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探讨

2020-01-18 02:01张淑艳陈衍恺
黑龙江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导向联网

张淑艳,王 超,陈衍恺,尹 月

(长春光华学院,长春 130033)

1 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的特点

近年来,得益于我国制造业和电子商务的大力发展,关于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越来越热烈。物联网工程专业具有基础深厚、理论性强、实践性强、创新性强、应用推广性强等特点。由于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建设起步较晚、学科发展根基薄弱、对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低敏感性及内部决策层结构不合理性等因素,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的科研能力培养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部分学科被忽视。针对这些困难,指导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具有具体指导价值的目标设定,用精确的语言把每个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的知识范围和工作职责界定清楚,以此作为教师教学工作的目标。

2 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培养目标及内容设置

2.1 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培养目标

物联网是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具有如下特征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包括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和物化能力这五个方面,具有较高的教育研究和实践价值。物联网工程专业的人才要能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能够从事智能行业的系统集成与物联网协议开发工作。

2.2 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内容设置

2.2.1 职业素质课程设置

依据学生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需求,职业素质课程设置应保持高标准。物联网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大学英语、技能英语、体育、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概、形式与政策、军事理论、心理健康、就业指导、学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等等。在设置基础课程时,要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物联网工程涉及的学科类目跨度广且数量多,对于教师的专业性和学生的要求都非常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这类课程的教学,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也无法衡量学生在这门课程中的表现。

2.2.2 岗位能力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设置

对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制订统一标准不仅有利于学校进行管理,更有利于进行教材的编写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在开始时,引入计算机等软硬件设备及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辅助进行管理工作,还可以运用预算的动态管理系统来进行物联网工程管理,使物联网工程管理的信息具有即时性。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包括物联网技术概论、RF1D射频技术及应用、单片机C语言应用技术、低功耗单片机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天线安装与调试、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工程技术实训、物联网项目综合实务、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电气安全及电工实训、AutoCAD实训、PCB设计实训,等等。

2.2.3 个性拓展课程设置

依据学生的职业兴趣和个性化需求,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这五个学科群有效融合起来,为学生职业发展领域的拓展奠定基础。学生除了能够通过选修个性拓展课程获得学分外,还能够了解物联网工程的基本结构和设计方法。个性拓展课程主要包括电路图形制作员(PROTEL)课程、无线电装接工课程、调试工课程、维修电工课程,等等。

2.3 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要注重对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信息素养、逻辑性和计算思维的培养,使其具有独立获取知识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掌握与学科相关的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践技能。同时,要从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出发来优化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结构,掌握计算机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熟悉国家信息产业政策和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此外,要注重在基本射频识别技术、计算机网络和物联网安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实践利用。

3 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

3.1 树立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指导思想

在学校教育出现之前是通过学徒制的工作方式来实现技能的传承,在这种模式下,学徒不仅可以在真实的场景中观察师傅的操作,还可以通过师傅的言行来不断完善自身,这种继承下来的严谨态度是现代学校教育中最需要的。在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基础上构建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入手,对传统学徒制进行改造,现代学徒制正式诞生。

3.2 以学习产出为导向促进课堂理论教学方式的改革

工程教育专业强调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转化能力,强调学以致用,要大胆进行教材革新,并将技能考证教育融入其中。技能考证教育内容的广泛性比课程设置方式的专业性更加复杂,这与理论教学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很多有益成分有关,比如社会心理学、经济管理学以及其他自然学科等,使技能考证教育内容的广泛性比课程设置方式的专业性更具发展优势,有助于促进课堂理论教学方式的改革。目前,最紧迫的任务是调整现行的教学计划。在课程培养目标上,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专业素质。在物联网工程专业的课程内容结构设置上,要合理安排文化基础课和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的比例,以能力的形成为导向,可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技能培训的课时,加强实践教学,并制订相应的考核认证办法。在以专业认证为导向构建物联网工程教学制度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教学内容的层次性、连续性。以学习产出为导向是物联网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物联网工程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3.3 改变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

物联网工程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通过与同伴互动、自主学习与反思来获得专业提升。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适当缩短理论部分的讲解时间,增加实践课时,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多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导向联网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身联网”等五则
《物联网技术》简介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物联网技术》简介
“偏向”不是好导向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