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走班制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化路径
——基于课堂观察的案例分析

2020-02-15 09:33丁红花
英语教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学情分层支架

丁红花

引言

分层走班制在国外,如美国,是一种教学常态。在我国,尽管已有多个省、市试点推行,但仍属于新生事物,需要针对不同的层次进行大量的课堂研究,以期取得具有实践意义的成果,用于指导课堂教学活动。

课堂是教育行为最常发生的地方,有效的课堂观察能为教育研究提供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并成为其有效的起点(杨玉东2011)。鉴于分层走班制教学的复杂多变性,本文拟从课堂观察的角度记录、分析、诊断和评价课堂,探讨优化路径,完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课堂观察的原则

(一)指向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作为课程目标的直接载体,对教学过程起指导性作用。教学目标决定教学的方向、教学的重难点,是教学设计与实施的重要环节。教学目标设计得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陈志刚2012)。任何脱离教学目标的课堂观察都是“无的放矢”,缺乏科学性。因此,观察者在课堂观察前必须对具体课时教学目标了然于心。

(二)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各学科的课程都要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服务,都要结合学科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程晓堂、赵思奇2016)。因此,进行课堂观察,必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原则,观察其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三)指向学情

学情分析是教学研究的重要生长点(邵燕楠、黄燕宁2013)。学情包括认知学情、能力学情和情感学情,即在该课时前学生已知什么、已会什么及所处的心理状态。只有建立在真实而完善的学情分析基础上的学习行为才能帮助学生达到“最近发展区”。任何脱离学情分析的课堂教学都将事倍功半。同样,缺乏学情分析的课堂观察必然流于表面,无法作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课堂评价,更无法建构有意义的课堂优化路径。

二、课堂观察及优化路径

以一堂分层走班制下(C层基础最佳,B层次之,A层最弱)英语阅读课为例,进行课堂观察,并提出优化路径。内容为牛津译林版《英语》(2013年版)八年级(上)Unit 6 Birdwatching ReadingⅠ,文章主要介绍了扎龙自然保护区,并号召读者保护鸟类和自然。

观察者结合该班具体情况,认为学习者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明确的学习目标、一定程度的学习自信及合作学习精神;能大体读懂两三百词长度的各类文体,能根据主题从不同的渠道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并利用已达到的理解、分析等思维水平来解决问题。

因此,该课时的教学目标应包括:(1)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词汇,提高相关阅读技巧,尤其是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2)帮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理解、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能力;(3)帮助学生了解自然保护区,培养保护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和大自然的意识。

在学习该课前,学生已通过七年级(下)Unit 4、Unit 5、Unit 8和八年级(上)Unit 5的学习了解了有关知识。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应在上述三个方面就环保主题得到一定程度的巩固和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如下任务:Please have an interview in pairs.One is a member of the Birdwatching Society and the other is a reporter.然而,观察者发现,学生未能即刻了解任务要求,迫使教师进行了多次解释。加之教师没有给出充分的准备时间,导致学生呈现的成果粗糙、肤浅。

观察者认为在该课堂活动中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教师高估了学生的学习基础,任务呈现过于简单,指向不明确,导致学生理解任务有困难。

第二,教师高估了学生的实际学力,为追求“高效课堂”随意分配时间,仓促之下导致学生难出令人满意的成果,更不敢积极参与展示。这样的课堂其实与“高效课堂”背道而驰。

第三,课堂活动本身不难,符合学生的学力水平,但从输入到输出,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都必须跳跃式前进,缺乏支架支撑,出现断层,从而影响了结果的呈现。

该活动成果多涉及细节问题,未能深度解读教材文本,也未能展示C层学生应有的能力水平,自然也完不成培养C层学生进一步分析、推理、归纳、演绎等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

就此,观察者给出如下优化路径:

路径一:充分研究学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准确评估学生学力。针对不同活动所设定的时间,既要考虑大分层——全班的总体水平,又要考虑小分层——班内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教师首先根据整体学情,布置明确、易懂的任务,帮助所有学生了解任务指向。其次,面向全体学生,给出充分的准备时间,帮助他们高质量完成活动任务。

路径二:完善任务驱动。每一项教学任务都有一定的要求、步骤、目的,作为任务的设计者,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必须向学生介绍清楚这些要点(吕京2010)。教师呈现任务时,要简洁、具体、指向性明确,帮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了解任务要求。

路径三:搭好必要支架。该课堂任务属于高阶任务,教师应将其进行任务分解,为学生作好任务前准备。

就本活动任务而言,教师可以搭两层支架。支架一可从教材中获取,即要求学生先完成教材随附的关于扎龙自然保护区的对话填空练习。此练习作为任务先导,能很好地帮助学生了解采访的基本格式和内容范例。在此基础上,搭建支架二,结合思维导图(见下图),要求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假如你是一名记者,你想提出哪些问题?然后教师补充,构建主问题和问题链。在此基础上,学生必然能圆满完成任务,从而在语言能力、思维品质等方面获得应有提升。

在另一个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就“Should we protect all the birds?And how?”这一话题进行讨论。有个别学生回答“No.”,被教师否决了;对于How的回答,则流于表面,机械重复已学内容。

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呈现结果,教师也很满意。但观察者认为,该任务仍存在如下遗憾:

第一,重“预设”轻“生成”。对“Should weprotect all the birds?”这一问题,教师预设学生都会回答“Yes.”,但实际上有个别学生回答“No.”。学生课后表示,有的野生鸟类不宜过度保护,否则可能会破坏天然食物链。此观点与本课时主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也是非常好的培养学生辩证分析、批判质疑等创新性思维品质的切入点。然而,教师本身未能对该话题进行全面分析,对课堂生成缺乏包容性和开放性,未能充分给予学生阐述个人观点的机会。

第二,该任务思维起点过低,教师低估了C层学生的思维能力,缺乏学情研究。“As Grade 8 students,what should we do to help the birds?”这一问题对C层学生来说并不具挑战性。如上文所言,学生对相关话题已经作过探讨,该任务实际上是在重复已有认知。就学生呈现的任务成果而言,几乎是在照搬上一单元的探讨结论。

就此,观察者认为,优化路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预设”与“生成”并重。美国著名教育专家克里克山克曾建议:好的教育计划会避免无数在你班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转引自吴玲、郭孝文,2008)。同样,精心的“预设”能灌溉出美丽的“生成”之花。教师应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进行课堂预设。预设时,教师应对话题进行全面分析,并预测可能的课堂生成。就本课时主题而言,保护大自然毋庸置疑,保护野生动物(尤其是鸟类)则存在前提与“度”的问题。教师首先应对该话题进行辩证思考,方能从容应对出乎意料的课堂生成,最大限度地保证课堂的开放性。

第二,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课堂基点。课堂任务设计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机会。就上述活动而言,该环节作为课堂的“收官”任务,应略高于学生现有核心素养水平,这有助于学生在已有认知水平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生态保护的理解,从而能综合运用分析、比较、判断、信息整合、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来解读任务,并运用较高层次的词汇和表达法进行语言输出。要做到这一点,话题必须具有开放性。就分层走班制而言,保护鸟类是A层水平,从保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到保护环境是B层水平。而C层的主题完全可以在B层基础上拓展到生态平衡的话题。教师在任务前同样应为学生搭好思维与语言支架,引导他们进行开放性思维和高层次的语言输出。

三、反思

英语阅读课堂需要优化,但并非为了优化而优化。优化必须关注如下几点:

(一)阅读教学素养化

阅读作为最基本的语言输入手段,其功能绝不局限于此。英语阅读教学绝不能满足于完成阅读练习—锻炼阅读技巧—达成情感提升的“三步走”模式。阅读课堂应该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阵地,以语篇为依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二)阅读教学支架化

英语阅读教学应从语篇角度关注整体性。阅读教学中所设计的情境、问题和活动等都必须支架化。情境前后勾连,具有完整的意义;问题由浅入深,由点到线直到成链成网;活动由低层次到高层次扩展延伸,环环相扣,组成活动支架,让学生循序渐进。在分层走班制下,教师应充分研究学情,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搭好不同的支架。

(三)阅读教学生成化

在分层走班制下,面对不同的教学层次,学生的学情截然不同。阅读教学应该在学情基础上进行课堂预设,同时尊重学生存在多元智能的可能,尽量全面预估可能的课堂生成,为不同层次学生制订不同的情境链、问题链和活动链,搭建不同的任务支架,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擅长的智能领域有所进益,在不擅长的领域得到增补。

结语

课堂观察作为一种直接、直观的课堂评测手段,能够既定量又能定性地帮助教学者研究课堂教学实录,寻找优化路径,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基于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课堂观察应具有连续性和全面性。同时,应关注课堂观察的团队化、常态化和学科化。在分层走班制下,针对不同的教学层次和课型,课堂观察的原则、方法、侧重点和角度等也应有所不同。因此,观察者还需要长期收集案例,以供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学情分层支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有趣的分层现象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