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空白点”巧变语言“训练点”

2020-02-24 10:15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三小学卓丽嫦
师道(教研) 2020年4期
关键词:空白点省略号文本

文/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三小学 卓丽嫦

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空白点”的合理应用,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语言应用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文本中存在的“空白点”,将其转变为语言“训练点”,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化文本“空白点”为仿写训练点

在小学语文语言训练中,仿写是基础的训练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仿写,在认识文章词句内涵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练笔的机会。一般来说,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中涉及到多种排列整齐且结构相似的语句,列举量虽少,却是练习仿写的范例。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于列举空缺处开展仿写训练。比如,教学统编版二年级下册《找春天》这一课时根据4-7自然段句式进行仿写训练,写写你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在文本的启发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发挥自身的观察能力,模仿出一首首优美的小诗,一学生写到:“春天来啦!春天来啦!我们冲出家门,去寻找春天。绿油油的草地铺满大地,那是春天的衣裳吧?轻柔的柳条随风飘扬,那是春姑娘的秀发吧?桃花在枝头上灿烂地绽放,那是春天的笑脸吧?可爱的小鸟在林中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歌声吧?”这样的仿写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二、化文本“空白点”为补写训练点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有些作者会在文章中应用到省略号,不同文章情境下,作者应用省略号的目的有所差异,主要包括简化语言、省略情节、省略列举或者语意未尽等目的。无论何种目的,小学语文课文中出现的省略号都可以看作是文本“空白点”,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其转变为补写训练点,组织学生根据省略号前后的内容,进行内容的补写,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以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这一课文为例,课文第四自然段末的省略号是课文本身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所在。教师抓住这空白,引导学生明白这里的省略号是省略了什么,让学生尽情想象盘古身体还会有哪些变化,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他的头发变成挺拔的大树,有的说他的牙齿变成了坚固的城墙,有的说他的手指变成了一座座高峻的山峰,等等。教师通过这样的补写训练,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体会,又有助于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三、化文本“空白点”为扩写训练点

在大部分文章中,受到篇幅的限制,作者会选择将重要的内容详细描述,将其他内容进行略写,保障文章的张弛有度。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略写的内容作为文本“空白点”,组织学生进行扩写训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比如,在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司马光》的教学时,可以利用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差异,找出文本的“空白点”,组织学生在进行文言文翻译的基础上,对现代文文本进行扩写,使现代文的内容更为丰富连贯,这一训练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如,在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纸的发明》教学时,小引导学生就纸发明之前,人们艰难书写的场景进行扩写,还可以对蔡伦造纸的过程进行扩写,使学生体会到纸的发明的重要性。

四、化文本“空白点”为续写训练点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很多开放式结局的文章,作者在结尾为读者留下了无限遐想,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文本空白点开展续写训练,组织学生对文章的故事情节进行续写,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其写作能力。

以统编版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这课文为例,作者以“蜘蛛看见蜈蚣后吓得跑回网上”作为文章的结尾,那么蜈蚣的袜子到底织没织出来呢?这为学生留下了较大的创作空间。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文本“空白点”,组织学生进行续写训练,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在续写训练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编出各式各样的故事。有些学生描写了蜘蛛被蜈蚣追拿袜子的故事;有些学生描写蜘蛛为了避开蜈蚣改买其它东西,结果又失败了,经历几次失败后在小鸟的教育下悟出道理的故事;有些学生描写了蜘蛛改变经营方式,它的店成为网红的故事。上述训练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其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文本“空白点”转变为仿写、补写、扩写及续写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入的认识,提升小学语文语言训练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空白点省略号文本
省略号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省略号来了
省略号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挖掘文本“空白点”培养学生“想象力”
紧抓三大支点,提升文本解读的实效性
紧扣空白点,深入理解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