学生睡眠时间严重不足,通宵达旦,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导致学生精神萎糜,面黄肌瘦,上课睡觉,有的学生封闭自我,不愿与他人交流,不愿参与集体活动,游戏中打打杀杀的场景时常在头脑中萦绕,产生幻觉,易暴燥,易激动,有的学生有焦虑和抑郁的情况,甚至需要就医治疗。

4.因高考升学选拔性考试产生的压力较大

有些学生小学初中知识学得并不好,知识严重脱节,影响后面知识的学习,基础差,没有形成数学思维,而高考又是选拔性考试,面对高考,学生也想考好,好好学,但又学不会,升学压力大,产生厌学、矛盾、困惑等心理问题,再加上家长的逼迫和指责,学生无法达到理想目标,学生开始自责、自卑、自闭,甚至轻生。

二、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时得到纠正和解决,家长以为把孩子交给了学校,一切问题都由学校来管理了,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学校负主要教育职责,在校期间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但只由学校单方面负责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家长应负起责任來,毕竟最了解孩子的是自己的父母,对孩子的心理教育问题更容易入手,所以,开展家校合作共同完成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学生现在还小,还未长大成人走向社会,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没有达到很严重的程度,通过家校合作,共同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方法,改变学生的不良心理健康行为,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康快乐成长。

三、开展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和家校合作的概念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思想品德教育,它更侧重于学生心理活动、行为能力的调节和纠正。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心理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家校合作是学校与家长共同承担学生的成长责任,是现代学校制度的组成部分。 家校合作可以泛指家长在子女教育过程中与学校一切可能的互动行为。

2.全面摸排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多元化评价

要把学校印制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发放给学生认真做答,收集信息分析整理,结合学生在校和平时的心理表现,运用观察法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查找学生成长记录袋信息,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同学之间互相评价心理健康状况,家长向学校汇报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社会调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最后汇总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类,登记入册,若有变动随时记录。

3.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师和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向家长和教师发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学习家校如何通力合作,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更新教育观念,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视频学习,学会上网查找心理健康教育资料,条件允许可以聘请心理医生开展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竞赛活动等。

4.学校与家长合作,建立健全沟通渠道

良好的沟通事半功倍,学校要与家长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可与家长建立微信群、QQ群等,遇到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反馈学生信息,尤其是学生心理方面的信息。通畅的联系方式能及时把问题传达到家长,第一时间与家长协商处理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5.定期召开家长会,做好教师家访工作

召开家长会是一种很好的家校合作方式,有些事情面对面交谈更方便,能把学生心理问题说得更清楚,也更容易在一起探讨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家在一起能更好地献计献策,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要利用周末对学生进行家访工作,深入学生家中了解学生的家庭实际情况,这些往往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6.家长要与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保障家庭和睦

家长无论工作多忙,都应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沟通,即便外出打工,也要定期通过电话与孩子沟通,多交流、多谈心,父母要多关心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温暖,不能完全依赖学校,要努力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尤其是离异家庭,更要努力不给孩子留下不良影响。

7.通过家校合作,根据学生心理问题类型对症施教

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要采取有效的心理教育措施。比如,对厌学的学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主观能动性,改变厌学情绪。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一项细致耐心的工作,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学校的教育,更离不开家庭的教育,通过家校合作和社会合作,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培养心理健康、乐观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合格中学生。

参考文献:

[1]吴重涵.学校家庭和社区合作伙伴[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2.

[2]李培明.家校合作心理健康教育探索[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多元化评价心理品质家校合作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幼儿园美术教育多元评价现状和策略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多元化评价的研究与实施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