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广元市利州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若干思考

2020-01-17 19:39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年9期
关键词:利州贫困村攻坚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4月16日召开的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指出:“现在,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1]这一科学论断明确表明:我国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决胜期。广元市利州区地处四川盆地北缘,是四川省省定贫困县区,集偏远山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集区域性中心城市、大山区和大库区于一身。在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广元市利州区脱贫攻坚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掌握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基本原则,明确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主要举措,方能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切实增强利州区人民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

一、利州区脱贫攻坚取得的主要经验

利州区全区共精准识别出贫困村59个,建档立卡贫困户6158户,贫困人口21487人。其中,非贫困村129个,插花贫困户2594户8702人。自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利州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围绕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突出“干在实处、严在日常、走在前列”的工作总要求,坚持“三抓四促五注重”,着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新成效,形成了具有地方自身特色的“利州”经验。

(一)强化机制建设,靠实脱贫攻坚工作责任

一是健全责任机制。坚持责任清单化管理,每年分层分级签订持续减贫和巩固提升责任书,全面落实书记遍访贫团对象行动,区委书记带头接地气、查实情、解难题,“摘帽”后再次对全区所有贫困村进行遍访,乡镇党委书记遍访贫因户均达到95%以上,村党支部书记遍访贫团户达100%。二是健全监管机制。组建巡回督查组,采取交叉巡回、暗访等方式进村入户督查指导,每月发布脱贫攻坚战报,比进度、压责任、促落实。创新红黄蓝季度评价机制,对乡镇和行业扶贫部门实行“挂红旗”表扬、“亮黄牌”提醒、“贴蓝签”警示,评价结果作为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依据。三是健全问责机制。实行干部考核使用与贫困群众增收目标、贫困人口减少、生活条件改善、现代文明习惯养成、发现问题整改、认可度提升相挂钩的“六挂钩”制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不落实不作为的,按有关规定严肃问责,以严格的问责问效促进责任落实。

(二)细化工作措施,确保脱贫攻坚政策落地见效

一是制发明白卡,实现政策家喻户晓。将中央、省、市和区的扶贫政策梳理成产业发展、住房建设、教育医疗等12个大类74项,制成政策明白卡,张贴在贫困群众家中,并在贫困户已享受的政策下划线标注,让受益群众人人知晓。二是定期排查,实现政策落实见效。动员和组织全区干部深入帮扶一线定期开展政策落实排查工作,监管核实相关政策项目资金是否到位,真正确保政策落实见效。三是落细规划,实现政策均衡覆盖。对贫困村对症下药、对症施治的同时,对非贫困村开展拉网排查、查漏补缺,不断细化实化脱贫攻坚规划,切实做到政策在贫困村和非贫困村中均衡覆盖。

(三)严防各类风险,保证脱贫攻坚监管落实到位

一是严防“返贫致贫风险”。创新探索返贫预警监测体系,通过开展统计部门抽样监测脱贫户、区乡村三级全覆盖监测所有农户两种监测,聚焦收入、支出、六有、风气习惯四大监测内容,每月分析、及时预警、动态帮扶,化解返贫风险。二是严防“资金项目风险”。通过张贴公告、广播播报、微信短信推送等形式,将涉农整合资金、财政扶贫专项资金、行业扶贫资金等分配使用情况层层公示公告到村、宣传到户,确保扶贫资金项目公开阳光。三是严防“作风纪律风险”。开展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年活动,制定《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十强十少十不准”》,深入实施扶贫信息公示公开等19项专项行动,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

二、全面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确保利州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首要前提。坚持党的领导,关键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着力提升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各项安排部署的理解力、执行力和推动力,始终确保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市委、市政府保持一致,进而形成推进我区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坚持党的领导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指导我们切实做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重要法宝。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要一以贯之、牢牢掌握。

(二)突出问题导向

全面审视利州区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是切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客观要求。在着力推进利州区脱贫攻坚的过程中,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是我们总结成绩,明确不足和短板,实现工作新进展、新突破的重要方法论原则。突出问题导向,要求我们培养和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视角,着力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为真正实现利州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保驾护航。

(三)强化跟踪问效

脱贫攻坚各项举措的落实落地,需要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作为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下大力气在落实上谋成效,持续强化跟踪问效,倒逼举措落实,唯有如此,才能确保利州区脱贫攻坚持续深入发展。强化跟踪问效的根本目的是保证脱贫攻坚举措的落地见效,其关键在于构建起跟踪问效的长效机制,切实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用制度推动落实,用制度保证持续发展,进而为脱贫攻坚构筑起制度长城,切实保障利州区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四)加强统筹协调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脱贫攻坚涉及到卫生、教育、组织、资金、设施等方方面面,而且还包括生产、运输、培训、实施等诸多环节,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性复杂工程,正是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在推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必须时刻牢记并运用好统筹协调的重要原则,才能将利州区各行各业、各类群体、各项资金、各种力量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助推利州区脱贫攻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确保利州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建议性举措

(一)积极开拓创新扶贫产品营销渠道

扶贫产品的销售事关帮扶群众的收入,与帮扶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我们要在拓宽传统扶贫产品营销渠道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借助微信、QQ、微博、电视、电话、官方媒体、抖音等现代传媒,积极构建互联网+扶贫产品的多元化营销体系,着力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扶贫产品营销新平台。积极开拓创新扶贫产品营销渠道,还需要加强扶贫产品营销队伍建设力度,着力打造一支懂扶贫、懂产品、懂销售、懂技术的专业化高素质销售队伍,切实确保扶贫产品销售和帮扶群众增收。

(二)高度聚焦脱贫攻坚政策落实

针对当前利州区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区委、区政府在结合本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实现脱贫攻坚既定目标的政策,这些政策涉及面广,包含诸多内容,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我们必须全力以赴落实好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帮扶政策。高度聚焦脱贫攻坚政策落实,需要我们全面系统梳理我区脱贫攻坚政策,按照一线扶贫实际需求及时进行政策的修订与完善,最终形成立体化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并通过多种宣传教育途径,确保这一政策体系切切实实为广大帮扶干部和贫困群众了解掌握、熟练运用,从而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良好效果。

(三)全面激发帮扶群众内生动力

从根本上来说,实现利州区脱贫攻坚既定目标的主体是广大贫困地区群众,广大贫困群众才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彻底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他们参与脱贫攻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有效引领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2],完成从“要我富”到“我要富”的转变。因此,我们要以现有的村级文化阵地为平台,以农村夜校为手段,从扶志气、扶能力、树新风入手,持续开展脱贫攻坚教育宣讲活动,切实增强帮扶群众发展致富愿望。同时,要采取新闻报道、大会表扬、张榜公示等方式,坚持在脱贫攻坚最前沿大张旗鼓培育挖掘先进典型,通过正向激励,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形成主动冲破贫穷、共同走向小康的鲜明导向。

(四)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大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能够“以乡村振兴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3],为实现利州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所以,我们要按照“全面检测、找准短板,科学分类、因户施策”的工作思路,积极建立健全返贫预警检测体系,切实打好返贫阻击战,实现已脱贫户不返贫和非贫困户不致贫的有机结合;要依托利州区区位优势,做大做强特色林果、生态养殖、绿色蔬菜等产业,着力推进现代产业园区建设,实现产业扶贫与产业兴旺的有机结合;要狠抓乡村文化建设,大力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培育和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实现精神扶贫与乡村文明的有机结合;要继续实施“一村一领头羊”计划,切实加强帮扶村党建工作,努力打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实现人才振兴与组织振兴的有机结合。

猜你喜欢
利州贫困村攻坚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利州区:深化监督执纪 助力脱贫攻坚
利州乡村振兴坚定生态康养路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