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部编版教材的说理文教学

2020-02-14 05:50陈祥庆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礼貌道理事例

陈祥庆

《谈礼貌》这篇课文是关于礼貌的说理文,文中通过三个事例告诉我们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的道理。像这样的说理性文章,从内容上来说,没有什么难懂的语句和深奥的哲理,以五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应该一读就懂。那么课堂上教师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围绕这一目标,课堂教学可以从四个板块展开。

一、理清脉络,了解说理文的结构

师:(板书课题)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读课题。

师:这是一篇什么文章?

生:这是一篇说理性文章。

师:同学们以前学过这类的文章吗?

生1:上学期,我们学的《滴水穿石的启示》也是一篇说理文。

生2:四年级,我们学的《说勤奋》也是一篇说理文。

师:对,这两篇都是说理文,那么你知道说理的文章一般是什么结构?

生:说理文一般是先提出观点,然后通过事例来论证观点,最后总结观点。

教师归纳板书: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师:那你能结合说理文的结构,说说今天我们学的《谈礼貌》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指出观点位置。

师:那为了论证这个观点,课文举了哪几个事例?

生:列举了岳飞问路、小朋友道歉、周总理慰民三个事例。

师:最后总结出什么观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叶老曾说:“实用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聚焦思维,即能够从文章的写作章法理解文本,然后用这种写作章法进行阅读和写作学习。”说理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言之有序,言之有理。我们在教学说理文时,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可由旧知“总―分―总”结构进行迁移,让学生明白说理文的结构特点。比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的《说勤奋》和五年级上册的《滴水穿石的启示》是小学生前一段学习的说理文,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经验来厘清这篇课文的脉络,让学生感受了说理文谋篇布局的独特。

二、品味文字,领悟说理文的道理

师:作者列举了几个事例?

生:三个?

师:浏览课文2~4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怎么写这三个事例的?

学生浏览课文。

师:作者是怎么写这三个事例的?

生: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写的?

师:这三个事例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这三个事例作者都是先写什么事,然后写了道理。

师:是的,作者这种先叙事,后说理的方式就是说理文常用的叙事方式:夹叙夹议。(板书:夹叙夹议)

学生读:夹叙夹议。

师:那谁来说说这三个故事,各讲了什么事情?得出什么道理?

生1:第一个故事是牛皋和岳飞问路。

师:得出什么道理呢?

学生答,教师点出课文中的名言。

生2:第二个故事是小朋友踩了女青年的长裙主动道歉。

师: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答,师归纳。

师:三个故事说了三层道理,谈了讲礼貌的好处。下面请同学们看这样一个情境。

出示:一个小青年甩着几张百元大钞,问一个卖布娃娃的老人:“喂,瘸子,这玩意儿怎么卖?”老人没好气地说:“不卖!”一个小姑娘问:“老爷爷,您的布娃娃真漂亮,请问多少钱一个?”老人递给小姑娘一个布娃娃,笑眯眯地说:“小姑娘,不要钱!”

师:谁能用一两句话写一写这件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生1:礼貌的语言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生2:真是“恶语没人听,好言暖人心”。

语文课堂应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作者是怎么写的。这篇课文列举的岳飞和牛皋问路、小朋友踩裙道歉、周总理慰民三个事例,除了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写的方法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发现三个事例的共同叙事方式:夹叙夹议。这种方式不难发现,只要引领学生通过对比阅读,纵观三个事例前后语言的特点,学生就能知道,也让学生从品味文字中读懂了礼貌待人的高尚品质,领悟了文中的道理。教师随后依据具体的事例,利用学生说道理的训练,让学生切身经历了说理文夹叙夹议的叙事方式,更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揣摩表达,学习说理文的写法

师:作者是怎么提出观点的?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生:作者引用一句古训,提出观点的。

师:作者在开头加了一句什么古训?

出示:君子不失色,不失口于人。

师:这句古训是什么意思?读课文。

生:……

师:通过引用古训引出论点是提出观点的一种方法。如果我们今天写《谈诚信》的话,你能学着作者提出观点的方法写吗?

出示诚信的名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生自由练说,指名说。

生1:中国曾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古训,意思是说,人要没有了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生2:中国曾有“诚信为人之本”的古训,意思是说,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每一篇说理文提出观点的方式不经相同,《说勤奋》用设问方式提出观点,《滴水穿石的启示》用滴水穿石的奇观引出观点,而《谈礼貌》则引用古训引出论点的方式,如能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会运用其提出观点的方式,那就真正践行语文课堂的实践运用。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巧妙地创设“谈诚信”的话题,让学生结合出示的诚信名言,来学习提出观点,就是在让学生模仿。其实,总结观点也同法,这篇课文中每个事例都有观点,结尾也有观点,这些蕴含哲理的语言除了让学生充分理解之外,也不妨让学生用这样的语言说说对“礼貌待人”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才有了语用的平台,学生的语言训练才真正渗透学生的心灵里去。

四、仿写练笔,落实说理文的训练

师:《谈礼貌》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同学们,回顾一下作者是怎么写的?

生:先提出观点:“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后用岳飞问路、小朋友道歉、周总理慰民三个事例论证观点,最后总结观点。

师:如果让你们也学写一篇说理文,你们会吗?

出示:小练笔:《谈诚信》

要求:根据所学说理性表达结构,引用名言古训,举相关例子(运用动作、语言等表现人物特点),说明诚信做人的重要性。

可参考的诚信故事:兄弟卖酒的故事、曾子杀猪的故事、华盛顿砍樱桃树的故事。

可参考的诚信名言: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3.失足,你可能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学生初步认识说理文的结构、事例描述的特点,相机对学生进行仿写练笔,就可以很好地把在阅读教学中获取的知识转为语文的能力,让学生现学现用,根据提供的资料练一练。对于语文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高要求,进行整篇课文的仿写。这样的教学才是语用课堂的真谛:从学生的言语实践出发,让学生得言、得法、得用。

作者單位:江苏省淮安市泾口第二中心小学(223222)

猜你喜欢
礼貌道理事例
运用对比解构说理文事例论证的密码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
“例”后有“析”方可取
礼貌举 止大 家学
道理
礼貌举止大家学 !
智珠
礼貌举止大家学!
专题作文写作中典型事例的选择和运用
开放状态下的书面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