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模式中学生“先学”动机解析

2020-02-14 05:50杜倩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草虫先学先学后教

杜倩

小学语文教学引入“先学后教”模式,教师需要做好自身定位,特别是学生“先学”启动后,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服务,以提升学生“先学”效果。教师要做好学情调查,从不同视角展开教学分析,让“先学”成为培养学生学习信心、学习思维、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调动学习欲望,培养学习信心

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这是确保“先学”成效的前提。教师要利用多种教辅手段,为学生布设适宜的学习情境,给学生“先学”提供更多物质保障。投放图片、视频、动画等信息,布设学习任务,设计学习活动,提升学习材料,都可以给学生带来学习帮助。如果教师能够将游戏、竞赛等因素引入到语文课堂,自然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多学习信心。

如教学部编小学语文第十一册《草原》,教师在课堂导入阶段,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信息,并给学生布设自主阅读学习任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对大草原景象的生动描写。很多同学都去过大草原,对草原有更直观的认识。自主阅读课文内容,看和你的见闻一致吗?阅读课文之后,要对课文内容进行总体梳理,介绍你的具体做法。学生根据教师布设迅速展开行动,积极展开阅读讨论,课堂学习研究气氛渐浓。教师与学生展开直接对话,对学生学习感知有真切认识。在课堂展示阶段,学生踊跃发言,都想将自己的感触展示出来。有学生说,草原夜晚的篝火晚会最为壮观,大家围着篝火跳舞,每一个人都是一张笑脸……也有学生说,蒙古包最具特色,一家人住一间蒙古包,显得热闹。

教师给学生布设了具体的学习任务,并且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展开学习思考,成功调动学生学习欲望。从学生积极表现可以看出,“先学”让学生顺利进入学习境界,其学习感知也呈现多元化,提升学生学习信心,已经成为学科教学的重要目标追求。

二、展开学习质疑,启迪学习思维

布鲁巴克曾经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发动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质疑学习,与“先学”模式高度契合,其学习调动激发作用更为突出,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学习思维,形成崭新学习促进动力。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给出必要的提示,让学生有正确的质疑方向。质疑是对不明白、不理解的阅读对象展开询问,而不是要找出文本存在什么样的瑕疵,让学生自然养成不懂就问的習惯,这才是质疑学习的根本诉求。

在教学《草虫的村落》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内容,并要求学生找出不明白的地方,以质疑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开始阅读文本内容,教师巡视学生,适时给出提示:在作者眼中,草虫的世界和人类世界有相似之处,这是因为作者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的观察和思考。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逐渐找到质疑的角度,质疑问题不断涌现出来:“草虫有社会化倾向,这是可能的事情吗?”“为什么作者能够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景象呢?”“草虫有自己的村落,自然有良好的秩序,作者这样写草虫的目的是什么呢?”……教师将学生质疑问题进行整合筛选,组成问题集锦,并将相关问题投放到学习小组,让学生展开集体讨论。

一个质疑活动,将学生带入深度阅读思考情境之中,学生在质疑操作过程中形成的学习认知是理性的、深刻的。质疑是一种学习手段,每一个质疑问题都是一种思考的角度,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启迪,不管质疑问题含金量如何,都可以让学生获得心理触动。

三、提升学习动机,赢得学习成效

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了新发现,自然会产生一种成就感,这便是最为重要的“先学”动机。学生学力基础存在较大差异,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发现,教师需要作出教学规划,给不同群体学生提出不同学习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讨论、猜想、分析、归纳,如果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体悟,便可以顺利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也能够赢得更多学习内驱动力,激励学生不断地去探索和学习。

让学生在阅读学习中自然发现,这是一种难得的学习体验活动。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给出学习提示,让学生顺利获得阅读认知,自然形成阅读能力。在教学《青山不老》时,教师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要求学生说说这篇文本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学生开始诵读课文,渐渐对作者情怀有了一定认知,在主题思想讨论时,学生给出不同的见解。有学生认为,青山不老是因为守护山林的人有不老的心,并用自身的努力,让青山常青。这就是一种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敬佩。教师针对学生见解给出积极评价:能够抓住主要内容展开思考,特别联系现实展开解读,给人带来一定启迪,说明你有观照意识,才会有这样深刻的认识。

教师为学生布设学习任务,让学生对文本主题展开深度发掘,并高度评价学生的独特见解,给学生带来丰富学习促进动力。教师为学生精彩表现点赞,这是最为明智的选择。小学生都有比较强的自尊心,如果教师能够不吝赞美之言,对学生展开大力表扬,对学生形成的心灵冲击会更为剧烈,其促学效果也会更为显著。

四、建立学习习惯,形塑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这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核心目标追求。教师要有清晰的教学路线,给学生更多学习规划,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表现在众多方面,如预习习惯、阅读习惯、信息搜集习惯、看图识文习惯、质疑习惯、自觉回答问题习惯、反思习惯、读写习惯、课外阅读习惯、讨论习惯等,而这些习惯往往是学生最宝贵的财富,能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自己”。关于习惯培养,有太多名言值得我们深思。在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对学生终生成长都有重要作用。如《少年闰土》学习时,教师让学生从人物形象塑造角度展开阅读分析,让学生挑选经典描写片段展开语言鉴赏活动。学生开始阅读文本内容,教师针对性给出一些提示,并要求学生自然进入到语言鉴赏环节。当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之中后,发现学生的学习操作呈现个性化特征,教师对学生学习操作进行定点指导,让学生归结学习方法,建立学习习惯。课堂展示阶段,教师组织学生展开互评学习活动,给学生带来更多对照学习机会。

教师让学生自行展开学习操作,并给出具体的学习任务,成功激活学生学习主动性。在学生“先学”过程中,教师永远不能“缺位”,需要给学生更多学习辅助,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学习操作活动,确保学生学习始终保持高效率。

“先学”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注重的是学生的真切感知和体验,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先学”提供更多技术支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学力能力。教师需要为学生“先学”推介一些学法,让学生能够顺利进入“先学”程序,自然接受学科知识的熏陶和洗礼。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长安路学校(221000)

猜你喜欢
草虫先学先学后教
草虫小品
浅议“分层先学”式初中物理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
先学后教探索数学课堂新模式オ
齐白石草虫跃京城
有指导的“裸读”式“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