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

2020-01-18 02:01妍,吕
黑龙江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情感能力

王 妍,吕 琛

(哈尔滨剑桥学院,哈尔滨 150069)

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概念,是完整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当今高校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是形成和谐教学气氛的重要因素。教师要通过自己饱含情感的教学行为来激发并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高校将这种情感教育与教学相结合,以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让学生可以用不同的学习形式进行学习,并与所学专业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避免学习方式过于规枯燥单一。情感教育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尤其重要,能有效提高课堂的活跃性,加深学生对艺术的理解。

1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在大学生的四年学习过程中,要将德育教育摆在首位,如何将德育与教学融合在一起是目前各高校较为重要的任务。艺术设计专业较为特殊,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比较活跃,教师的教学模式应具有多样性。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培养学生的情感意识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在理论讲解过程中,将学科交叉有效融合到课程内容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

将情感教育应用到艺术设计各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艺术理论课程较为枯燥,师生之间缺少明显的互动交流,而在艺术理论课程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以及对知识的吸收程度。例如,在美学课程环节中放映与目前所讲内容相关的音乐,并让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旋律来分析当前的作品或写一段听后感。在建筑设计史课程中,在对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知名且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进行赏析时,可同步播放与该建筑气质相符的音乐,让学生不仅能够从观感上去学习课程内容,还能够从听觉方面对学习内容进行理解,通过这种授课方式可以大大改善艺术理论课堂的枯燥乏味。还可以将情感教育融入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来,设计基础课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接触到的与设计相关的第一门课程,也是开拓学生思维方式的入门课程,看似简单的点、线、面,在作品创作过程中会从具象转变到抽象。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听纯音乐的方式来进行画面的创作,让学生先对歌曲内容进行感性认知,然后根据感性认知将理性认知落实到纸上。另外,还可以欣赏著名绘画作品,如毕加索、米开朗基罗、达芬奇等著名油画大师的作品,让学生先从绘画内容上进行理解,再让学生根据绘画内容从中提取抽象元素,用构成的要素完成对画作的再创作。

2 情感教育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价值

2.1 提升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

受各种环境因素、人为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感知力都是不同的,教师要从多侧面、全方位对学生进行感知训练。感知能力是形象思维最基础的表现,当进行感知训练时,右脑会快速运转,形成丰富的“画面”。尤其是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学生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感知力,积累丰富的表象,为具象的形象思维打下良好基础,进而大大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每一幅设计作品、绘画作品都有其深刻的内涵,作者在创作作品时都融入了丰富的情感,教师不仅要对每一幅作品进行技法分析,还要挖掘每一幅作品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先从背后的故事对作品进行基本了解,当学生了解到作品的深刻内涵时,也对其有了基本的认知。教师在艺术设计教学中主动引导学生进行作品分析,通过这种分析方式,使学生在提高了情感感知能力的同时,还建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按课程内容进行授课方法的选择,有些课程教师是主体,有些课程学生是主体。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比如一些鉴赏类的选修课程。鉴赏类课程是为了提高对美的理解及认知,并在生活中发现美,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设计素养。在鉴赏类课程中,教师在整个授课环节中只起到引导和答疑的作用,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在鉴赏作品的同时提出问题,并运用自己的情感理解能力对作品进行分析,最后由教师进行答疑解惑。整个授课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避免出现学生被动学习的情况。在艺术设计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学习效率。

2.2 实现教学氛围与情感教育的融合

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种方式可以帮助教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及个人修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与教师个人素养有直接关系,也关系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会直接影响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情况。学生良好素质的获得取决于具有良好素养教师的引导和示范,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其次,教师对待学生要平等尊重,要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进行教学氛围的营造,不能让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师以教为主,学生以学为主,单向信息流动,没有交流,就是通过“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授课。因此,要改变这种授课方式,要从情感上教导学生,让师生之间进行平等对话,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融洽。

2.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

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能力是高校的教学重点,教师通过情感教育对学生进行启发,并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渗透情感教育,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爱和尊重,能够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自己对设计作品的独特见解,形成自主的思维方式。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情感教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 结语

情感教育是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情感教育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创造力、审美力。大学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重要时期,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对学生的人生道路起到积极作用,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情感感知能力,加深对美和艺术的理解,不断充实课堂教学内容,进而为高校艺术设计课堂提供良好的互动环境。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情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星.云.海》
《花月夜》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