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道路桥梁专业学生主体个性化学习研究与实践

2020-01-18 02:01刘秀娥
黑龙江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个性化考核高职

刘秀娥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 300110)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类型中的一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信息技术也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个性化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背景下数字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通过研究高职院校道路桥梁专业学生主体个性化学习特点和规律,提供个性化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高职院校个性化人才培养,为现代道桥行业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 学情分析

全面认识和了解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个性化学习现状,是构建大数据视野下道路桥梁工程类专业个性化学习模式和学习评价体系的依据。目前,第一代“00后”已经踏进了大学校园,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00后”高职学生群体有着更明显的个性特点。必须充分了目前高职学生学情,全面深入地对他们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个性化学习研究提供依据,为高职高技能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提供依据。

1.1 思维活跃,思想开放

“00后”成长于中国移动网络时代,拥有更加良好的生活条件,在教育上对他们更加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数据、多媒体环境使他们接触更多的信息,使他们更具有自由精神和开放的思想,也更加深层次的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呈现多元的文化认同感和创造力。

1.2 生源多样、学习水平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生源多样化,有基础薄弱的普通生源,也有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职业中学生源,这些学生大部分初、高中阶段成绩较差,学习意识不强,多样化的学习起点使得水平参差不齐。

1.3 上进心不足,学习主动性差

大部分高职学生底子差的原因是上进心不足,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探究性均低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仅少数学生能够跟随教师思路学习并参与教学活动,上课不听讲、睡觉、看手机的现象较多。

1.4 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高职学生的成绩普遍较差,对学习没有信心,不感兴趣,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所谓的脑子笨、学不懂、学不会,实际上是他们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没有找到正确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会调控自己的心理状态。从中学到大学,知识越积越多,越多越学不会,最后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开始厌恶学习,逃避学习。

2 个性化学习方案制订

通过分析、研究并借鉴国内外实施个性化学习的调查研究结果,了解高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学生自身个性学习需求。以信息平台为基础构建道路桥梁工程类专业个性化学习模式和学习评价体系,并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研究和提升。利用现代新颖的教育理念,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创造个性化培养模式,提高个性化培养效果。制订适应学生需求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和个性化学习方案。

第一,在线下因材施教,组织不同的教学形式。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从学生特点出发,开展个人自主学习、班级分组学习的教学形式。内容可以基于项目、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

第二,在线上以学生需求和兴趣为中心,提供具有多维的学习资源、制订多重的学习目标的自主学习方式。首先,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其提供较为简单的从基础知识到专业知识过渡阶梯式的学习内容。其次,对于中等程度的学生,对其提供难易适中的学习内容和适度的拔高型内容。再次,对于有继续深造要求的学生,对其提供专升本所需的本课程学习内容。最后,对于动手能力强和思维扩展型学生,对其提供偏向实际工程应用方面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答疑和师生互动。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学习内容的同时,建立过程性、多维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使学生认识自己薄弱之处和努力方向,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师全面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因材施教,实现高职院校个性化人才培养。

3 个性化学习模式实践教学应用

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道路桥梁专业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学生为中心,结合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特点,制订个性化教学模式,建立多维的评价体系,对学生采取分层次个性化考核,发布难易程度不同的测试和考查题目,强化个性化考核比例。通过教学实践收集学情数据,得出结论,总结经验,不断改善个性化教学措施和个性化学习策略,为后续研究探索提供依据,为其他高职专业教学提供很好的参考和借鉴。

3.1 线下教学模式的改进

在线下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结合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从学生个性出发,因材施教,组织不同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课前通过个人自主学习、班级分组学习对本次课新知识、新内容进行预习。课上依托实际项目,基于道路桥梁生产建设过程,依照岗位角色,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展开教学。在学生掌握工程结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道桥新兴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以应变能力。通过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和创新能力。

3.2 线上学习模式制订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为平台制订线上学习模式。结构设计原理主要讲述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设计原理,全书用到的力学知识非常多,因此制订了线上导学模块,供学生课前学习,此模块主要是对每次课用到的基础知识的复习,学生根据自己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课中利用微课对原理、过程进行同步课堂演示。对课上无法展示的工程施工、检验过程,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通过虚拟仿真平台演示。通过线上课后互动模块使学生完成课后作业以及解答学生疑问。对于中等偏上、求知欲强及有继续深造要求的学生,在平台上提供拔高模块,对其提供偏向实际工程应用方面及专升本所需的本课程学习内容。并通过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答疑和师生互动渠道。

3.3 线上线下多维评价体系的建立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考核模式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对知识的掌握。通过线上、线下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全过程的考核模式,对学生采取分层次个性化考核,发布难易程度不同的测试和考查题目,强化个性化考核比例。线上通过发布课前难易程度不同的自测题目让学生自诊,让学生对自身学情和学习目的有清楚的认识,让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改进教学方法。考核学生线上资源的在线学时与频次、课后平台作业的完成情况及完成质量、师生互动时长等内容。线下通过学生个人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课堂参与度、动手能力、团队意识等内容考核。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通过考核进行查遗补漏,提升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教师通过考核结果调整教学方式,促进课程的教学改革,促进教学相长。

4 结语

本研究以学情分析等调查手段,了解高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学生自身个性学习需求。针对学生个体差异,以信息平台为基础构建道路桥梁工程类专业个性化学习模式和学习评价体系,利用现代新颖的教育理念,满足学生个性需求,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创造个性化培养模式,提高个性化培养效果。

在结构设计原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发现:个性化学习模式和学习评价体系激发了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本门课的及格率、高分率及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个性化考核高职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内部考核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同桌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