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历史逻辑

2020-01-19 01:26杨柳青王建新
关键词:民族特色精神

杨柳青,王建新

(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24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1页。这是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源流和实践基础的表述,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产生的历史逻辑。

一、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的文化自信都不是天生就有的,民族精神像基因一样深刻地印刻在传统文化当中,形成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有传有统。传,是一代一代在现实生活中传承下来的连续性;统,是优秀的东西被后人继承为当代人遵守和尊重的主导性[注]陈先达:《文化自信——做理想信念坚定的中国人》,吉林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3页。。毛泽东同志珍视历史的价值,在他看来,历史是延续的,而非割裂的,中华民族是几千年历史的民族,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2014年,第50页。习近平继承毛泽东关于历史的观点,在他看来,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急需警惕和批判的思潮,在文化领域中国共产党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而是坚定的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基因,蕴涵中华民族独特气质和精神品质,突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不仅为中华民族提供滋养,也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成为我们新时代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基石和底蕴。

(一)家国情怀是爱国主义的源头

家国情怀源自“家国一体”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无数封建社会士大夫当作人生格言和追求目标。个人超越了个体的意义,与家庭和国家一起具有了整体性。“家国情怀”实质上是爱国主义,他将对国家的认同感表达为对民族的大爱,对国富民强的向往。这种深层的文化心理隐藏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当中,这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也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在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个人和国家通过家庭的纽带紧紧连在一起。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来自对国家感情的缩小,对国家的感情是对家庭感情的放大。爱国主义之根、家国情怀之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深深植根于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

新时代爱国主义以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为鲜明主题,这就需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需要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当代价值,使之与时代精神进一步融合,进行爱国主义的重构。“家国情怀”可以进行这样一分为二的解读:一方面是“家国一体”,一方面是“情怀”也就是对国家对家庭的眷恋、热爱和依赖。“家国一体”来自对国家的认同,家庭是以血缘为基础建立的,有着天然的纽带。国家作为抽象的主体,怎样建立对国家的认同感,进而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国家统治和国家利益?家庭之爱是小爱,国家之爱是大爱,只有将小爱升华为大爱,才能建立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家国情怀作为中华儿女共同的思想基础和价值追求,对于凝聚力量,艰苦奋斗具有重大的激励作用。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是爱国与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它包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党的领导,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将爱国主义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领导和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统一起来,自觉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个人层面的核心价值以“爱国”列在首位,意味着对于公民个人而言,爱国是最重要的核心价值。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爱国主义已经成为经过理性鉴别和主体考验之后人民的自我理性选择。爱国主义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就是在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要时刻具有忧患意识、和平意识、廉洁奉公的意识,以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公平环境的改善以及民主法治的进步贡献力量;就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主义贯穿人们生产和生活全过程,贯穿到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二)社会关爱思想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利益原则指导下的逐利行为,忽视了社会道德领域的建设。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情感、对社会的关爱品质和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社会关爱指的是个体对所处群体、社会、国家的高度关注与社会认同,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社会关爱的表述,它集中体现在孔子关于“仁”的学说当中。如何实现“仁”,就是“忠恕”之道。蔡元培认为忠恕有积极的方面,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注]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2页。。也有消极的忠恕,就是我们常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冯友兰在蔡元培的基础上总结,所谓忠恕无非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表达了一个意思:推己及人[注]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4页。。也就是将心比心,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和个人情感出发来推断别人的所想所欲,本着自我的同情心和恻隐之心,用自己真实的心理情感来表达对他人的关爱。这是现代社会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基础,也就是以同情心为基础,推己及人。康有为在冯友兰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将个人之间的推己及人扩大为个人与社会,仁民爱物,一体成仁,来构建社会的和谐。实现“仁”,需要遵循推己及人,由他人到社会,再到国家、天下的路线[注]邓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学术交流》,2015年第9期。。也就是从爱自己开始,以仁爱之心关爱他人,进而关爱社会和国家。仁爱忠恕是古人在有限的信息传播渠道的限制下,注重言传身教,根据自己内心的体验来推测别人的感受,达到关爱他人和社会的目的。这其实是以人为主体进行价值准则的正能量传播的过程,不过是借助了价值观的生发机制,进行内化也就是价值观的自我建构,进而外化为影响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儒家的社会关爱思想从关爱自己到关爱他人,进而转化为社会责任,它强调的是个体应该首先对群体尽义务负责任。这样一种人伦关系对于缓和人际关系,解决社会矛盾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孔子所说的仁爱,是有阶级有区别的爱,不是一视同仁的爱。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语境下所说的社会关爱是无差别的,一视同仁的,但是原理都是一样的。推己及人,通过正确的价值观传播,使自己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通过以身作则和榜样示范发生“涟漪式”的连锁反应实现社会关爱。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应该走向冷漠和疏离,人与人之间相互依赖组成了现代社会,这就决定了处于社会中的人应当承担一定的道德责任。尊重他人,就是承认他人与自己的平等性,作为独立平等的个体,需要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尊重他人的正当权利和劳动成果。这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原则,更是国与国之间交往的界限,这种对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的履行,对社会的平等自由原则的遵循,适用于治国理政和为人处事的方方面面。对于新时代的中国来说,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培育能够担负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怎样担负时代重任?那就是具有社会关爱精神,能够担当实现民族复兴的社会责任。

(三)人格修养是文化育人的路径

人格修养是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形成的过程和最后达到的综合素质、人生境界。修养作为动词来讲是修身的行为,作为名词来讲是修身达到的境界。但无论是通过修身来达到修养,还是修养本身就是目的,这一途径本身发挥的是文化中“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功能。儒学道德修养体系是以修身为起点的,安身立命既是起点也是重点,也是所有价值指向的旨归。人格修养的目的是形成完善的人格,走向圣贤境界。人格修养作为道德情操和价值追求的定位,规范着古代儒生的言行。这是儒家哲学最为看重的价值规范和行为标准,也是君子的成才之路。古人通过立志、为己、慎独、求诸己、自省、改过、力行、磨炼成为圣贤,成就“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品格。“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也是从保持理智、坚守志向、崇尚道德、果敢刚毅提出的仁人君子要达到的修养目标。这些内容对新时代中国人民的道德建设仍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就有了科学的理论武器,并产生了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两种文化形态。这两种文化形态如同钢铁一般被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紧紧浇铸在一起,成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坚强基石。

(一)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作为新时代文化自信传承的基础,上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有深刻了解革命文化,自觉将其内化为民族精神,我们的文化自信才能接续发展。革命文化集中体现在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等革命精神当中[注]王炳林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依据》,《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年第6期。。这些革命精神伴随着中国共产党诞生、成长、发展的不同阶段,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内涵:崇高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为了革命理想不断奋斗的精神支撑;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是中国共产党特有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无往不胜的坚强后盾。这些精神共同筑起党不忘历史、观照现实、面向未来的思想丰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物质文化建设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些人就认为艰苦奋斗过时了,不需要再过苦日子了。我们现在坚持艰苦奋斗的要义并非要回归过去,忆苦思甜,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质享受,专门过着苦行僧式的生活,而是要提倡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创业精神。前有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的“两弹一星”精神、甘当革命“螺丝钉”的雷锋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铁人精神,后有新时期的载人航天精神、经济特区创业精神以及劳动模范群体体现出的劳模精神。新时代的艰苦奋斗就是爱国奉献、艰苦奋斗、求实创新。无论革命时期的密切联系群众,还是改革开放后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抑或是新时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置于所有工作的中心,一切从人民出发,一切为了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初心,也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革命文化,是我们需要长期坚持和传承的文化瑰宝。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每一个胜利,创造的每一个奇迹,都离不开革命精神的延续和发展。哪怕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依然将艰苦奋斗作为共产党的政治本色,提倡勤俭节约,反对腐败。邓小平也说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要老老实实创业,就是要吃点苦,否则不可能有今后的甜[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41页。。新时代的中国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期,我们的发展依然矛盾重重,我们的国家依然困难不断,我们的事业仍处于爬坡阶段。越是在困难面前越需要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激发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勇敢追梦。无论在社会物质财富相对充裕的当下,还是在不久的将来,革命文化中的瑰宝和传统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财富,值得中国人民一代一代地发扬和传承。

(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自信来自我们自己实践着的当代文化和现实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继承了革命文化中的优良传统,是经过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它以富国强民为主线,融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成为时代前进的号角和力量之源。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气质品格。民族精神代表着民族的品格,是民族气韵之所在,也是民族的独特性标志。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中,最为突出的表现是众志成城的集体精神、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和衷共济的尚合精神、克己奉公的奉献精神、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这些精神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财富。对内,民族精神是民族成员归属感的主要源泉,可以激发人们对民族利益做出贡献的责任感。民族精神的共同价值理念和共同价值目标基础上形成的共同文化心理,可以整合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意志,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对外,民族精神以价值的形式塑造着民族形象。作为民族文化价值系统和民族认同意识的核心,民族精神对于形成民族特质、确定民族界限、培育民族主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时代精神是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代表该时期人们的精神状态的带有普遍意义的集体意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长期的改革实践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逐步总结出了一系列时代精神:攻坚克难的创新精神、奋勇争先的创业精神、真抓实干的务实精神、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作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逐梦路上锐意进取。在具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的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就是时代精神的典型代表。这些精神是中国人民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时代象征,是社会主义事业能够持续进步的精神动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依存的。民族精神以传统文化为根基,依托传统文化存在,但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用时代精神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时代精神是所处时代特有的精神特质,是时代风貌的精神表达,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支撑,同时,时代精神也要以民族精神为价值依托,从民族精神之中获得价值支持,丰富自身的时代内涵。这两种精神互相依存,共同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特质,成为新时代鼓舞人们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精神保障和文化支撑。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本质、中国道路、中国文化内涵的集中凝练,旨在回应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巨变,提升人民的道德水准。经过四十年的改革,中国经济不断飞跃,社会结构不断调整,社会生产关系发生新的变革,然而社会总体的道德水平却下滑严重,道德失范层出不穷。虽然道德危机并非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独有的现象,但就中国的现状来说,在改革开放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一直注重经济指标和经济发展水平,在经济模式定型之后,价值的缺乏将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加上文化的发展本身就滞后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它需要沉淀积累的过程。面对西方文化强势入侵,本土文化的转型,我们急需建构适应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重塑中国文化的自信。新时代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现阶段中国人民最大的价值认同和共同期待,它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内核,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从国家视角来看,国家的富强、政治的民主、文明的进步、发展的和谐是当代中国的奋斗目标和最大利益,有助于增强国家的凝聚力,保证国家正确的发展方向。从社会角度看,人身的自由、权利的平等、司法的公正、法治的保障,有利于保障人们的基本权利,推动社会进步,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从个人视角看,爱国主义、敬业精神、诚信意识、友善态度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和基本道德规范,是中国人独特精神气质的体现,有利于建立合理的社会关系,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个人的自我实现。这三个层面的价值观是对当代中国核心价值的精准凝练,也是人们共同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规范。

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说,它的内容远不止气质品格、话语表达、灵魂精髓这么简单,前文只是选取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和核心内容加以阐述。在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我们不光要有价值自信,更要有价值自觉,发挥先进文化的价值引领优势,增强核心价值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展现出超越资本主义,创造人类新文明的强大生命力。

三、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自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中国文化就进入到了社会主义的文化形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崭新阶段,与之相伴随的文化也以全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样态呈现。在党的十七大中,文化地位进一步提升,上升为“四位一体”重要战略布局的组成部分。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也随着国家步伐进入新时代,关乎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念被凝练出来,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价值准则。习近平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为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文化支撑和价值基点[注]赵剑英:《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形成过程和基本内涵》,《哲学研究》,2014年第1期。。十九大之后,文化自信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推向新阶段。

习近平系统阐发了“文化自信”的提法。2011年,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从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进行概括,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十八大报告在沿用这一方法基础之上,从“自信”视角首次提出了关于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和中国理论的自信命题。之后,习近平在多次会议和讲话中将“三个自信”并提。2014年,在中央政治局的第十三次学习中,习近平在提及如何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首次使用了“文化自信”。同年3月,习近平在参加全国两会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正式提出“文化自信”,在习近平看来,我们要坚持已有的“三个自信”,还要坚持文化自信,这是其他自信的基础,是更加根本的自信[注]万群,赵国梁:《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习近平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侧记》,《贵州日报》,2014年3月10日。。此后,习近平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如2014年10月15日的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12月20日和澳门大学学生座谈,2015年11月3日在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期间会见外方代表的讲话,以及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习近平都将文化自信看作“三个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基础”、“本质”。“四个自信”并提,标志着文化自信思想的形成。习近平第一次将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并列,是在主持政治局第33次集体学习提及对党员的要求时,提出“引导党员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注]《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为全面从严治党打下重要政治基础》,《人民日报》,2016年6月30日。。之后,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进一步强调,“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注]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注]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6页。其后,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0页。

习近平关于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是对文化发展的时代意义和历史定位以及经济功能再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和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的再认可和再肯定,是对“全盘西化”“文化复古”“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的反击,是对自身民族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信心增强,更是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坚定。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实质就是对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对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自信,对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自信,更是对全体中国人民顽强奋斗精神的自信。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核心内容就是文化自信与“三个自信”的关系问题,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因为它来源于价值自信,价值自信的核心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构成了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的基础。习近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的目的就是坚定“两个巩固”“两个维护”。“两个巩固”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文化自信,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从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出发的,巩固全体人民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基础出发的,这“两个巩固”是文化自信发展的必然结果。“两个维护”从政治的视角扩展了文化自信的内涵,从根本上来讲,文化自信也是政治制度自信的根源,这一思想是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的,最终还要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习近平的领导核心。

纵观改革开放后文化在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的各个阶段承载着不同的使命。从改革开放初期强调文化为经济建设服务,到文化体制改革方案的产生,文化软实力概念的提出,文化发展地位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文化强国战略周详的部署,直到十九大将文化推向大发展大繁荣。从十八大至今,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文化已经突破原有的认知局限,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工具手段提升到国家民族复兴的灵魂,更是国家发展总体构建之中的“五位一体”的组成部分,这种不断创新的文化观是社会主义的文化观,更是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历史脉络中的文化观。

猜你喜欢
民族特色精神
我们的民族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特色种植促增收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MINORITY REPORT
拿出精神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