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独特文化基因 打造学校德育特色

2020-01-18 08:37曾蝶宜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0年10期
关键词:文化基因

曾蝶宜

摘 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笔者结合学校“曾子文化 正德教育”为追求的德育特色建设展开论述,深入探索研究学校的历史渊源和固有特征,发掘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初步探索“二段五环”德育模式,通过打造校园环境、开发校本课程、研发德育读物等不断开发德育资源,并且努力搭建德育活动平台来开展活动,从而打造出学校的德育特色。

关键词:文化基因;德育特色;德育文化

一、发掘文化基因,定位德育目标,理清发展思路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基因是决定文化系统传承与发展的基本因子,因此,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定位德育目标,理清德育发展思路,有利于学校打造自身德育特色,从而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特色的形成。

(一)从地域民族文化中发掘

特定的地域环境会产生独特的文化。学校的文化基因,突出表现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色彩上。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小龙小学创建于1931年,校舍假座小龙村曾氏宗祠。据现有资料显示,小龙村始建于南宋末年。小龙村主要姓氏有曾姓和仇姓,其中曾姓为大姓。中国历史曾出现许多曾姓名人,如春秋时期孔门的曾子。曾子是颇得孔子真传的弟子之一,他一生积极实践和推行以仁孝为核心的儒家主张,影响中国两千多年,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宝贵的思想道德财富。

打造学校德育文化特色,需要深入发掘融入校园文化的地域民族特色,并把他们做大做强。我校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这里独有的文化基因,致力于打造以“曾子文化 正德教育”为追求的学校德育特色。

(二)从继承传统文化中发掘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曾子倡导以“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其“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及“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孝亲、修身、家国等多个方面,充分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优秀基因与素养。我们既传承了当地传统文化,又结合实际情况,在“曾子文化”领域中,选取了“礼、和、勤、孝、信、卓”这六个方面作为学校德育文化工作目标。我们希望学生从小在“曾子文化”的熏陶下,逐渐学会谦和有礼、勤奋自信。

发掘本校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侧重点,明确发展目标,研究其中的现实意义,并固化为办学理念加以弘扬,从而营造浓郁厚重的德育文化氛围。这是打造学校德育文化特色的关键。

(三)从学校历史文化中发掘

每所学校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都会形成文化积淀,构成这所学校的文化底蕴。从学校发展历史中发现文化积淀,提炼优秀文化基因,赋予它时代的精神和内涵,并在延续和传承中用心加以培植,逐步发挥出它的张力,从而提升学校独特的文化品位与魅力。

我校思考和尝试以“读书”这种载体来打造学校德育特色,并初步以“以读养德”作为办学理念,通过“好书伴我成长”“争当品行之星”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性情。我们在充分发掘与继承小龙村传统地域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本身的文化底蕴,提出“正德教育”的办学理念。正德教育,源于曾子文化精华,成于小龙小学办学积淀,深得新时代教育理念滋养。

(四)在发掘中理思路,明方向

在充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过程中,我们在德育文化建设方面同时找准自己的特色定位,并理清了发展思路:结合小龙小学“礼、和、勤、孝、信、卓”德育培养目标,对曾子文化特色课程进行设计、开发、实施、反思、评价和推广应用。通过创建曾子文化德育社团,开展特色活动,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借助一系列推进措施,开展德育研究,形成德育特色成果:我校初步探索出一套“曾子文化”下的“二段五环”德育模式。两段即学校德育课程构建阶段和德育主题活动推进阶段;五环即阅读指导课中的“读”、道德与法治课的“悟”、综合实践课和体育活动课的“行”,以及日常德育活动中的“评”和“推”五个环节。

“二段五环”德育模式的试行,促进我校学生在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的过程中构建优质品行,进一步彰显学校的德育特色成果。以求最終实现“弘扬曾子文化,培养正德少年”的德育目标。

二、借力文化基因,开发德育资源,助推德育建设

(一)在打造校园环境中展现文化个性

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表明:环境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对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种作用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利于培养什么样的人。

曾子文化的价值追求正是“人的家国情怀”,让人学会担当、学会自省、得到主动发展、不断走向完善,直至达到整体和谐的完美。因此,我们首先努力营造正德环境,让学校更优雅、更人文、更具有文化色彩,最大限度地陶冶师生的情操。如将教学楼其中的一面墙建成国学长廊,增加正德文化底蕴;将学校小操场改造成富有曾子文化色彩的正德小广场,广场的墙体以儒家代表人物为主,并选择古今中外具有高尚情操的名人图像加以粉饰,点燃师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情怀;建造“曾子学堂”,装饰阅读区,让曾子文化的韵味伴随着书香时刻浸润师生的心灵……让师生在感受国学文化的同时培养文化素养,树立文化自信。

(二)在开发校本课程中整合德育资源

少年儿童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又是践行时代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培养少年儿童的良好品行,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我们立足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努力实现校本课程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进一步推进德育工作的开展。

我们以“正德教育”为学校德育特色,努力整合德育资源,开发以“上进、自律、互动、自主、魅力”为特征的“正德课堂”。

1. 书香飘远的微型阅读课。我校推行“微型阅读指导课”,结合“曾子文化”下的德育培养目标,推荐学生阅读相应书目,引导他们在大量的阅读中明辨是非,提升素养。2. 充满特色的道德与法治课。我校道德与法治学科除了完成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外,还围绕各年级的德育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教育。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推荐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学会将阅读中的感悟应用到生活中。3. 丰富精彩的综合实践课。我校围绕各年级德育培养目标开展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开学前,综合实践课的任课教师制定好一学年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劃,主要采取主题活动形式将学生在阅读课和道德与法治课的所得所悟转化为实际行动。4. 与众不同的体育锻炼课。围绕“正德教育”培养目标,我校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带领学生一边诵读《三字经》,一边练习“黄啸侠少儿拳法”,“习武”成为我校体育课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课程是支撑办学理念的主要形式与内容,学校的特色要体现在校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上。曾子文化,仁义为重,孝亲为本,家国为先。我们充分利用本地域的文化基因,有效地整合德育资源,建构系列具有国学风味的特色课程。希望每一位小龙学子经过六年的德育涵养,都能成为“正德做人,厚道做事,追求卓越,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在研发德育读物中积淀德育素养

我校在推动以“曾子文化 正德教育”为追求的德育文化建设过程中,研发了四套校本读物。1.《小故事大道理》。教师根据各年级的德育目标搜集和编撰故事,此书涵盖了“礼、和、勤、孝、信、卓”六大主题,学生在微型阅读课中学习书本里的小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2.《“黄啸侠”少儿拳法》。书本不仅有详实的“黄啸侠”少儿拳法介绍,还介绍了武术大师黄啸侠的英雄事迹,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在每篇章节中,均有三字经或德育小故事。通过国学经典《三字经》的启迪和榜样的学习,把武德教育和武术学习有机结合,使学生明白武德的重要性,从小立志做崇尚武德的正义之人。3.《尚品教育》。我们编制印刷了《尚品教育》一书,此读物一共六册,书中涵括“礼、和、勤、孝、信、卓”六大方面的内容。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内容编排,层层推进,螺旋上升。结合每个年级的德育主题,根据知情意行,分四大部分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并将所学转化为行动,在行动中真正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与之相应的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道德传统。“正德课堂”恰恰以文化为底色,以学生为根本,以思政为依归,课堂的实施与推进进一步夯实了“正德厚道”的小龙小学精神根基。

三、传承优秀文化,搭建德育平台,打造德育特色

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弘扬校园特色文化、滋养文化基因的沃土。学校以“弘扬曾子文化,培养正德少年”为办学理念,组织开展丰富的课内外活动,努力搭建德育活动平台,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逐渐打造学校的德育文化特色。

1. 开笔典礼受启蒙。我们充分利用小龙村的地域资源,于每年9月开学的第一天,组织全体一年级新生集中“曾氏大宗祠”参加开笔典礼。学生通过身着汉服、自正衣冠、朱砂启智、诵读经典等活动,在祠堂内接受启蒙老师关于尊师重教、孝顺父母的教育。曾氏大宗祠内的开笔礼,为我校德育特色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 诵读国学明是非。入学的第一天,为新生派发一本《弟子规》。《弟子规》强调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的作用,强调了为人子弟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我们引导学生利用晨会、课前、课间以及放学集队时诵读《弟子规》,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往后,我们会继续引导学生诵读更多国学经典,在国学浸润中成为“正德厚道”的小龙学子。

3. 书法练习养性情。书法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审美追求、人文精神、思想情感。我校教师利用每天早上的书法课指导学生练写《弟子规》等国学经典以及书法名篇,向学生讲述一些古今书法名家的生平事迹,阅读一些脍炙人口的学书故事,学生在书法练习中修心养性,涵养出良好的意志品质。

4. 楹联活动润心田。楹联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蕴含在楹联文化中的否定与肯定、鞭挞与歌颂,不但反映了人们的道德观念,也显现了人们的价值取向。我校积极开展楹联文化社团活动,如对句小能手、对联擂台赛等,让翰墨飘香的楹联文化,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的情操;让博雅精深的楹联内涵,春风化雨般滋养学生的心田。

5. 日常习武修己身。我们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传承岭南文化教育,把黄啸侠武术引进校园。学生每天坚持练习黄啸侠拳法,在武术练习中逐渐培养出助人为乐、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培养出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兼容精神;培养出敢于在国家和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爱国主义精神……以武强身、以武健体、以武养德。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考察孔府和孔子研究院时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深度发掘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将促进文化发展与德育有机结合起来,无疑是推动学校教育建设的重要措施。我们善于发掘自身独特的文化基因,主动思考学校的德育文化建设方向,制定合理的发展措施,将丰富的特色活动作为发展德育的支撑点,把“曾子文化”的精神浸透于师生的日常生活中,从而规范他们的生活、学习行为,并以此为出发点打造我校的德育特色品牌。

四、结语

研究与实践表明,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寓品德教育于传统文化教育之中,是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我们善于发掘学校特有的优秀文化传统,把曾子的“孝恕忠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修齐治平”的政治观,“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及“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发扬光大,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优质文化来滋养当代少年,让小龙学子具有正统的道德观、正确的人生观以及饱满的家国情怀。这是时代的呼唤,教育的使命,以及学校的责任所在。

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说:“德育为一切教育之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德育工作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努力打造“曾子文化”德育特色,提炼和升华发掘出来的校园文化基因,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呈现出来,既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又给学校德育特色品牌建设找准方向。让传统文化基因依托众多的教育平台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促使德育特色之花盛开得更加绚烂夺目。

参考文献

[1]张维贵.论德育教育与民族传统文化[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01).

[2]张香兰.当前中国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04).

[3]陈守聪,王珍喜.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现代德育构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4]赵新宇.论小学生道德发展中潜在课程的影响及其优化[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5.

[5]雍玲芳.谈传统文化在学校德育中的渗透[J].甘肃教育,2019(20).

猜你喜欢
文化基因
文化符号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以区域文化基因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素养的路径研究
论“三严三实”的文化基因和价值意蕴
舞蹈人类学视角下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基因解码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浅析泉州侨批的传统文化基因
德国“国富民强”的奥秘
在中国民主表达中传统文化基因的再现
学校文化建设的视角与实施策略
当代中国的文化基因安全问题与伦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