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黑白木刻版画特色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0-01-18 08:37李炳秋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0年10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小学

李炳秋

摘 要:黑白木刻版画具有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模仿、无法取代的独特表现魅力。黑白木刻版画有其独特之处:造型简练概括,有色彩的终极黑白之艺术美;有木刀所形成的刀法之美;有因印刷而独具的印痕肌理之美。文章以实际教学研究为案例,力图从黑白木刻版画的使用工具、刀法、制作过程及方法等维度来概括表现黑白木刻世界的精彩。

关键词:小学;黑白木刻版画;美术教学

在我国的基础美术教育中,版画越来越受到重视。黑白木刻版画中的自然、简洁、朴实、雅拙的美,对学生的熏陶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黑白木刻版画又是美术教学中较为独特的教学内容,它是手工和绘画的综合体,对学生动手动脑及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其他课业形式所不能替代的。

黑白木刻版画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先动脑再动手、手脑结合的过程,这一特点适合学生的天性。在小学开展版画教育,可充分利用学生好动的特性寓教于乐,陶冶性情、开发智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设计教学。

一、认识黑白木刻版画

黑白木刻版画是用刻刀在木板上刻画,一般用黑色油墨进行印刷,借助黑、白、灰色调处理出来的画面效果。由于绘画工具与材料具有特殊性,体现在这种特殊性上所内蕴的表现力是黑白木刻版画艺术魅力的不竭源泉。黑白木刻版画的装饰语言的表达,其实是作者怎样运用各种黑白图形符号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表达自己的创作语意。

二、黑白木刻版画常用的工具介绍

1. 刀具

(1)三角刀:具有刀锋尖锐、刻线挺拔有力的特点,性能广泛、表现力强,最宜刻阴纹线条。其刀触:正锋、飘刀、侧锋、扭摆、点刻。

(2)圆口刀:刀锋圆浑厚重,有体积感,也是刀具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常与其他刀具结合应用。其刀触:正鋒、侧锋、扭摆、侧推、挑刀。

(3)平刀:可用来制造晕刻及刮刻效果,是木刻铲底子的主要工具。其刀触:晕刻、刻线、推刀刮板、挠刻、点刻。

(4)斜刀:是中国复制木刻刻线工具,利用双勾的方法可以表现出丰富的线刻形式,也是木刻中用来切刻和断刀的工具。其刀法:刮线、铲削、铲线、刮板、切刀、断刀、切刻、凿刻、雕刻、挑刀、浅刀、晕刀、刮刀、摇刀、压刀、浮沉刀。

2. 印刷工具

油墨、墨滚、墨台、墨铲、木刻板、磨拓(木蘑菇)、松节油、复写纸、印刷用纸。

三、持刀方法与运刀原理

木刻的刻制过程是美的创造,是一种充满趣味的实践。正确的握刀方法,手握刀类似拿钢笔写字的模样,小拇指及四指平按于版面形成支点。刀子的运动全凭大拇指、食指及中指来控制,左手拇指在刀的前方顶住刀柄前侧,用相反的力配合右手的运动,目的是增加阻力,像自行车车闸一样协调刀子的运动与停止。刻制时人与版面形成大约30度角,采取侧坐的姿势便于右手灵活运动与全身力量的协作。

运刀的原理是利用杠杆的作用。雕版时腕部的力应通过四指及小拇指的支点传导在刀尖上。准确地说,这是一种挖铲的动作。根据画面的需要,运用不同的刀具,通过起、行、收、停等力的变化,创造出多种刀法变化。学生刚接触黑白木刻版画,可先用三合板进行运刀灵活变化的练习,再进行小幅的内容简易的刻制练习。

在教学中,学生对刀法训练稍感不太适应,对于操刀的运用操作可能要到一定时候方能自如掌握。一如书写,在不能充分控制毛笔的情况下是无法书写的,因此,学生对刀法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对木刻作品的刻制及左右能力。

四、制作过程与方法

1. 上稿

在实践中,学生一般不直接在木板上起稿,可先在纸上画定,然后转画于木板上。因为在木板上修改会损伤版面,如加白粉会增加版面的凸凹,使刀锋感觉迟钝。上稿方法有两种,一为直接转写法,二为复写法。

直接转写法是用碳笔将画稿画在纸上,上端用胶水固定在木刻板上,用刀在纸背拓压画稿即可印在木板上。如不清晰可加喷一些清水,效果更好。然后用墨笔描清楚。复写法是利用复写纸转写法,先用透明纸描画稿,再将稿子反过来,下面放置复印纸,用铅笔描写,最后用毛笔再描成黑白稿。描稿完成后上版工作已完成,刻之前在版面涂上一层红色(或绿色)墨水,目的是掌握版面效果,使画面一目了然,不会因漏刻而返工。

学生在实践黑白木刻版画时首先把作品的题材内容和构图定下来,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大致的黑白效果和刀法,对画稿进行加工,使画稿适合版画的表现手法。学生熟练以后,最好在设计阶段要求他们把刀法、印刷效果结合起来考虑,突出版画特点。画稿定下来后,用墨汁、白广告颜料对画稿进行黑白处理。黑白木刻是非常讲究黑白关系的,一般采用大块的对比来突出主体形象,使其更明显强烈。用白衬出黑,或用黑衬出白,白中一点黑或黑中一点白,画面效果都非常突出。为了表现比较丰富的色调,更细致、逼真地刻画物象,可运用粗细、大小、疏密、强弱不等的黑白线、点、色块的变化,对画稿进行黑白关系的处理和设计。学生熟练后,用黑色油性笔直接在板上起稿、进行黑白、刀法设计更快捷、方便。

2. 刻制

黑白木刻版画是用刀来塑造形象的,所以刻制时要充分表现“刀痕板味”的版画自身语言,引导学生不要太拘泥于画稿,一刀就是一刀,不要用刀去描画稿,这样刻出来的作品才产生好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刻制过程如下。

(1)先把画面的主要轮廓和外型刻出来,再刻去大块的空白,把画面大的黑白关系拉开。

(2)处理画面中间灰调子,即充分运用疏密、粗细、大小、强弱不同的线条和点子组成画面的灰调子,丰富画面。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进行指导,鼓励他们大胆创造、自由发挥。

(3)仔细刻制画面各部分的细部,最后对整个画面进行统一调整和加工,使局部和整体效果达到统一。

教学手段采取临摹经典和木刻静物写生结合,使学生掌握由单一刀法向复合刀法的过渡,体会由不同刀法所产生的各种灰层次的基本运刀技巧。教学过程中通过刀法组织图版的刻制,使学生理解黑白木刻中刀法组织的非描写性质,是自成体系的符号化木刻艺术语言,掌握黑白变化的基本规律(黑白对比、黑白转换、图形转换)。理解点、线与图形元素的结合。刀法是画面存在的基础,点、线是作为黑白木刻语言的最基本语言词汇,画面的点线刀痕一定要有刀痕质量,要明确与其他画种的不同艺术效果。通过黑白木刻版画基础技法的学习,还要使学生能够合理地处理画面的黑白灰关系,熟练掌握绘、刻、印的程序操作,保持画面和工作环境的整洁干净,并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3. 印刷

印刷工具的配制。在印刷之前,还要检查纸板的每一个“纸块”是否粘牢,并将画面中不必要的碎屑除去,然后就可以印刷了。

(1)调油墨:用油滚在玻璃板上滚上一层又薄又匀的油墨,如果油墨太稠,可以滴一些松节油或者汽油调一下,滚动油滚,如果没有声音,说明油墨太稀,不宜使用。玻璃板上的油墨均匀,且没有油块,油滚表面受墨均匀,滚动油滚时可以听到“嚓嚓”的声音,才可上板使用。

(2)将油墨均匀地滚在纸板上,使纸板面油墨均匀,如果一遍油墨滚得不够或者不均,可多滚几遍,直到滚好为止。

(3)检查一下版面上是否有杂质,如果有要清除掉,并重新滚上油墨,然后将印纸小心覆盖在版面上,用手抚平。放印纸时千万不要移动以免脏污画面。(如盖印纸时被弄脏,应立即换纸)

(4)用木蘑菇在纸背上来回细细地磨,为了防止磨损印纸,可用蜡烛轻轻擦一遍或者垫上一层纸。如果画面墨色需要深浅层次变化的,磨印时要加以控制和掌握,深的要磨实,浅的则用手在纸背上轻轻擦一遍即可。磨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揭开画面的局部看看,如有不满意的地方,可局部滚上油墨继续磨印,直到印好为止。

(5)小心揭下印纸,放在干净的桌子上或者用夹子夹好挂起来,切勿用手触摸,以免弄脏作品,作品可多印几张。

五、结束语

木刻版画讲究刀法,以刀代笔,再将刀的痕迹经过手工或机械拓印成画面完成一件作品(具有特定的艺术语言形式),这是木刻版画艺术本质特征。学生身上有鲜明个性的时代感,同时在社会大背景下有屬于他们这个时代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观,教学的过程中应逐步地完善课程设计,在遵守艺术教学规律的前提下,鼓励新技术、新媒介的尝试与探索,以适应新时代下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欧飞飞,王奎永.论黑白木刻版画特殊制版法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3(19).

[2]潘慧增.中学美术课堂中黑白木刻版画制作的探索与实践[J].美术教有研究,2016(12).

[3]何华.当代黑白木刻版画刀痕肌理表现形式探索[J].群文天地,2012(01).

[4]包枫.初中黑白木刻版画课程的教学实践[J].画刊(学校艺术教育),2015(05).

[*本文系番禺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手工制作木刻版画在小学美术实践中的运用》(课题编号:ZX2020-05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小学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简笔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运用音乐 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