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视角,成长更贴近需求

2020-01-25 16:21徐莺
教育界·中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校本研修课程游戏化教育理念

徐莺

【摘要】从教师视角出发,聚焦核心问题、核心环节,积极整合多方资源,丰富校本研修内容,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行为的转化,推动课程游戏化的实施,促进儿童主动活泼发展。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校本研修;教育理念;教育行为

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意识、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幼儿园课程的品质。近年来,我园校本研修紧密围绕课程游戏化建设这一中心思想,聚焦问题,扎实研究,积极探寻规定动作,创新动作的校本研修思路,实现从理念转变到实践落地的研修宗旨。

一、了解研修需求,追随教师视角

作为培训的主体—一教师对于研修内容的兴趣,决定了研修的质量。课程游戏化项目要求教师倾听儿童心声,从儿童视角来建设课程内容。同样,校本研修也要从教师视角出发,了解他们的研修需求,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通过谈话、发放调查表的形式,来获取教师在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梳理。纵观老师们的问题主要集中为:1.理论学习多以自学、校本为主,缺乏一线专家结合实例的现身说法。2.理念多停留于字面、流于口头,对具体的实施操作依然有困惑、有瓶颈。3.专家观点不同,姐妹学校做法不一,听谁的?怎么走?有纠结。当然,也存在不少个性化的问题,如观察记录如何有质量地撰写?分区体锻如何放手使幼儿自由探索?室内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否随意更换区域?

这些问题的背后,体现了教师这一校本研修主体对自身专业能力提升的思考和要求,也体现了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困惑和需求。基于以上考虑,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我们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制订校本研修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开展校本研修活动。当校本研修拥有了教师视角以后,原来的被动研修者转为主动研修者,实现了“要求我研修”到“我要求研修”的华丽蜕变。

二、聚焦核心问题,建设两个“一”

为满足教师对课程游戏化理论专业、系统培训的渴求,我们努力寻求专业合作,积极整合现有资源,为园内教师构建有高度、有水准的研修活动,主要做法归结为两个“一”,即一个重点项目和一个发展共同体。

1.一个重点项目,省级师培运作

连续两年成功申报昆山市市校合作项目,其中《课程游戏化建设教师教育素养》被列为2019年重点项目。该项目委托江苏师培项目管理中心运作,从教师继续学习的特点出发,采用专题讲座、“双主体”研修、分散实践、网络研修、沉浸式研修结合的形式开展培训,全园教师培训覆盖率达100%。在江苏师培项目管理中心的运作下,老师们走进省城,与专家面对面,与名园零距离接触。南京师范大学孔起英教授、江苏省教师发展中心徐伯均主任等六位省内教育专家,针对观察与解读儿童、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与指导、游戏环境创设、课题研究、微课程建设等内容,进行了题为《科学观察准确解读有效支持儿童的学习》《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儿童视角下的幼儿园区域和环境创设》等专题讲座。他们深入浅出的剖析与解读,为老师们厘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南京市奥体艺术幼儿园的三个课程故事分享以及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室内外游戏现场,给老师们的实践做了示范,引发了老师们的思考。在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实时对话中,老师们对课程游戏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全新的解读。

2.一个发展共同体,苏州市级联动

经过申报、答辩,我园脱颖而出成为苏州市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前瞻性实验项目——能力研究同体成员单位。在积极审视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苏州市教育局的相关文件精神,我园成立项目工作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组建教学、科研和管理骨干工作网络,启动项目研究。围绕规划设计能力、组织实施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诊断改善能力,四位教师的开展课程游戏化项目必备的专业能力,进行研究、实践和提升。2018年11月承担了共同体的首个现场研讨活动,全园教师人人参与展示,室内区域、户外游戏、特色活动、班级环境以及园本主题教研全面开放,积极展现已有的实践收获,又勇敢暴露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在与以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教科院初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戈柔老师领衔的苏州市级专家团队的现场对话中,拓展教育思维、开阔教育视野。三年来坚持选派教师赴姑苏区、高新区、太仓、常熟、张家港等共同体单位参加研讨活动,为教师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

三、聚焦核心环节,夯实两个“有”

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理念如何转变为行为的问题,就是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只能实践、反思与调整,只能用事实来解答。坚持发扬与传承实幼教研文化,整合团队力量,集中力量解决核心问题。

1.每个学期有重点

针对课程游戏化实施要素,每个学期充分发挥教师个体、师徒、教研组、园部、集团这五个层面的教研网络架构作用,重点开展校本研修。先后组织开展了“聚焦热点 智慧前行”——胃干教师展示与研讨、“游戏引领 反思成长”——青年教师展示与研讨、“智慧引领 聚力前行”——主题教研活动展示与研讨活动等活动,在集体智慧的推动下探寻自由、自主创造游戏的愉悦本质。

赋予同题异构、一课多研等形式新的生命力,做好从重“研教”转向重“研学”,从重“展示”转向重“反思”的转化。以“智慧引领 聚力前行”——主题教研活动展示与研讨活动为例,业务园长提前五天给主题、给领域,各园部以教研组为单位,针对主题集中研讨,形成方案,由一位教师承担全园性展示任务。研讨从教师反思开始,到导师评价、本园部评价、其他园部评价,直至园长评价结束。研讨现场人人发言、人人思考,追求真声音、寻求真碰撞,获取实实在在的教研力量。

2.每个学期有专题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支持引领他们带动青年教师开展专题研究。每学期末梳理一日活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明确方向,学期初制订活动计划,边研究、边调整。近年来先后开展了《传统民间游戏在户外活动中的开展》《中班幼儿进餐习惯的培养》《班级材料超市建设》《科学区深度学习之研究》等专题的研究。这些研究的切入点较小,注重实际操作,开展时间灵活,研究成果可以复制推广的专题研究,不仅助推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还发展了骨干教师的课题意识和课题实施能力。例如专题《游戏精神在生活活动中的体现研究》中,青年教师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从观察活动、谈话活动、盥洗活动、午睡活动、起身活动、餐点活动、散步活动这七个环节入手,通过理论学习、个案交流、现场展示、亮点分享等多元丰富的系列活动,细致研究每个生活活动环节中幼儿的需求和关注,梳理了游戏化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了幼儿发展、教师收获的双赢,更是发扬了實幼校本研修传帮带的优良传统。

四、关注不同对象,坚持—个原则

在课程游戏化实施过程中,不同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也存在着差异,因为不同个体的专业发展水平、特点、进程等都存在不同的特质,在开展校本研修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骨干教师梯队建设来实现分层培养的原则。根据教师专业成长规律,构建两级骨干教师梯队,分别为:园级教坛新秀-园级教学能手-园级经验型教师梯队和市级教坛新秀-市级教学能手-市级学科、学术、教育技术带头人-苏州市级带头人-江苏省特级教师梯队。为每—位教师量身定做培养计划,实现专业化发展。

梳理全园骨干教师队伍现状,根据骨干教师的特长和意向,有目的地开展骨干培优工作。鼓励她们在主题教研活动、名师垄上行活动、创建园现场培训活动、课程游戏化结对园活动、课题研究展示活动等一系列活动中积极展示、精彩亮相,积极营造勇立潮头踏浪行,守正创新竞芬芳的骨干教师团队。让磨炼、滋养、成就成为打造优秀骨干教师群体的灵魂。

加强对青年教师认真工作的常规检查,深入推进师徒结对工程。鼓励青年教师明确一日活动工作职责,积极面对各项任务,主动迎难而上。通过推门听课、师徒结对、认真工作常规检查等一系列活动来继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扎实开展各项教学工作,使青年教师时刻保持学习的动力,全身心投入主题教研、市级教技能手展示、昆山市新教师亮相课、课件评比等一系列展示评比活动,崭露头角、积淀成长,倾力打造敬业笃行重基础、小荷风韵姿娉婷的青年教师团队。让奋斗、突破、成长成为青年教师队伍群体的关键词。

五、结语

我们都知道,教师的专业成长始终是学校校本研修的最终归宿,尤其是在课程游戏化理念席卷江苏幼教的当下,校本研修任重道远。课程游戏化需要我们关注幼儿的需求,满足幼儿的主动发展。同样,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我们的校本研修也要关注教师的需求,站在教师的立场,以教师视角来贴近成长需求,实现专业成长!

猜你喜欢
校本研修课程游戏化教育理念
关于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思考
一日活动中课程游戏化的探索与反思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形势下数据库原理的双语教学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