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岗证赛融合模式在高职课程及专业建设中的应用

2020-01-18 02:01刘安韬刘喜华
黑龙江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融合职业

刘安韬,刘喜华,张 婷

(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南宁 530023)

课、岗、证、赛融合是指职业教育与岗位要求之间的相互融合,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考取所需职业资格证书,参加专业技能大赛,掌握未来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专业能力。

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高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通过对课岗证赛融合模式文献整理研究,对该模式的发展做如下阐述:

1 “课岗证赛”融合在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1.1 “课岗证赛”融合在基础类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李斌[1]基于“课岗证赛”融合,构建了高职英语实践教学体系,解决了实践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提高了学生工作实践一体化综合能力。郭颖[2]根据商务英语课程特点,建立具有特色的“课、岗、证、赛”融通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训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办学效果,同时毕业生在行业内有着较强的竞争力,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认同度。权美兰[3]针对两年制新疆民考民预科生在汉语教学中的问题,构建“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以汉语竞赛为媒介,调整课程评价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2 “课岗证赛”融合在专业技能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课岗证赛”融合模式在专业技能课程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朱婧[4]根据报关实务课程特点,以岗定课重新制定课程目标,以报关水平测试证为依据调整课程知识结构,通过全国报关技能竞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多次在全国竞赛中获奖,教学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杨云舒[5]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现状,提出在课岗证赛融合形式下,注重“课程教学改革-岗位所需专业能力-职业资格考证能力-技能大赛能力要求”的相互融合,解决目前高职课程教学模式单一、考试模式僵化等问题。哈斯花[6]对模拟电子技术与技能课岗证赛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创造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张敏[7]对中药学课程进行“课岗证赛”互融创新与设计,解决了学生不适应工作岗位要求、教师知识欠缺等问题。王晶晶[8]等构建“课岗证赛”四位一体实践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参与度,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及职业素养,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课岗证赛”融合在会计电算化课程课程体系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柯耀明[9]通过“课岗证赛”四维融合对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优化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会计相关证书为目标,通过职业院校会计技能比赛提高实践能力,实现课程学习与工作岗位之间的有机衔接,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亓文会[10]为了真正做到“课、岗、证、赛”深度融合,提出了“三结合,五阶段”的教学方法,适应了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征,教学效果显著。魏新[11]通过以赛促学、以证融课等方式构建课程内容,并积极引入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研究表明完善后的教学体系利于转变教育理念,还能进一步促使课程内容与教师思想约束相分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且不断改善教学效果。另外,李汶静等[12]提出以突出实践技能为目标的“课岗证赛”相互融合的课程体系,开发配套教材,引入“互联网+”概念,建立围绕专业岗位为核心的教学内容,改善了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效果。

2 “课岗证赛”融合在专业(群)建设中的应用

2.1 “课岗证赛”融合在管理类专业(群)建设中的应用

在电子商务专业改革与创新中,“课岗证赛”融通模式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王爱芳[13]通过制定合理的融通机制,把专业课程、岗位能力、职业标准、技能竞赛等紧密结合,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戴伟军[14]通过课证融合,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完善理论-案例-技能-实操“四环递进”教学体系,同时理论融入动手实践环节,创建基础性实践-专业特色实践-应用创新创业性实践等四层实训台阶;通过课赛融通,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最终达到企业岗位要求。蔡元萍[15]创新构建“岗证课赛四融合,双元培育,阶梯递进”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在教学标准中融入技能竞赛的内容,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共同开发核心课程,使毕业生真正满足企业岗位需求。

在高职会计专业构建中,“课岗证赛”融和模式也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广泛的应用探索[16-26]。针对会计专业中出现的考核方式单一、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能力等问题,通过“课岗”融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课证”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改革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实现教学模块化设计,强化基于计算机的综合分析处理信息,利用大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决策的能力的培养。同时将形势与政策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等人文及专业素质实践融入专业中,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人文素质。通过优秀教师引进,加强教师顶岗见习,改善实训条件,实现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等方式提高会计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在其他管理类专业中,杨斌[27]以职业技能竞赛为突破口,采用课赛结合,以赛促教方式,提升本校工商管理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许建民[28]基于“课岗证赛”深度对接的高职课程模式,设计市场营销专业四位一体的专业课程教学实施模式,多方合作的专业及课程考核评价模式。王晶晶等[29],刘萍[30]等采用“课岗证赛”四位一体培养模式,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着重解决目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单一的问题,实现理论教学与岗位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2.2 “课岗证赛”融合在工学类专业(群)建设中的应用

在工科类专业中,为适应现代企业对“懂技术、会操作、能创新、善合作”的高素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杨根莲[31],乔维德[32],朱丽娜[33]等通过调研与剖析、深度校企合作,分析岗位工作内容,提炼典型工作任务,结合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大赛赛项分析,构建了“课岗证赛”融合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实现课岗、课产、课赛、课标、课证五对接。江岸[34-35]针对本院软件技术专业群,基于“课岗证赛”融合机制,构建核心课程体系,在实践课程中推广“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改革后在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上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果,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稳步提升,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和技能竞赛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 “课岗证赛”融合在其他类专业(群)建设中的应用

在其他专业中,马瑞[36]通过构建“课岗证赛”对接的课程体系,搭建“企业认知实践、模拟岗位实训、综合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四层级实践教学课程,从而构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四位一体的金融专业课程体系。汪先锋[37]在本院商务英语专业建设过程中,创新推行“政校行企协同、课岗证赛融通”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落脚于专业资源库与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探讨建立长效校企互动运作机制,将工学结合落到实处。

3 分析与小结

第一,“课岗证赛”融和的理念已经广泛应用于高职院校专业(群)构建中,其中管理类和工科类专业尤为突出,在充分进行企业调研和岗位对接的基础上,将职业资格证和职业技能赛项内容与课程内容进行融合,突出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强化师资队伍教学能力。部分院校还将企业引入校园,建设“校中厂”,突出企业在专业中的作用。另外,人文课程的引入,对于丰富专业的内涵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第二,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高职会计课程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较早的采用“课岗证赛”融和方式进行课程改革,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对接课程内容,调整并增加课程实践内容,打造专业教师团队。通过职业技能竞赛检验教学质量,在解决了岗位需求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兼顾了行业准入问题。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内容选取的准确性直接影响课程实施的效果,因此寻找正确的“融通模式”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另外,受到竞赛场地、竞赛时间和竞赛成绩的影响,课赛融合多限于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拓展受到一定影响。

第三,“课岗证赛”融和模式在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中都突出了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契合了现在国家职业教育发展中提出的“1+X”证书制度,但随着国家新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公布[38],多数职业资格证的取消和工种标准的调整,必然导致专业和课程内容的改变。我们应该看到“1+X”证书制度的目的是在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上,突出强调“能力本位”,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前提下,遴选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在政府-社会-企业-院校等多方面协调配合下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融合职业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融合》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职业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