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中药药剂学教学方法实践

2020-01-18 02:01
黑龙江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药剂导图中药

张 璐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哈尔滨 150025)

中药药剂学科属于中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包括中医药理论、现代医学技术等内容,主要的教育方向是中药药剂配制、生产、质检、用药等,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实践应用医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中医药应用理论,还需要掌握物理、化学、材料学、设备应用、化工及有机化学等相关内容。课程涉及的交叉知识点较多,且较为分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做好知识梳理。

1 中药药剂学课程中存在的主要教学问题

1.1 知识体系庞杂,课程内容分散

中药药剂学科教学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学科,知识体系较为庞杂,内容分散,但在实践课程的安排上却存在教学时间短、任务重的问题。中药药剂学的主要教学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全面、详细地掌握中药制药理论与应用要点,进行临床检验。在这一过程中,应保证中药制剂的安全、稳定、质控水平等。在具体的学习阶段,学生应充分掌握不同中药材的特性、不同制剂配比的方法、辅料的运用以及使用效果等课程内容。在制药方面,还需要深入了解生产设备的性能、构造、原理及效率等,具备较强的综合实践性。基于课程的内容与教学特点,学生很难在规划的教学时间内达成学习任务。由于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较多,分散式的记忆方法往往会产生事倍功半的学习效果,磨灭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1.2 教学形式缺乏创新性

中药药剂专业教师在开展实践课程中,受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主要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理论要点,布置大量的背诵任务,课堂教学形式较为枯燥。在实验课程的安排过程中,由于教学环境、实验设施、课程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实验内容单一、形式滞后,影响了学生参与实践课程的主观积极性。学生在专业教学中往往处于被动的角色,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创新应用能力相对较弱。

1.3课程评价指标较为单一

在中药药剂专业的课堂评价体系中,考核指标以书面成绩与实验成绩、课堂表现为主,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能力、专业水平、发展潜力的主要标准,考核方式不健全,评价指标较为片面。这种成绩考核机制也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以教材背诵为主,不注重自身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导致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难以实现有效对接,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差距。

2 以思维导图为基础提升中药药剂学专业课程实效性的具体对策

2.1 围绕思维导图布置课前预习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通过合理的知识认识引导,帮助学生确立起专业的思维体系,夯实中药药剂理论基础,同时,还需要通过实验教学指导,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验项目的对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创新认识、科学素养及观察认知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切实掌握中药药剂学科专业知识与制药技术。教师应合理引进思维导图,在教学准备阶段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实验顺序。如让学生在实验课程前制作思维导图,对实验教学任务、原理、设备、药品、技术要点及安全事项等进行梳理,构建起对应的实验逻辑体系,更好地完成实验任务。

2.2 构建以关键知识点为核心的理论性思维导图

围绕关键知识脉络制作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建立中药药剂专业知识的认知体系,加强逻辑关系的理解,为后期的知识迁移奠定基础,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将灵光一闪的想法记录起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制药实验提供灵感。教师应鼓励学生将有价值、新颖的想法记录下来,并以此为基础拓展思维导图,设立新的研究对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专业视野。如在学习剂型特征与异同比较相关知识时,为了更好地对各种类型的药剂进行对比,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药剂的相同点与差异点细化,以中药原料为导图核心点,利用箭头、树形结构等将分支项目联系起来,构建清晰、明确的图形脉络。将固体制剂(散剂、丸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半固体制剂(煎膏剂、膏剂),液体制剂(汤剂、合剂、糖浆剂、酒剂、酊剂、注射剂)以及气体制剂(气雾剂、喷雾剂)整合于同一思维导图上,理清不同知识点的逻辑关系。

2.3 在具体实验课程中补充思维导图的内容

实验课程作为中药药剂学科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建立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通过PPT、板书形式,向学生展示基础的实验流程、原理、注意事项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实验框架。然后,让学生根据具体的实验过程,填充导图内容,增强知识点与实践操作间的联系,从而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创新实践的意识。通过自主拓展思维导图的内容,学生能够更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的操作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升实验操作的标准化程度,熟练掌握实验技巧,加深对中药药剂实验原理的理解。通过思维导图回顾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判断自己的知识储备是否足够,这样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如学生在进行丸剂制备实验操作后,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补充思维导图,细化导图的分支项目,包括实验原理、设备与药品的准备及实验内容等,依据自身的体验总结规律,提升药剂制备的效率与质量。

2.4 课后汇报与总结

在完成实验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就实验过程、问题、完成度等进行总结,以思维导图的模式进行汇报。首先,导图中应体现需要解决的任务目标,制订对应的方案。在汇报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其他小组的学生向汇报小组提出问题,让小组代表进行解答,通过问题的解答,对报告内容的规范性与完整性进行分析、评价。其次,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不能只以实验结果为标准,需要对导图的内容进行评估,对汇报的完整性、逻辑性进行分析,保证课堂评价的公平、权威。最后,对学生思维导图的内容进行客观总结,对表现优秀的小组予以表彰,鼓励学生在导图与汇报过程中,融入创新思维,发挥教学引导职能,做好课后总结。

3 结语

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关键知识点为思维核心,建立知识关联体系,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的思维工具。在中药药剂学科教育中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构建起实验逻辑思维,在提升学生实践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基础上,将分散的专业知识通过思维导图整合起来,让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增强对复杂知识系统的掌握能力。

猜你喜欢
药剂导图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芦笋田棉铃虫药剂筛选试验探究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油田污水处理药剂的选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