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20-02-18 11:54赵心海
医疗装备 2020年16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科室故障

赵心海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医院影像科 (山东淄博 255120)

医学影像设备作为重要的工具,在整体医疗工作中起到了辅助甚至是主导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准确度。目前,我国医学影像设备管理仍处于粗放阶段,导致设备耗损大,从投资与收益角度来看并不成正比,因此,有必要对医学影像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并创造更高的经济学效益。本研究就医学影像设备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展开论述。

1 存在的问题

1.1 自主维修能力不足

“救火式维修”是多数医院在医学影像设备出现问题时采取的解决方案,即在问题出现后再想维修方案,对于维修工作缺少统筹规划,若出现技术难题,只能求助于设备厂家或第三方服务商,导致医院过度依赖售后服务,从而引发医学影像设备维修成本过高、维修响应不及时等问题。目前,各医学影像设备厂商均将“售后服务”作为二次盈利点,以技术保密为借口,不给医院提供必要的维修技术资料,甚至对软件进行加密、保护,导致医院维修管理工作被迫缺位,在购入设备时不得不增加投入来购买保修服务。而医学影像设备一旦出现故障,若得不到及时的售后维修服务,将对医院的正常诊疗造成严重的影响[1-2]。

1.2 轻视维修管理记录

医学影像维修管理工作的文本记录可保证在日后出现问题时进行追溯。一方面,医学影像设备维修管理程序相对烦琐,加之技术含量及价值均较高,维修需经过报批、立项、结算等环节及经办人、主管、科长、副院长、审计人员签字,导致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受到极大的限制,管理人员难以进行全面的记录;另一方面,医学影像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低下,维修、维护记录以手工记录为主,记录内容简单,仅涵盖设备使用科室、设备名称、维护维修时间等信息,未对设备的故障类型、维修费用、更换配件等数据进行记录,不利于保存、查询,同时难以发现设备维修管理存在的问题。

2 解决方法

2.1 合理计划,保证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

医学影像设备主要故障及常见故障多由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引发,医院应对院内现有的设备进行普查,并回顾既往维修、维护历史记录,制定符合设备维修需求的工作计划:(1)排查设备自身存在的故障隐患,整理在用设备的技术参数、产地、名称、入院时间、规格等,评估设备是否符合医院临床工作开展的基础性要求,判断其是否符合医院未来可预见一段时间的发展需要,并制定临床论证及设备更换计划,保证现有设备能够满足临床诊断需求,避免设备因自身老化而影响临床诊断或导致诊断失误;(2)分析设备购入后在医院的运行记录、日常管理制度、保养记录、维修记录等,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养护不到位的问题,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建立专门的设备档案,制定符合设备维修要求的维修计划;(3)全面检查设备的安装、运行环境是否符合要求,及时调整不符合要求的设备环境,同时做好日常管理、备案工作,避免因环境因素引发故障;(4)实现配件标准化管理,所有设备物资均需构建清晰的管理账目,各类耗材、配件要设立详细的名目,并理清所有物资的供货来源、供货路径,通过多个渠道采购,确保以最合理的价格完成维修任务,同时保证医院有足够的物资满足维修需求[3]。

2.2 建立档案,确保日后维修可追溯

一方面,维修工作必须有全面的执行规范、执行标准,且管理人员在维修、维护工作结束后,需检查相关工作的实际情况及效果;另一方面,应规范医学影像设备的维修记录,设备的维修、维护档案要有统一的格式,并明确记录相关信息,以期为设备维修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检查主要是指判断医学影像设备维修工作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应从日常检查入手,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评估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然后确定设备状态检查间隔时间,由专人评估设备的硬件状态及工作效率,以判断维修工作是否落实到位;在维修过程中应分析维修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将相关问题以定性、定量的方式表现出来,如维修检查频率过低、设备服役时间过长、维修记录不充分等,医学影像设备维修管理人员应定期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如此才能保证持续提高设备的维修管理水平;此外,应建立完善的医学影像设备维修质量控制制度,建议参考国内外成熟的技术服务方案,并结合医院实际工作情况,构建设备风险评估体系,根据设备档案及类别进行量化赋分,依据量化分值确定风险级别,以确定纳入风险管理系统作为重点管理的设备,并指导建立设备维护方案,使设备风险分析从定性转向定量[4-5]。

2.3 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管理水平

医院必须建立专业化的人才团队,由隶属本院的技术团队来开展医学影像设备保养及维修工作。这就需要构建长效的人才培训制度,科室人员一旦入职,应参加科室轮转培训,经过1年的轮转培训后,基本熟悉科室各岗位工作流程,并对各科室的医学影像设备有大致的了解;根据人员本身的技能水平开展培训,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根据岗位发展要求及医院医疗影像设备维修管理需求对人员进行岗位发展培训,并引导其熟悉岗位职责、工作流程;针对医院新引进的医学影像设备,在厂家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化培训,保证技术工作人员充分了解设备的技术原理及维护方法等;定期开展医学影像设备维修案例分享会,由科室领导成立技术小组,并将典型案例制作成影像资料,便于技术员深入学习[6]。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设备在医院的诊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对其的维修工作管理中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只有做好统筹规划工作、在问题未发生时进行预见性干预、提升相关人员技术水平及建立档案确保日后维修的可追溯性,才能提高维修管理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科室故障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影像组学在核医学影像中的应用进展
故障一点通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在临床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