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过程中适应性学习需求分析与设计

2020-01-18 02:01鹏,褚
黑龙江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适应性学习者内容

刘 鹏,褚 丹

(北华大学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通过分析大量案例与研究发现,在混合式教学的开展过程中,信息技术所发挥的作用仍处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阶段,即教师发布任务,学生被动完成任务,教师参考数据图形和报表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此种形式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辅助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的作用,但要想实现学习者的自适应学习,仍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

1 问题提出:混合式教学停留于机械化的知识供给层面

目前,我国高校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现状为“三步走”,主要为翻转课堂的形式。第一步:教师在课前将录制好的知识点视频发放给学习者,视频主要为所讲课程的固定知识点。一方面,这些内容往往为较固定的知识,教师将其录制为视频能够减少在课上反复讲授此部分知识而带来的额外工作负担。另一方面,学习者在课前学习这部分知识点可以进行多次回放,无法学懂的内容可以反复学习。此步的主要目的是让学习者掌握基础知识,往往会通过练习题的形式来加以强化。第二步:课上内容拓展及问题解决。通过教师对有关课程内容的补充以及学生利用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交流沟通也有利于知识的内化和生成。第三步:学习者在课下完成任务并进行深入学习。此步往往很难受到学习者的高度重视,因为深入学习需要在分析个人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加以引导才能够完成。而通过分析我国高校混合式教学的开展现状发现,我国混合式教学的开展仍处于机械化的知识供给阶段,缺少对学生个性化路径的挖掘,也难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智能化指导。因此,有必要根据混合式教学的适应性需求设计出有效合理的自适应混合式学习系统。

2 概念梳理:学习的适应性及需求分析

适应性学习系统支持下的学习是什么样的?适应性学习到底是什么,学习的适应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通过分析适应性学习系统的产生过程就可以得出结论。适应性学习系统的产生主要包括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允许学生自定步调,学习者能够根据个人学习的实际情况确定并开展学习。第二阶段:系统根据学习者反馈呈现出预设内容,能够根据学习者的不同反馈呈现出不同的内容,例如,能够分析学习者答案的正误,进而确定呈现内容是同级还是螺旋上升的学习内容。第三阶段:系统根据学习者特征提供差异化支持。此阶段,系统能够将学习者的学习水平进行多层次划分,并根据学习者所处的不同层次提供差异化的资源及服务支持。第四阶段:预测学习路径并提供适应性资源支持。此阶段趋向于智能化,能够对学习者进行画像分析,进而预测学习者的学习路径,并分析学习者在每一阶段所需要的资源及服务支持。通过对适应性学习系统的发展轨迹进行分析,认为适应性学习是一个在技术支持下的自组织过程。通过学习者与系统的交互活动,并结合教师的经验与系统自身的策略,由三方(学习者、教师和系统)共同为学习者制订出个人成长规划与实现路径,还能借助具体行为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类型数据所支持的学习决策机制不断对学习行为进行调整和优化,进而达成或超越预期学习目标。

3 系统设计:混合式教学中适应性学习的过程

3.1 学习目标与学习起点的确定

学习目标和学习起点是学习者开展自适应学习的基础,也是学习者自定步调的参考。在混合式教学开展之初,教师应利用工具开展学生学习起点测评,并帮助学习者树立学习目标,使学习者在学习开始之时能够对个人的学习过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进而自定学习步调,逐渐实现目标。

3.2 多维学习活动的确定

适应性学习的开展路径并不是教师在开始教学之初的唯一路径,而是需要根据不同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能够设置灵活、多元的学习路径与学习活动。因此,教师应根据学习者的起点水平,使其能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达成相应的学习目标,并设置多类型学习活动,如自学、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搜索资料学习、通过教师给定的内容学习、通过实践案例学习,等等,这样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知识探索。

3.3 学习诊断与及时评价

诊断与评价是适应性学习的重要部分。由于技术的局限性,在诊断、评价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个人经验以及大数据反馈的学生学习结果,并将二者结合,进而更加科学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以便及时作出调整。

3.4 资源提供与策略指导

资源是学习者学习的主要内容,策略是学习者学习的支架之一。要想在混合式教学开展过程中实现适应性学习,除了要在技术方面提供精准的支持外,还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新增关于学习策略指导的部分。学习策略多为针对某一知识或技能的习得而采取的学习方式和获取资源的方式。学习策略应简洁明了,要让学习者能够快速适应学习过程并投入其中。

3.5 知识体系的确定

学习者在上述四个步骤的基础上,能够对学习产生整体的宏观认知。此阶段,学习者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定步调、构建知识体系、确定学习路径、开展学习。教师要发挥引导者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路径,帮助学习者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学习路径。

3.6 学习动机的激发

适应性学习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能够主动获取知识,主动解决问题。只有激发学习者的学习意愿与动机,才能完成学习者的自适应学习。激发学生动机的方法包括:让学习者真正体验到学习的获得感,让学习者主动参与到问题和学习路径的设计中来,让学习者解决有价值的“真”问题。

猜你喜欢
适应性学习者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主要内容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低温环境适应性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