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思路

2020-01-17 19:39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年9期
关键词:现代化法治体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步入新时代,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们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发展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两个治理”现代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可以说这是党中央面向全局和未来作出的重大的战略决策,也是实现中国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两个治理”现代化发展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更加重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切实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经济建设的基本前提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随着社会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现代社会矛盾呈现错综复杂的态势,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发达、封闭与开放等矛盾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始终把国家安全放在首位,将国家安全看作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为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化解各种矛盾,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一方面需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强我国的质量优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社会公平正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就是要解决体制机制问题,进一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由于现代经济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体系,在大开放的背景下,对于运行的安全和秩序的要求比单一封闭的市场体系要求更高,国家安全因素也备受各国重视,维护国家安全已成为各国的政治共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在走向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国家安全更要受到重视,这也要求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要更加重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进而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能力水平,从根本上化解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保障我国经济转型的安全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特别是 “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国家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国家安全,重视在全球化战略的过程中保障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安全。新时代构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尤其要注意国际交往中的金融安全和投资安全,避免大国之间在贸易和博弈过程中产生贸易纠纷风险和经济金融风险,针对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利益的重大安全问题,要通过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完善的国家安全领导组织体系,全面提高国家在对外开放的形势下防范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大完善对外市场体系,特别是加大对外投资的保险、金融等方面法律法规建设,通过全国协调一致的国家安全战略执行体系开展实施有效的国家安全战略来保障中国的国家安全。

二、“两个治理”现代化发展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更加重视法治建设,严格依法保护和维护各类市场主体的权益

能否加快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立法治中国,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现代化经济体系必然是一个法治经济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更要以法治为基础,在总结依法治国取得成就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从制度层面和战略层面促进市场经济有序健康发展。国家治理法治化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规定,也是我们党顺应时代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为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市场经济,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更加注重法治建设,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法人地位,首先要加大对产权的保护力度,解决好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侵权事件频发等问题,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制度,增强人民群众对自己财产的安全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创业的动力,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次要破除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一个方面是要解决市场缺位的问题,根源在于政府错位,比如在部分领域存在市场竞争不足,根本原因还在于政府部门和机构设置了较高的进入壁垒,导致行业内供给效率低;另一方面就是政府缺位,影响了市场竞争秩序,食品安全问题,知识产权保护不力,政府监管和管理滞后于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等等都是政府缺位的表现;第三政府干预经济手段的选择问题,为实现改革目标,在有些领域过分强调计划经济手段和行政强制性措施,这都需要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更加注重法治建设,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的能力,进一步营造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用法的法治环境、促进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营造良好干事创业的社会法治氛围,加快建立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长效机制。

三、“两个治理”现代化发展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更加注重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现“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区域均衡发展已成为我国高质量全面现代化发展总体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区域问题不仅是一国的经济问题,同时也影响着一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不仅有利于提升区域治理能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更是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障条件,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更加注重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政策文件,我国统筹推进“四大板块”和“三大战略”,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后应继续将增强区域体制机制的一体化作为重要发展任务,进一步促进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主要包括: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完善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良好的市场环境;完善GDP考核指标体系,构建有利于实现区域协作的税收和财政体制,推进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加快资源整合与区域经济合作,以区域为视野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打破区域分割、各自为政的状况,深化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有效配置的机制体制,不断缩小区域差距。

四、“两个治理”现代化发展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更加注重发展实体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转型经济时期,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要实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更加注重发展实体经济,增强实体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持续发展能力,这也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程所属的节点和重要任务。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注重提升供给质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方式和消费层次都发生了变化,这也必然要求供给与之匹配,不断增加产品、服务的质量档次和种类,消除供需不匹配的矛盾,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一定是要注重效率和提高质量的体系。

五、“两个治理”现代化发展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更加注重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两个治理”现代化发展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扫除阻碍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解决市场缺位、政府错位缺位的问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是一种尊重市场竞争的经济体系,只有实现充分竞争,才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改革的顺利推进无不以尊重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前提,否则只会导致改革失败甚至发展倒退的局面。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中国经过实践探索后的正确选择,只有鼓励和保护竞争,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主体创新积极性,切实营造一种鼓励竞争的社会氛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总之,我们改革取得的成就,主要来自经济的市场化,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鼓励和保护市场化竞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最为宝贵的经验。

六、“两个治理”现代化发展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更加注重开放,在新时代促进开放向更深更广层面拓展,形成全面开放体系

现代化经济体系必然是一个开放经济,我们既强调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与创新,同时又强调以开放促改革。改革开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开放的领域、开放的方式、开放的重点也是有序稳健推进的,因此,构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发展,在进一步放眼全球的同时要努力练好内功,着力提升国内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七、“两个治理”现代化发展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更加注重绿色发展,逐步建立绿色发展体系,促进全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向绿色、循环、低碳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这都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百姓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绿色发展利国利民,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下去,真正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注重形成绿色发展方式,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真正实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猜你喜欢
现代化法治体系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