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说”出来

2020-02-16 14:46吴芳芳
教育界·下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高年级英语口语

吴芳芳

【摘要】发展学生英语学科素养是深化英语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而在英语学科素养的四个维度中,语言能力是核心内容。那么,怎样才能让小学高年级英语课堂“活”起来,让学生“说”出来呢?本文从赋予学生“敢说”的勇气、给学生创造“能说”的机会、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编织学生“乐说”的主线、搭建学生“擅说”的平台和让学生享受“演说”的愉悦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高年级;英语口语;有效性;学科素养

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是深化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中,语言能力是“核心”。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它既包括过去常说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也包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还包括语言意识、交际身份意识等。

在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来实现。小学英语教学的出发点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即会话能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积累,但如何自如地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日常对话、交流信息与思想对学生来说仍是薄弱项。因此,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具有必要性、全面性和现实性。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说”开来呢?

一、赋予学生“敢说”的勇气

对教师而言,一堂扎实有效、师生共成长的会话课堂绝不是让学生规规矩矩地坐着,毕恭毕敬地听其一言堂的封闭式授课,而是能够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究、一起成长的课堂。对学生而言,则要做到不焦虑、不恐惧、不孤独,具有足够的学习信心,能够自主、愉悦地展开学习,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

为此,笔者设计了“英语学习明星卡”,鼓励学生积极举手争星,课后盖章奖励,且面向全体,鼓励全员积极参与。

此外,笔者在高年级推行英语配音的朗读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教材内容,或者合适的影像、音乐等资料,采用配音的方式进行学习。由于是在家里完成配音作业,学生对不熟悉的单词句子可以反复模仿,直至满意后再提交,他们是在一种注意力高度集中但毫无压力的环境下进行学习的,所以学习效率非常高。学生通过每天坚持模仿配音,不断地纠正自己的口语发音及口语语法,语感便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为学生英语会话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而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在会话中出现的错误,更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心,赋予学生更多“敢说”的勇气。

二、为学生创造“能说”的机会

在培养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大力倡导与全面推行下,教师时刻关注着学生的英语会话能力,但如何解决参与度低、缺乏交际性等问题呢? 这就需要教师做到重心下移,开放教学环节,多给学生创造“能说”的机会。

在英语课堂中,一个适度的开放性问题,常常能在教学一开始便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散学生多角度思维,让学生获得有意义的“能说”的机会。

例如,笔者在讲授五年级上册M8U2 There are lots of games一课时,在新课一开始,就让学生先复习已经学过的英国学校的知识,接着提出一个开放性问题:“你们想知道英国学校哪些情况呢?”因为上节课学生刚对英国学校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对更多英国学校的信息,他们有太多的好奇。这个问题的提出,恰到好处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纷纷尝试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疑问与好奇。这个提问的过程,教师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以学生的问题来推进课堂、开展后续教学;这个过程,是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运用英语的过程;这个过程,切实为学生创造了“能说”的平台与机会。

三、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只有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学生才能身临其境,才能有“想说”的欲望。

例如, 五年级下册M8U1 Will you help me?一课中的难点是will的用法。基于此难点,在课文教学后,教师先设计了一个真实的情境与学生真心交流:“母亲节要来了,我想给妈妈一个惊喜,我可以做什么呢?”之后,教师介绍了妈媽的一些个人爱好、生活习惯等信息,在这一真实的情境中,学生真正在为老师出谋划策,他们自然有很多话想说。教师经过多次有意义的话题转换,有效地激起了他们积极大胆开口说英语的欲望。

四、编织学生“乐说”的主线

课堂上,学生是否能够真正参与交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为学生设置一个恰当的话题,并以此话题为主线,循序渐进地展开学习目标;取决于话题的提出能否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与兴趣,让学生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到语言的思考性交流中。

比如,在六年级下册M4U1 I cant carry all these things. 一课,教师先从Ms. Smart去超市买东西后拎不动,向大家寻求帮助入手,继而,关注其他朋友准备得怎样,他们是否需要帮助。与Daming他们一起置身生日准备工作中,学生仿佛也身临其境,脑海中渐渐形成一幅幅朋友们正在为生日做准备的忙碌场景,真心想为Daming的party出谋划策。整节课主线清晰,话题一致,学生也渐入其境,实现了开怀“乐说”。

五、让学生享受“演说”的愉悦

听音跟读与分角色朗读作为英语口语训练的重要形式,几乎被每位老师采用。但常有学生课文都会读了,有的甚至会背诵了,却不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

听音跟读,虽也强调学生的口语训练,但是口语表达基本上是被控制了,学生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口头语言训练的目的只是把书本的文字读熟。分角色朗读,虽然需要学生初步理解文本的意义,但学生也可以不理解文本,因为它只需要学生机械僵化地记忆式听说。而角色扮演,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六、搭建学生“擅说”的平台

英语课外活动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对课堂教学起到必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必要手段。为此,我校开展了“缤纷英语,伴我成长”趣味英语节,以英文歌唱表演、英语知识抢答、英语演讲等方式开展活动,让学生对英语的运用活起来,从而为学生搭建了学习、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综上所述,课堂会话活动的有效设计,可以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课堂,更有层次地展示各自的语言能力,更有效地提高英语会话水平。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主题一致,且符合各个水平的学生需求的活动,以提高学生英语表达的自信。

课后作业方面,笔者也尽量设计遵循趣味性、层次性、实践性、合作性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会话型课外作业,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自主性。

课堂与课后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辅助,真正提高了高年级学生的口语会话能力。

【参考文献】

[1] 季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Kathleen M.Bailey . 口语教学与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高年级英语口语
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反思与创新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如何加强及应用英语口语教学
英语口语常见谚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