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取向的音乐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2020-02-25 07:02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师范生音乐专业

张 媛

(商丘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的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党和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教育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盼,尤其是对师范院校师资后备人才培养更加重视。师范类高校肩负着为地方培养中小学师资的重要责任。为进一步规范师范专业建设,教育部相继出台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等相关文件。同时,教育部所提出的“加强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着力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 “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取向,能力为先的育人模式,用于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为高校师范专业建设和今后的专业发展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遵循。因此,建立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类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一、地方高校音乐教师教育课程现状

目前,地方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在教学理念、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等方面仍存在发展滞后的现象。多数师范类高校,教学技能与实际教学不能很好地结合,学与用脱节,这就造成了学生专业技能不全面、综合素质不够强等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缺乏实践性训练,对未来要从事的职业状况和将要从事的教学内容了解不深入、不透彻。学生在校期间没有经过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职前培训以及到中小学见习或顶岗实习等重要经历和体验,因此,很难马上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以及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经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高校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在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 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高校师范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虽然与过去相比的确有所改变,例如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例。但与相比国家对教师教育类课程标准要求仍然存在一定距离,有些课程设置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实质性的开展与实践相关的教学活动,可谓是形式大于实际。

(二) 课程设置老化与未来职业需求匹配度低

高校师范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相对滞后,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时代需求。其课程设置仍然沿用了传统的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某一专业能力的培养,这种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和精细化,不能与国家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提出的新要求较好的贴合,不能满足新时期中小学音乐教育对音乐师资的需求。

(三) 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大多数专业课程只局限在理论讲解层面,真正的舞台训练和讲台演练较少,学生对知识掌握也只停留在书本上。在校期间仅有的师范专业课程《教学法》也只局限于理论讲解,而学生实际讲课练习较少,对教学技能的掌握也只是皮毛,很难真正了解中小学教学规律,无法做到融会贯通。

(四) 缺少顶岗实习体验

师范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学知识的掌握要在实践中获得。目前,高校音乐师范专业缺少到中小学校观摩见习和顶岗实习等环节的体验和培训,没有职前的真实教学情景的体验和感受的教育实践,很难快速掌握教育教学实际技能,无法做到快速成长并获得为师从教的实践能力[1]。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保障和依据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依据和目标,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和顶层设计。它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毕业达标要求、主干课程、核心课程、课程设置及学分比例、本科教学计划表等主要内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决定着毕业达标要求,毕业达标要求又对应着课程设置,可谓环环相扣,互相关联。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达标要求达成度越高,人才培养质量越好,课程对毕业达标要求达到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支撑越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关乎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的最终质量。因此,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准确定位培养目标和毕业达标要求,以及要达到专业能力提升所对应的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地方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为地方培养基础教育的音乐师资。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需要突出培养优秀教师的内容,在毕业达标要求方面也应围绕满足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能力和要求来制定,可表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尚师德、教育情怀,具备扎实的音乐学学科知识、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美育素养的音乐教育教学人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是课程,课程体系的建构应该科学合理。高校师范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需要突出师范专业特点,紧紧围绕国家标准对师范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教育教学技能等要求开设相关课程;按课程逻辑关系由浅入深的优化课程结构,制定课时和学分比例,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更明确,学习动力更强劲,学习效果更明显;更好地支撑人才质量的培养,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音乐师资的需求。

三、建构实践取向的音乐教师教育类课程的具体措施

教育部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实践取向”和“能力为重”的培养目标。因此,建立以实践取向和能力为主的培养目标,构建教师教育类核心课程,满足未来职业需求也是国家要求。为了更好地培养优秀的中小学音乐师资,使高校师范生更快地对接未来的职业,缩短其适应期。笔者认为,应建立实践取向的职前教师教育类课程,让更多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就能很好地了解中小学音乐新课标要求,掌握教学技能和师范生相关知识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实践性反思,关注现实问题,参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实践智慧,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一)准确定位课程目标

实践取向的课程建构核心在于“实践”。作为职前教师职业准备的课程,应以一线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任务为中心,培养学生在真实教育情境中获得教育教学的基本能力,帮助其形成初步的教学风格,进而提高实践能力,并增长教育智慧[2]。

音乐教师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和掌握音乐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具备策划和指导中小学音乐教学和校内外文化活动及排练大型演出的能力,集专业能力、知识结构、综合素养于一体的高素质音乐师资。因此,课程目标既要突出对职前实践教学技能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又要注意对应现代化教育技术、基础教育研究和组织班级活动等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取向的引导和课程实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其快速成为合格的教师奠定基础[3]。

(二)优化课程体系,增加音乐教师教育类课程模块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课程设置是体现教师专业化的中心环节。师范类高校的课程设置应紧紧围绕其专业诉求开设相关教学课程,注重对学生教学应用能力和教学素质的培养。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应根据国家对中小学音乐师资要求开设相应的课程模块,如: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音乐学科教学情景模拟实验;中学音乐综合实践活动;中学音乐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微格教学训练等课程。通过师范专业课程模块化设置,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师范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师范专业技能,为其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小学教师做好职前准备。

(三)增加实践教学比例

因为高校师范专业的实践性较强,所以由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的观点向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观念转变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因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第一,建立实践取向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师范生实践课程比例,在专业技能上突出师范生综合专业技能的实践训练课程;第二,专业理论课程应多增加实操,每学期都应有两周到中小学校见习和实习或观摩中小学音乐优质课,第8学期开设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加大实践课程比例,建构实践取向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学音乐课教学的规范与过程,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掌握教学技能,学会与中学生交流,学会管理班级、组织班级活动等,从而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和快速成长。

(四)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工作的实施者和组织者,教师的品德、教学技能等方面的素质至关重要,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行为道德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教师也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向学生传授最先进的学科知识和教育理念。首先,在理论教学上可采用讨论式、探究式、体验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翻转课堂,注重课前、课中、课后的过程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并深入体会教育教学规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4]。其次,在师范生的专业能力提升上,仅靠课堂时间学习是不够的,可采取课上课下联动培养的模式。如建立第二课堂,成立民乐团、管乐团、舞蹈团、合唱团等,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第二课堂。第二课堂的组建,一是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专业上做到一专多能;二是通过第二课堂的反复实践训练,能使学生快速理解和消化第一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理论,理论转化为实践快速提高专业技能;三是学生在乐团的学习和排练经历为将来组织中小学音乐排练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四是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家国精神,以各种健康的文娱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的人生取向,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完善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最后,高校与地方中小学应建立对音乐师范生的联合培养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派送学生到中小学进行现场学习、观摩、实习等。同时可邀请中小学优秀师资到高校任教并参与对高校师范生的培养,以自身实际经验为师范生树立标杆。

(五)改进评价办法

实践取向的评价机制是以职业能力的掌握为主要考核标准,在评价机制上应改变以往传统的试卷考试办法,避免一次考试成绩定成败的做法,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价形式。例如:阶段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舞台实践评价;自我评价,同学之间互评,老师评价等。教师可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以利其在以后的学习中及时改进和矫正,有效地提高其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通过自我评级和同学互评等形式可以让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学会自我管理。理论考试可以是开卷、闭卷、知识点问答、论文写作等形式多样考核方式。理论试卷考试应更注重学生对知识实际应用的考核,题型上也建议是主观题较多,客观题较少,从某种意义上讲,避免了对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更加注重对知识内容的掌握和灵活运用。通过评价办法的改革,使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师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高校音乐教师教育的水平直接影响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通过改革音乐教师教育课程,建构实践取向的师范生课程模块,培养学生掌握师范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在实践取向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中感受真实教育教学情景,在真实体验中进行自我反思总结,不断完善提高并蜕变成长。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目的在于更好地使高校师范生同未来职业形成无缝对接,为其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师范生音乐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音乐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