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手机成瘾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0-01-18 02:01张芮荧
黑龙江科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聊天智能手机青少年

张芮荧

(大庆师范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1 研究目标

手机作为便捷的通讯工具,逐渐普及和流行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随着我国轻少年群体对手机的普及和应用逐渐增多,80%的高校学生都拥有手机。手机的使用率在逐年增加,为青少年提供了便利的学习功能,同时也存在着弊端,一些学生利用休息时间玩手机游戏,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使用,导致师生之间发生冲突。本研究通过分析高校学生在手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2 智能教育

智能教育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条件,方便查阅教科资料,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内容,促进学生以自我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网络体系查阅电子教科书籍和资料,运用各种功能建立自己的学习记录和档案,记录和撰写参加校内外的各项创新活动。各大公司或高校将寄出的打印稿作为入学或将被聘用的参考依据。提供各种教育课程资源平台,运用因特网、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等工具,将教育市场与智能有效联合。目前,人们所应用的一些智能设备均是由各类教育公司或电信公司提供的,同时开发并启用了一些智能教育方面的项目。媒体的发展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在社会参与和教育开放的过程中出现了智能手机普及千家万户,网瘾、不良视频资料的出现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恰当使用媒体工具,合理运用媒体教育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3 智能手机

一些聊天服务、社交网站、动漫、游戏、音乐等娱乐项目普遍受到大学生的喜爱。但是,智能手机的新闻应用功能、信息和电子书等方面的使用率大大减少。关注度最高的就是聊天服务中的微信,受到学生们的普遍青睐。据调查显示,每天约有60%的青少年会打开音乐和社交网站服务系统,还有网页和动漫,却很少看到他们经常阅读新闻,电子书仅占5%,这些现象表明青少年特别喜爱聊天,还有音乐、游戏,但是,没有真正利用手机查找学习资料。

4 智能手机使用不当带给学生的负面效应

4.1 智能手机成瘾

通过一些现象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智能手机的应用方面可以分为四点:娱乐、炫耀、聊天、查找信息。占比最大的为前三点,具有这三种功能的智能手机会影响学生的生活,统计显示:约1/3的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其中女生所占比例较高。约1/3的答题者明白并认同智能手机的过度使用给学习带来影响。约有28%的青少年认为没有智能手机会产生焦虑感。令人震惊的是,约有60%的答题者愿意也习惯使用智能手机消耗大量时间,30%左右的学生没有控制甚至减少使用智能手机的能力。以上可以判断出智能手机影响学生做作业和学习,由于对智能手机成瘾的习惯,使他们很难专注地做好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因此,在对数学生看来,智能手机的使用已经成为习惯和生活的一部分。

4.2 网霸

网霸就是利用数字媒体恐吓他人甚至骚扰他人。在国外,尤其是某些发达国家,大概有20%的学生成为网霸。目前,中国国内网霸的学生不多,所占比例较小,但是,国内也因网霸发生多起青少年自杀的恶性事件,出现一些学生在应用聊天设备和微信时持续遭受欺负的现象,还有一些学生经常收到垃圾信息。以上现象越来越影响学生的生活,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通过分析智能手机提供的服务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来源还是大学生对聊天服务的使用太频繁,其次是对文字信息和照片的使用,还有电子邮件等。

4.3 大学生存在孤独感

大学生的孤独感与手机的频繁使用呈显著关系,孤独感的学生普遍存在自责、幻想,以及退避的现象,是手机成瘾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学生使用手机的自由性使他们无意中将手机成为逃避孤独、寂寞,缓解压力等方面的缘由,极易带来暂时性的满足,且无法自拔。长此下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业,有害身心健康,并影响正常的社会活动。必须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

4.4 影响大学生完成正常学业

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每天不停使用手机时间在4小时以上的人有40%,每天不停使用手机时间在3小时以上的人有60%。大学生使用手机正常接打电话外,主要用手机进行聊天、上淘宝和打游戏,有个别的学生还用手机浏览一些带有色情和暴力性质的网站,观看一些带有负面影响的视频和图片等;还有的大学生利用现代网络科技的先进手段,在考试时,利用手机软件扫描试题,进行作弊。这些都是当前大学生在使用手机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说明过度使用手机给大学生学业带来的不良影响,并容易引发大学生荒废学业的现象,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4.5 影响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网络的开放,使任何人都可以瞬间在网络上得到信息,因此,网络在现实生活中带给人们极大的便利条件。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容易使人们受到社会上各种负面信息的影响和侵染。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思想上还不成熟,价值观还在形成阶段,如果接受了太多的读书无用、行乐重要、性解放、暴力渲染等带有网络不良性质的信息,就会严重腐蚀大学生的价值观,青年人的成长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4.6 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大学阶段,许多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家住校生活,所以,许多的大学生内心是渴望交友的。然而,有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并不愿意把心理活动全面向同学开放,而为了解决寂寞的问题,有些大学生选择了网络聊天等方式。在网络中,他们可以扮演自己想扮演的任何角色,可以倾述自己想说的任何话题,因此,网络聊天对于这些大学生群体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使他们流连忘返、沉迷于此。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会越来越脱离现实社会的社交圈子,人际关系处于冷淡和不协调的局面。在性格上,也变得越来越孤僻。

4.7 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手机在成为移动网络终端后,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各种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使许多大学生对手机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而一旦手机因为各种不可预测的原因无法使用时,在无法获得满足感的强烈情绪驱使下,大学生的情绪就会变得异常的不安、焦虑、暴躁和烦闷等。

5 采取的对策及建议

5.1 设立相应制度规范智能手机使用

很多现象反映出现学生对智能手机成瘾的问题。因此,第一,父母要以身作则,设定规矩,对孩子使用智能手机进行限制。第二,学校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屏蔽信号等方式,限制学生占用课堂时间使用智能手机。由于智能手机的使用时间与坏习惯的养成和智能手机成瘾关系紧密。因此,无论在家里还是学校,都应该减少青少年对智能手机的依赖。

5.2 借助媒体开展传媒教育

智能手机在我国大学生中日益普及并广泛流行,而学校却在使用媒体的教育中很少提供正确的引导,各个高校尤其缺乏传媒的教育传播。由此可见,构建完整的传媒教育体系和完善的制度尤为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各个学校应该至少每周进行一次传媒教育课,使传媒教学走进课堂。

5.3 开展防止成瘾的一些课外运动项目

青少年使用智能手机信息量是足够的,而且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因此,出现了网瘾和游戏成瘾的现象,尤其是智能手机成瘾的情况最为严重。转移智能手机成瘾的方法有很多,却很少有人关注。因此,要充分利用地铁或公交车等公共交通或以传媒为载体举行大型运动活动,大力宣传使用手机尤其是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带给人们的危害,将开展预防智能手机成瘾的活动持续下去。

5.4 安装有益的应用软件

目前,在国外许多应用软件的开发作用是来防止网霸现象或者成瘾而发明的,有的称作手机卫士。应用这些软件有助于父母控制孩子对智能手机的使用。除此之外,这些软件具有过滤有害内容的功能,可以有效控制青少年受到不健康信息的影响。但是,由于很多父母对于这些应用软件以及功能并不了解。因此,社会上应该尽量多出版一些针对父母怎样安全使用智能手机来设置一些功能的指导手册。

5.5 打造合力强化综合管理

高校管理部门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些防止学生手机成隐的规章制度,有效控制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授课教师应该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增加教育的实效性和趣味性,使课堂学习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大学生无瑕去关注手机。另外,在课余时间,高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学生的课外生活,使大学生的精力和体力都用于正确的方向和领域。

老师与大学生要勤于沟通,成为生活和学习中真正的朋友,增强彼此间的信任与交流,减少学生对手机的各种依赖。高校管理部门还要针对大学生使用手机的心理特征,定期组织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手机成隐的学生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尽快克服手机成隐带来的危害。

校内外媒体要经常性地进行智能应用教育,开展有利于开发青少年潜力和挖掘青少年能力的一些活动。从正面利用好智能教育工作,更好地培养祖国的下一代。

猜你喜欢
聊天智能手机青少年
智能手机是座矿
青少年发明家
使用智能手机增大肥胖风险?
我就是不想跟你聊天了
敞开门聊天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智能手机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