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

2020-01-18 15:28程亮
中华建设 2020年4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智慧建设

程亮

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给未来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一座城市的智能化,不仅让城市更具有协调性和连通性,并且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同时也是我国城市建设新的方向。智慧城市的建设为人类提供了更优质和便利的居住环境,可以说,智慧城市的建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主要对国内外的智慧城市建设进行分析,思考在新基建这样的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其中具体的建议有加强完善智慧城市的结构、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安全机制等。

智慧城市一词最早可追溯到2010 年,IBM 公司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愿景。IBM 公司经过研究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六个核心系统组成: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这些系统不是零散的,而是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在建设过程中结合运用了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服务或者新颖的理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提升了各类资源利用的效率,将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方面进行升级和优化,从而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

一、新基建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

新基建的概念是指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包括5G 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而智慧城市的理念主要结合了信息技术及城市建设,让城市信息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其中的内容大都是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在交通、电网、食品、银行、家庭、学校等许多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不断推进,逐渐形成由大城市开始向中小城市扩张的局面,智慧城市建设的数量越来越多。

二、智慧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智慧城市还是处于一个不断探索的阶段,随着智慧城市的不断扩张,智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呈现出一些问题。

1.对智慧城市的概念模糊,缺乏深刻性

部分城市地处偏远地区,人们整体的受教育水平不高,人口素质也参差不齐,可能会对智慧城市概念认识较为模糊,对其内涵理解甚至是有误区,这些现象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来说都是一个挑战,在一些地区,城市建设的管理者们对智慧城市这一概念也不够重视。智慧城市建设成果质量的良莠不齐,则跟许多方面都有关联。不同的建设部门所看重的方面也各不相同,比如主要负责城市规划建设的管理者,则更看重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发展;负责信息化的主要部门则希望把重心放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相结合的基础上;而地方政府考虑的范围就更加广,比如城市建设能给本市经济以及社会信息化带来的效益;综上所述,在部分城市管理者心里,智慧城市这个概念缺乏深刻性。

2.网络和信息安全受到巨大威胁

新基建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建设开始越来越广泛的运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正是因为这样的技术手段,才使得在城市里生活的人们都能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获取想要的信息,但网络信息是把双刃剑,让我们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将许多信息暴露在外。智慧城市的物联网分布随机,其中的大数据安全风险包括了被泄露,恶意篡改以及丢失等。但是在部分智慧城市的建设方案中,网络信息安全这一重大问题被严重忽略,甚至有管理者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随着智慧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所接触的人更多,这些安全问题也会放大,并且往往伴随着信息安全会出现新的技术安全风险。对于这样的潜在风险,应该引起各个部门的高度重视。

3.缺乏智能基础设施

智慧城市主要分为以下六个方面,分别是:智慧基础设施、智慧人群、智慧产业、智慧管理、智慧民生以及智慧环境。其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部分就是智能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能够有效保障智慧城市中各个环节的基本运作,它是整个智慧城市发展的中心部分,主要包含了三个小方面。首先是信息网络设施,其实就是智慧城市的信息传输路径,具体来说就是有线或者是无线宽带等;其次,是包括了云计算等平台,智慧城市存储公共大数据的部分,也就是信息共享基础设施;最后是经过改造而变得智能化的传统基础设施,比如道路、桥梁以及水、电、气所涉及到的相关基础设施。

然而在目前,部分滞后的智能化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智慧城市的整体建设和发展的节奏。比如互联网与电信、广电等没有进行良好的合作,导致“数字鸿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一直在增加。另外,部分市政的基础设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些基础设施缺乏智能化的升级改造,例如道路和交通等方面,如此一来,就很难对智慧城市的推进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三、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议

1.加强完善智慧城市的结构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不同城市中的不同机构或者是不同部门之间的多方协调与配合,同时也需要政府与市场的共同作用来解除不同体系间的壁垒。在政府的参与下,可以解决许多方面的孤立问题,比如技术、信息以及数据等。只有数据进行共享,才能让资源之间实现互通,需要对智慧城市的结构不断完善,才能在每一个细节上促进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2.建立健全信息网络安全机制

对于信息网络安全,建立起安全防范的细致化措施通常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首先是数据安全技术保障机制,保护用户的数据甚至隐私,其实都是云计算安全防护的基础,数据的安全主要从数据传输的过程、储存时的安全以及数据残留三个方面来加以保障。其次,是应用安全技术的保障,应用安全技术被广泛运用在云计算等平台的系统安全上,在智慧城市这样的背景下,云计算也因为其本身的灵活、开放的特性受到了公众的广泛运用。其中,应用技术的安全从云终端的安全、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以及应用本身三方面来加以保障。最后,是建立虚拟化技术的安全保障机制,其中包括了虚拟化软件和虚拟服务器两个方面,并且,云计算中所使用的最关键技术就是虚拟化技术。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且庞大的项目工程,为了保障智慧城市顺利进行建设,还需要分级建立起对应的安全管理组织,首先从宏观来看,国家负责智慧城市建设的安全管理委员会需要制定相应政策,出台相关法律,并监督落实各个城市建设的情况等。其次,从城市的角度,每个城市所在的安全组织管理机构,应该制定相关建设的安全政策,贯彻落实国家所规定的法律法规,监督有关部门各尽其责,协调配合等。最后是组织层面,每一个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肯定由多个小组组织起来的,这些小组主要负责监督和制定,实施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的防范,定期组织安全检查等等。

信息安全不仅包含了网络数据的安全,需要不断对其进行优化。也包括建立安全的管理组织体系。两者缺一不可,才能更好保护智慧城市建设中信息网络的安全。

3.加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支撑智慧城市发展的根本是智能化基础的设施,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也决定了智慧城市的发展前景。在2020年3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要加快5G 网络和数据中心等新型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根据国家之前颁布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政策,天津、南京等城市已经把提升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最重要的指标。

在目前新基建的背景下,我国开始逐渐扩大了智慧城市的投资规模,以此来减轻城市建设中资金短缺的压力。与新加坡等国家相比,我国的各个城市投资密度比较低。需要根据适合的财税政策,去带领智慧城市中整个智慧产业的发展与建设,比如重点支持和科技相关的基础设施平台,或是重点关注医疗等民生项目的发展和建设,与此同时,每一个片区的建设也是少不了的,加强智慧社区的建设,可以让社会的居民们意识到城市生活的安全和舒心,在未来智慧城市的总体发展中,需要打造出智能化的基础设施、智慧的政务、智慧产业和智慧生活四个板块为一体的智慧城市发展的新型模式。

四、结语

新基建背景下,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然成为了一种标识和潮流,也是一种新型的城市治理方式,国内国外都不停实践着智慧城市的建设。对于城市建设,需要找到一条适合的路径,才能因地制宜;在建设中发现问题的时候要寻找相应对策进行解决。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要对其概念有清晰的认知,建立完整的安全防范体系,成立组织管理小组,加强基本的基础措施建设等,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只有不断将智慧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完善,才能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智慧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新政府会计准则规范公共基础设施处理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