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路径探析
——以“盟社联动共建共享健康之家”为例

2020-01-17 02:49陈晓岚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仁和民盟民主党派

陈晓岚

(民盟伍家岗区基层委员会,湖北 宜昌 443000)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的讲话中强调,希望各民主党派努力成为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需要发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作用。本文以民盟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支部与伍家岗区伍家乡鑫鼎社区联动开展的共驻共建活动为例,探讨助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的路径。

一、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增进共识

一是在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上增进共识。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主题教育,引导党派成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坚定不移跟党走,在凝心聚力、服务大局上展现新作为。二是在创新社会治理、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发展新局面上增进共识。社会治理工作是不断向前推进和完善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明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求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社会治理还有弱项,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党的奋斗目标,需要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各民主党派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要与时俱进、打开思路,主动融入、积极投身社会治理现代化实践。

二、坚持问题导向,明确目标定位

一方面,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开展工作中存在不足。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一般设置在城市,大部分没有专门办公场所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地方党委沟通联系相对较弱;民主党派成员大多分散在各领域、各单位,对社情、民情不够熟悉,接地气还不够;民主党派成员多为单位骨干,日常本职工作繁忙,参政议政多以个人建议为主,集中调研成果不多;民主党派成员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系统性较弱,多以个人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公益活动为主,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集体智慧和服务合力发挥尚不充分。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委员会服务工作存在一定局限性。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在疫情防控中,坚持党委引领下的群防群治,是战胜疫情的重要经验。但由于社区工作力量、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有限,在基层社区服务中仍存在群众对社区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不高、社区服务的精准度和精细化水平不够等短板,与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存在一定差距。为此,要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寻找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与社区居民委员会联动开展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在健康状况的决定因素中,卫生服务因素仅占8%,而生活与行为方式、自然和社会环境因素占比超过70%。根据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任务部署,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包括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和发展健康产业五个方面重点任务。普及健康生活被摆在重点任务之首,实施健康学校、健康单位、健康社区等健康细胞创建,是普及健康生活重要途径之一。

伍家乡鑫鼎社区于2016年8月成立,位于长江支流柏临河畔,面积0.27平方公里,主要服务香城尚都小区、万豪公园里小区和鑫鼎大厦、鑫鼎汽配城,现有居民1427户、商户1454个。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和卫健部门悉心指导下,社区积极调动辖区资源,组织群众开展以“党建引领,建设文明和谐健康社区”为主题的创建活动,开创健康服务“五步工作法”,建成香城尚都小区健康生活体验馆,开展健康知识宣讲、健康义诊、健康家庭达人评选和健康支持环境营造等活动,形成良好的健康创建氛围,获得“全国流动人口服务示范社区”授牌。但辖区居民的整体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群众对健康生活体验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知晓率、社区健康创建活动的参与率还有待提高,社区健康服务的精准度和精细化与不同年龄层次、群体的多样化健康需求之间还存在差距,辖区群众健康素养水平还不高。

民盟仁和医院支部原属于民盟三峡大学委员会,支部盟员均为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专业医师。2014年1月民盟伍家岗区基层委员会成立后,综合考虑单位行政管理、加强属地联系等因素,该支部组织架构上同时归属于民盟三峡大学委员会和民盟伍家岗区基层委员会,现有盟员15名。支部盟员在紧张工作之余,积极参与仁和医院、宜昌民盟以及各种协会组织的送医下乡公益扶贫活动,彰显医者仁心。但支部挂靠民盟伍家岗区基层委员会以来,尚未与当地形成相对稳定的沟通联系。

为了增进支部盟员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了解,拓展支部社会服务内容,2019年底,民盟仁和医院支部组织盟员到鑫鼎社区开展关于创建健康以促进社区发展的调研,其中也包括本就居住在鑫鼎社区香城尚都小区的盟员。经商议,双方初步达成了共驻共建健康社区的意向,基本明确了共建健康之家的工作目标,主要开展健康讲座、健康义诊、心理疏导、“黄金八分钟”急救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

三、坚持群众路线,找准实践路径

发掘辖区资源,动员群众广泛参与抗疫,是疫情防控中基层社会治理经验之一,民主党派成员也在各自岗位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响应和参与到抗疫中。随着宜昌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双报到双报告”制度的实施,大批党员干部参与到社区治理各项工作中,在疫情防控、文明创建、防汛救灾、人口普查等方面,为社区治理增添了力量。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中,如何打造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健康社区,如何有针对性地发挥民主党派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值得我们思考。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民盟仁和医院支部与鑫鼎社区积极行动,在前期达成初步意向的基础上,又先后进行了三次沟通交流,共同协商改进工作方法、丰富工作内容。依托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上门入户搜集社区健康服务需求、征集健康志愿者,就地组织动员了一批专业健康服务志愿者,他们都是居住在本小区的各医院或者医疗机构的专职医务人员;就地组织动员了关注健康素养提升、乐于邻里互助服务的非医务人员健康志愿者,他们都是居住在本小区各楼栋的机关事业单位下沉党员干部或者普通居民。民盟仁和医院支部与鑫鼎社区商定,由民盟仁和医院支部盟员专家医师以及链接专家资源为社区非医务人员健康志愿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扶助知识培训,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全年活动计划,每月一主题、每季有义诊、实时解疑惑,为社区不同年龄段、各群体居民开展订单式、靶向性的健康宣教服务。同时,双方也达成了共用社区阵地的意向,为盟员开展组织生活提供了便利条件。

经过不断打磨,民盟仁和医院支部与鑫鼎社区居民委员会共同拟定了“盟社联动,共建共享健康之家”的工作目标,并探索形成了“一二三四”实践路径。以辖区居民实际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为抓手,坚持在社区大党委引领下(坚持一个根本),整合发挥鑫鼎社区居民委员会密切联系群众的组织优势、民盟仁和医院盟员医务工作者掌握专业技能的智力优势(聚合两份力量),进一步延伸鑫鼎社区健康服务和民盟仁和医院支部社会服务工作触角,就地挖掘资源,通过合力开展三项活动和四类健康服务,即健康讲座、健康义诊、健康志愿服务活动,培训楼栋健康志愿者、帮扶空巢老人慢病防治、参与心理疏导、结对教授家庭康复技巧等健康服务,不断提升辖区群众、支部盟员参与率,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增强辖区居民健康素养,进一步提高人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水平。

民盟仁和医院支部与鑫鼎社区居民委员会从各自特色切入,采取务实的举措,帮助鑫鼎社区提升了社区治理专业化水平和社区健康服务质效,提高了辖区群众对社区的知晓率、认同感以及对社区健康创建活动的参与率和辖区群众的健康意识、健康素养进一步增强,社区工作人员的信心、动力也更足了,工作干劲更强。通过开展有计划、有特点、有品牌的共驻共建活动,民盟仁和医院支部也更具凝聚力和组织活力,支部盟员在社区也有了一个“家”,大家将各自掌握的专业医学知识传授给更多健康志愿者和普通群众,助力健康习惯养成、疾病预防和居民自救救护,共同守护百姓健康。

四、坚持扎实推进,彰显使命担当

一是瞄准目标,形成工作常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与社区居民委员会共驻共建的目标已确定、路径已规划,关键在逐项落实和及时组织开展服务效果评价。群众是否真正受益,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是否真正得到提升,是检验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社会服务工作的标准。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坚守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目前,民盟仁和医院支部已在鑫鼎社区居民委员会面向辖区幼儿园家长开展了三期秋冬季疫情防控健康讲座,后期还将陆续开展中老年人常见病防治、孕产妇保健、营养膳食、重点人群心理疏导、邻里应急互救等社区群众迫切需要的健康服务活动,并将不断拓展服务形式,适时开通线上直播,让更多群众受益。

二是增强本领,切实履职尽责。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要团结鼓励党派成员立足本职岗位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要不断提高党外干部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中勤于思考、加强调研,提出实质可行的建议,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参政参到点子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如2020年民盟仁和医院支部就在总结共驻共建经验基础上举一反三发散提炼,集体报送了1篇政协提案,即《关于加强社区志愿服务专业化,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的建议》。

三是多点运用,体现党派作为。民盟伍家岗区基层委员会下属的伍家教育支部、医疗卫生支部、城乡建设支部、伍家综合支部,也积极响应关于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号召,秉持“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的务实作风,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实践。结合支部盟员岗位资源优势和当地发展实际,切实加强民盟组织与地方党委、政府、政协、统战部、对口联系部门、街道社区的沟通联系,找到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目前,这四个支部已分别与伍家岗区宝塔河街道古塔社区、中南路社区、东星社区、伍家乡共同村结对,努力共驻共建文教之家、健康之家、生态之家、创新创业之家。以此拓宽沟通交流渠道,促进盟员进一步走到基层、来到群众身边,进一步认识伍家、融入伍家、服务伍家、共享伍家,为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助推地方高质量发展汇聚力量。

猜你喜欢
仁和民盟民主党派
我国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历史演变及基本特点
民盟福建省委会向福建中医药大学捐赠《精正大医图》
向党而生伴党行——湖南民盟地下组织建立前后
我国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探析
新媒体时代民主党派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路径探析——以呼和浩特市民主党派为例
小学之花春浪漫 仁和文化育桃李
再议仁和拒付退单案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论民盟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