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在高校非遗课程中的渗透路径探析

2020-02-11 02:58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传统工艺内涵思政

王 伟

(玉林师范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非遗课程在我国教育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有效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系,更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国文化传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魅力,从深层次上,提升高校学生的视野,使其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进而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然而蕴含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思想体系及文化观念,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落后”思想,严重影响到我国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到非遗课程体系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传统思想的鉴别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思政素养,促进我国高校教育的长远发展。

一、非遗课程的教育价值及内涵

非遗课程又称为非遗文化课程,主要指社会群体及组织,根据文化遗产的基本内涵及表现特征,将学生群体作为非遗文化的观念表达、社会实践、知识传达、表现形式的媒介,并使其成为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的主要力量。在此背景下,非遗文化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承,并在与历史自然及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中,得到不断的创造与发展,以此为社会大众提供持续感与认同感,增强国民对人类创造力及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从理论层面来分析,非遗文化可划分为以下几个领域:表达与口头传说、表演艺术、传统工艺技能、社会礼仪、风俗与节庆及有关宇宙及生态的实践等。其中传统工艺作为我国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点保护对象,具有鲜明的历史性、认同性、传承性、文化性与创新性。与此同时,传统工艺作为特殊的技艺类别,拥有独特的文化精神,譬如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专著执着、世道传承、技道融合。因此传统工艺能够有效借助自身的文化特性及内涵,感染并影响当代学生群体的思想行为,适合高校非遗课程的组织架构及课程体系。而通过高校课堂教育的形式,教师能够更加有效、直观、形象地,培养优秀的“非遗传承人群”。在社会发展层面,我国传统文化体系逐渐面临着衰败、灭亡的危机,尤其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青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普遍不足,如何有效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教育机构从课程体系层面入手,从职业发展的方向,构建出切实可行的非遗传承人培养体系,以此提升非遗文化的传承力度,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从而真正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思政教育在非遗课程中的价值

1、延伸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悠久的历史发展中,能够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思想理念进行完善与修整,其中受儒释道的思想最为明显,强调天人合一的生态发展观,强调“以和为贵”的社会交际观。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体系,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将学生的审美情趣上升到全新的高度。进而在传承并弘扬非遗文化的过程中,使学生成为我国构建“文化软实力”的中坚力量。由于非遗文化形成于我国的封建时期,或多或少受到因果论、唯心论及封建思想的影响,因此,在开展非遗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非遗文化中的思想理念的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此为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指明方向。而思政教育是以马克思理论为引导,以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通过渗透思政教育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蕴含在非遗文化中的思想哲理,从而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将其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完善非遗文化教育体系

我国非遗课程的教育内涵是将非遗资源作为课程发展的重要“教具”,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学习过程,深化对非遗文化的理解,进而实现培养非遗传承人群的教育目的。然而在非遗课程的编制过程中,高校教师应如何选取优秀的非遗文化内容,如何在传授学生传统工艺技能的过程中渗透内涵深厚的艺术思想与文化精神,一直是高校非遗课程开展的主要问题。我国相关专家学者,在非遗文化传承层面上强调,传统文化是文化软实力的主体,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只有从思想层面上分析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才能真正将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的根本目的是推进社会进步,而在非遗文化的选取上,我国高校教师应根据思政教育的理论内涵对非遗文化进行甄别,以此完善非遗课程的教育体系,提升高校非遗课程的教育质量与效果,实现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

三、非遗课程渗透思政教育的现状

1、空泛化的内容较多

在非遗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内容,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及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在实践操控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内容空泛化是最具代表性的难题,即高校教师难以深入内化思政理论知识的内涵,笼统而直接地将思政教学内容作为非遗课程的主体内容,从而导致学科间缺乏联系,学生对思政理论内容排斥心理较大,难以发挥思政教育在非遗课程中的育人功能。

2、缺乏文化渗透机制

非遗课程的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有效通过传统工艺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人文素质。如何将思政教育内容渗透到传统工艺的教学环节中?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将文化作为联系非遗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枢纽,从本质上说,非遗文化的核心是传统文化,而思政教学的本质是思想行为教育,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马克思主义逐渐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因此,通过文化融合的举措,能够有效融合两类不同形式的课程体系。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借助文化形态,实现学科间的相互融通,却成为制约非遗课程发展及课程目标落实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我国高校非遗课程全面发展的主要问题。

3、学生学习意愿低下

在理论知识的学习层面上,如何将蕴含传统文化与思政素养的理论知识渗透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俨然成为高校主要面临的问题之一。尤其在现代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现代流行文化对学生的思想及行为的影响日渐加深,使学生逐渐形成“传统文化是落后的文化体系,难以真正的推进自身的发展”的认识。甚至有部分学生对非遗文化具有排斥心理,不利于我国高校非遗课程的长远发展。

四、非遗课程渗透思政教育的策略

1、加强非遗文化思想的教学研究

非遗文化中的思想内涵良莠不齐,为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及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鉴别能力,必须做到针对化教学,高校非常注重对非遗文化思想的理论研究。首先,高校构建专业的研究团队,对我国或当地的非遗文化思想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其次,明确研究目标,即通过科研手段,明辨非遗文化思想中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有益的思想体系及价值理念,并对蕴含封建思想的非遗文化妥善的处理。最后,明确非遗文化思想与我国社会主义理论的内在联系,探析两者间的变量关系,从而提升非遗文化的时代价值。

2、构建思政理论渗透体系

根据我国相关学者及专家的理论研究,能够发现利用文化传导的形式,可以有效渗透并深化非遗文化思想与思政教育理论在高校非遗课程中的艺术内涵与人生哲理。然而在具体的实践层面上却缺乏具体的路径设计及宏观规划。首先,高校教师在开展非遗课程教学时,应根据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进程,对传统工艺或节庆礼俗的文化背景进行阐述,并以故事的形式引入非遗文化中复杂的人生哲理及思想内涵。其在思想内涵的阐述过程中,需要教师利用马克思理论方法、唯物史观及方法论对传统思想进行判断与分析,以此提升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认识。其次,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思政素养水平作为评价学生文化素质与思政素质的评定标准,以此加强学生对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视。

3、创新非遗课程教学模式

针对高校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缺乏积极性的问题,非遗课程教师应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信息化技术及互联网平台,调动学生对非遗文化的兴趣。首先,高校教师可以通过非遗文化的电影、纪录片或网络短视频,扩宽学生的眼界,并在网络交流平台中构建相应的文化交流活动,使学生在网络讨论的过程中深化对非遗文化的认识。其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引导学生接触非遗文化,使学生充分感受非遗文化的审美情趣及艺术魅力,进而使学生真正地对非遗文化的理论内涵、外在表现及文化渊源产生兴趣。最后通过培养学生探索有关非遗文化的理论知识,为后续的思政理论的渗透工作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结语

非遗课程是高校传承并弘扬传统非物质文化、培养非遗传承人群的重要手段。由于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封建思想问题,高校通过渗透思政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鉴别传统文化的能力,以此提升非遗文化的教育功能,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文化基础。

猜你喜欢
传统工艺内涵思政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出精致内涵
传统工艺的活态化传承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思政课“需求侧”
挖掘习题的内涵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大理白族扎染的传统工艺与图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