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丙泊酚和气体麻醉对高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2020-02-14 09:36蒋松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期
关键词:氟烷丙泊酚高龄

蒋松

(黄石市第五医院,湖北 黄石 435005)

0 引言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在高龄患者接受大型手术后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并发症,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精神活动及社交活动的改变,如记忆障碍、语言障碍、定向障碍及计算能力下降等[1]。POCD的发生不但会对患者自理能力带来极大的影响,还会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加快,临床接收的高龄手术患者也随之增加,POCD也开始受到麻醉医师们的重视。研究指出,非心脏大手术之后1周发生POCD的概率可达到25.8%。而高龄患者POCD的发生和年龄、手术方式、麻醉及术前使用抗胆碱药等有一定相关性。对于需接受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来说,手术过程中麻醉药使用是保障手术得以顺利开展和减轻疼痛感的关键,但临床大量研究证实,全麻可对人体神经系统带来一定损伤,影响脑神经生物学,加大患者POCD的发生率,加强高龄患者的机体功能及耐受能力比较差,POCD发生率也大大提高[2]。为此,本研究主要分析丙泊酚和气体麻醉应用于高龄手术患者的临床价值,对比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对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间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高龄患者临床资料加以回顾分析,将患者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60-86岁,平均(69.64±3.15)岁;手术时间30-110 min,平均(65.36±10.26)min。观察组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61-87岁,平均(68.95±4.06)岁;手术时间35-110 min,平均(68.56±11.03)min。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发现其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术后1-7 d发生早期POCD;③无严重的心肝肺肾疾病、精神疾病史及内分泌疾病等;④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参与;⑤经医院的伦理委员会审批。排除标准:①近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②心脏手术和神经外科手术者;③意识不清无法很好沟通配合手术者;④不耐受本组用药者;⑤患者本人或家属不同意参与本研究者。

1.2 方法。所有患者在手术中均为全身麻醉,麻醉方案为: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4-0.05 mg/kg、芬太尼2-5 μg/kg、顺式阿曲库铵0.15-0.3 mg/kg、依托咪酯0.2-0.3 mg/kg。具体操作为,在麻醉机上连接气管插管后,调理好麻醉参数,呼吸频率为10-15 min/次,通气潮气量8-10 mL/kg,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30-40 mmHg。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是用七氟烷进行维持麻醉,即取1%-3%七氟烷对患者实施吸入维持麻醉;观察组则用丙泊酚进行维持麻醉,即1%丙泊酚与瑞芬太尼以每分钟0.05-0.2 μg/kg速度滴入。在手术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时血压、心率和手术切口适当调整麻醉药的用量,并在手术结束前10 min停止用药。手术结束后,等患者可以自主呼吸或者意识得以完全恢复之后才能进行拔管,之后适当使用芬太尼1-2 μg/kg和新斯的明0.02 mg/kg、阿托品0.01 mg/kg进行肌松拮抗,以帮助患者减轻麻醉药效过后的疼痛感,以降低其心动过缓发生的概率。

1.3 观察指标。使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分别在术前24 h和术后3 h、6 h、24 h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内容主要有注意能力、语言能力、定向力、即刻记忆力及计算能力等,评分为0-30分,术后评分比术前减少超过2分表示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术后评分<23分表示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同时使用酶联免疫法对两组术前术后S100β蛋白水平进行测定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 21.0软件包中实施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用χ2检验,量的比较用t检验,处理后,以P<0.05表示组间区别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的MMSE评分情况。术前24 h对照组与观察组的MMSE评分相比差异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h、6 h及24 h的MMSE评分两组相比有一定差异,观察组均比对照组较为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的MMSE评分情况

表1 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的MMSE评分情况

组例 术前24 h 术后3 h 术后6 h 术后24 h对照组(n=55)29.37±0.69 27.11±0.47 27.61±1.04 28.10±0.84观察组(n=55)29.41±0.70 28.59±0.52 29.03±0.82 29.82±0.71

2.2 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的S100β蛋白水平。术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S100β蛋白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S100β蛋白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的S100β蛋白水平

表2 对比两组手术前后的S100β蛋白水平

组例 术前 术后1 d对照组(n=55) 0.046±0.024 0.074±0.024观察组(n=55) 0.047±0.023 0.053±0.026

3 讨论

有报道指出,高龄患者在接受手术后很容易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情况,从而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自理能力、交际能力都大大降低。对于需要进行大型手术的高龄患者来说,其发生POCD的概率明显更高,如果情况严重,还可能导致患者认知失用或失认等[3]。全麻在临床手术中应用比较广泛,该手术麻醉方式能够激活GABAA受体,以提高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和NMDA,使患者认知功能明显受到影响。七氟烷作为新型吸入气体麻醉药物的一种,具备代谢率低以及刺激性小的优点,同时其在血气分配系数上相对较小,拥有较为稳定的理化性质。有研究发现,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较快,高浓度七氟烷能够在缺氧无糖损伤诱发的神经电生理改变患者中发挥一定改善作用[4]。丙泊酚有高脂溶性,可以大大提高GABAA受体功能,对神经受损程度可以有效控制。有研究指出,血清S100β蛋白水平是评价患者POCD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浓度高低与人体神经功能(如记忆力、注意力及反应能力等)有着密切关系,表现在S100β蛋白水平明显升高时,则提示患者的神经功能可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5]。

在本研究中,对接受手术的110例高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5例给予七氟烷气体麻醉,观察组55例给予丙泊酚麻醉,结果术前24 h对照组与观察组的MMSE评分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3 h、6 h及24 h的MMSE评分观察组均比对照组稳定(P<0.05)。术前对照组与观察组的S100β蛋白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S100β蛋白水平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由此结果可以表明,对高龄手术患者选择丙泊酚麻醉可大大减轻患者POCD等不良反应的程度,对减少POCD有着积极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加以推广。

猜你喜欢
氟烷丙泊酚高龄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细胞生物学行为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丙泊酚复合不同药物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现状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高龄孕妇妊娠中期产前诊断中唐氏筛查的应用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观察七氟醚或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二胎政策以来高龄孕产妇的高危因素分析和临床干预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不同浓度七氟烷对人骨肉瘤saos2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