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新闻舆论观的实践基础和时代关切

2020-02-25 12:03
关键词:舆论导向人民性舆论

尹 韵 公

(湖南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在党和国家领导人中,习近平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对新闻传媒工作发表讲话讲得最多,讲得最全面、最深刻、最系统的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先后两次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非常重要的纲领性讲话,即著名的2012年的“8·19”讲话和2018年的“8·21”讲话;他还先后两次专门视察中央媒体,并发表具有根本指导意义的重要讲话,即2016年的“2·19”讲话和2019年“1·25”讲话。此外,他还在与意识形态领域紧密相关的一些部门及重大场合、重要节点也作过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仅在2016年,他先后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信息安全和网络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全国记协第九届理事工作会、全国高校思政工作座谈会等发表了重要讲话。这充分显示了习近平对新闻舆论工作极其重视,突出体现了习近平对新闻舆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对这项工作抓得牢、抓得实、抓得细。

由此,我们毫不怀疑地断定,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轴带动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新闻观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境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已然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分割的整体的有机链环。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业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突飞猛进,我国的传媒事业也在急速进步中茁壮成长,卓然实现了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的历史性跨越。

改革开放初期,新闻传媒领域的强劲产品依然是雄风未减的报纸,其次是期刊杂志。作为另一种主打媒体的电视,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兴起,经过十余年时间才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当时报纸和电视是强势媒体,是主打媒体,是压倒性新闻产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此后电脑已悄然进入国内。当时邓小平有一句名言: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1]可见邓小平的睿智和卓见!

之后,新闻传媒领域的强势媒体依然是报纸和电视,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由四川的《华西都市报》引领,全国大城市都刮起了兴办都市报之风,纸媒一时风光无两,影响力一度甚至盖过了电视。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起步,报纸行业成为了当时的暴利行业之一。虽然那时博客已开通,但价格昂贵的电脑限制了博客的传播力,使得新兴媒体的影响力处于社会下风。值得注意的是,曾担任过国家电子工业部部长的江泽民非常敏锐地关注到信息网络化这一最新科技前沿成果带来的重大问题。他明确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我们要研究其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应对这种挑战。要主动出击,增强我们在网上的正面宣传和影响力。”[2]94

进入21世纪,新闻传媒领域的格局已出现重大变化,即以报纸、电视、广播、期刊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媒体已然形成双峰对峙的局面;从走势上看,传统媒体处于下滑状态,而网络媒体冲劲十足,不可阻挡。从大的时代背景来看,2010年我国经济实力已位居全球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电脑和手机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互联网普及,继2010年微博元年之后,2012年又成为微信元年。胡锦涛在2008年6月下旬视察人民日报时,直接通过人民网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这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在公开场合利用网络媒体考察民意,回应民声,把握民情。胡锦涛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3]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这个时期的传媒领域,其最突出的特征便是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强势媒体,而传统媒体已降为相对而言的弱势媒体。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报纸、电视的权威信息和主流新闻等垄断性地位,仍然是不可动摇和不可或缺的。习近平深切了解舆论生态,他清楚地知道人们获取信息的首选是互联网及移动媒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技术,已深刻改变了社会上大多数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阅读习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动媒体融合,特别是在2019年1月25日视察人民网时,习近平明确指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4]。

从以上我国新闻传播领域的发展变化来看,不同时代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都面临着不同的新闻传媒背景;而不同时代的新闻传媒背景,决定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必然会做出一些不同的时代关切和时代回答。紧紧把握住这条历史主线,才能有利于我们正确地看待问题,辩证地分析缘由,理性地评价异同,科学地解读变化。

应当看到,新闻传媒领域的实践土壤虽然已经发生了翻耕,但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没有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没有变,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国理论基础的指导思想地位也没有变,正如习近平强调指出的:“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媒体格局如何变化,党管媒体的原则和制度不能变”[5]212。

然而,我们又要看到,实践基础既然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也会适应新的变化,务实地提出新的方针,使新闻传媒机制更好地服务和服从于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及其指导思想,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我们注意到,不同时代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于新闻传播领域的总方针,提出了不同的总要求,做出了不同的与时俱进的回答。

邓小平为了确保党的工作重心顺利转移,排除各方面干扰,他指出:“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6]255。他还强调:“不允许对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任意散布不信任、不满和反对的意见。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6]272

江泽民针对当时新闻传媒领域出现的一些重大情况,于1994年1月24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著名的四个“人”宣传总方针。他说:“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7]647

胡锦涛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新变化、新问题,在2008年1月22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新的宣传总方针,即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8]

为适应互联网带来的信息传输技术革命性重大变化,习近平提出了新的宣传总方针。他在2016年2月19日视察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三大中央主要媒体后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鲜明地指出了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即“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5]212。在2018年8月21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进一步提出“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就是要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9]。我认为,习近平两次讲的总方针,并不矛盾而且相互补充,前者主要是针对新闻传媒领域,后者则是涵盖了大文化领域和整个意识形态领域。

在研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新闻思想时,切忌片面性和随意性。实际上,从毛泽东到以后的任何一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具有深邃的世界眼光,如胡锦涛就说过,“办报纸也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方面”[3]的话。由于互联网把世界各国的空间距离拉得更近了,我们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也就更多了,在新形势下的新情况,领导人必须做出新判断和新回答。

与宣传工作总方针紧密相连的重大问题,就是舆论导向的总原则。我们知道,改革开放前新闻领域的总原则是“舆论一律与不一律”(此处不展开讨论),改革开放尤其是打开国门、对外开放后,舆论局面发生了极大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尖锐地指出:“近一两年内,通过不同渠道运进了一些黄色、下流、淫秽、丑恶的照片、影片、书刊等,败坏我们社会的风气,腐蚀我们的一些青年和干部”[6]336。他严肃地告诫党内:“由于近年国际交际增多,受到外国资本阶级腐朽思想作风、生活方式影响而产生的崇洋媚外的现象,现在已经出现,今后还会增多。这是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6]338作为应对政策和措施,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著名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江泽民提出和运用了“舆论导向”这个概念。自此,舆论导向成为我党宣传思想工作一个不能绕开、也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概括起来讲,江泽民提出的舆论导向的总原则就是:“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和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对于人民的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2]563。胡锦涛提出舆论导向的总原则就是“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3]。在新时代,舆论导向的总原则即习近平所指出的:“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5]215。党和国家历任领导人始终很重视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所不同的是,由于所处媒体格局不同,他们关切的重点显然也就不同。新时代的网络媒体特别是自媒体异常发达,无论是微信群里还是朋友圈里的发声发言,无非就是两个效果指向:要么凝聚人心,要么动摇人心。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人心这个关键点,做好舆论导向工作,即“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

如果说,新闻舆论工作有总方针、舆论导向有总原则,那么,政治传统则有总遵循。这个总遵循,就是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新闻舆论工作政治性强,敏感度高,地处意识形态前沿地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和我国政治经济制度的基础,始终不渝地把党性原则放在新闻舆论工作的首要和突出位置,无论什么时期坚持党性原则始终是我们一以贯之的根本遵循。邓小平曾经指出:“所有共产党员都要增强党性,遵守党的章程和纪律。不管是什么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只要是党员,都不允许自视特殊,认为自己在政治上比党高明,可以自行其是。”[10]46三十多年过去了,邓小平的这番话在今天仍有很大的教育意义。讲党性原则,不能不提到与此密切相关的人民性问题,当年邓小平曾对“人民性高于党性”的错误观点予以迎头痛击,他说:有人“在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上提出违反马克思主义的说法”[10]42。

江泽民深切理解坚持党性原则的极大重要性,他强调指出:“新闻舆论单位一定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原则”。[11]564-565江泽民指出,坚持党性原则必须同所谓的人民性划清界限。他尖锐指出:“提出‘人民性’高于党性,实质就是要否定和摆脱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12]77这真是一针见血的论断。

胡锦涛在视察人民日报的重要讲话中,对新闻传媒工作提出了5个“必须”的要求,第一个就是“必须坚持党性原则”[3]。胡锦涛认为,坚持党性原则,务必突出执政党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胡锦涛虽然没有讲“人民性”问题,但他提出了两个“统一”的思想,即“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和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3],实际上,这个思想的核心就是强调要将党性和人民性统一起来认识和把握。

习近平对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高度重视和极为看重。他在视察三大中央媒体后提出多个要求,第一个要求就是“牢牢坚持党性原则”。他鲜明指出:“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党管媒体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方面。党性不仅要讲,而且要理直气壮讲,不能躲躲闪闪、扭扭捏捏。”[5]212在党性与人民性的问题上,面对新的舆论环境,习近平一锤定音,作了全新的阐释。他强调指出:“体现党的意志就是体现人民意志,宣传党的主张就是宣传人民的主张,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把党性和人民性对立起来,在思想上是糊涂的,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5]213。他还进一步指出:“坚持党性,新闻舆论工作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指向;坚持人民性,新闻舆论工作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只有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才能确保新闻媒体始终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5]213习近平关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统一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理论的重大贡献,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又一重大突破和重大成果。犹如拨开迷雾,为我们的新闻理论和传媒实践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以上我们从新闻舆论和宣传思想的工作角度入手,梳理了总方针、总原则和总遵循的主干历程,由此我们知晓了:一是,总主干贯穿了一个强烈的主题思想,即不断推动和升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每一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使这个伟大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二是,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面对不同时代的命题都做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响亮回答。三是,习近平不仅坚定不移地继承了党在新闻传媒领域一以贯之所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优质作风,而且还在坚持继承和弘扬的厚实基础上,以超然卓越的战略思想和大开大合的气势,创新性地提出了一整套理论、方针、政策、策略等论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崭新成果,从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中国化的新境界、新格局、新天地。

如果说,在新闻传媒领域,习近平在2016年的“2·19”重要讲话,是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的话,那么,习近平在2019年的“1·25”重要讲话,则是昭示着继往开来、劈山凿路的重大突进。

首先,信息化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新时代的传媒业态,无论是传媒规模还是传媒类型,无论是传媒事业还是传媒队伍,都大大超过了既往。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传输技术所带来的伟大变革,其发展之迅、势头之猛、进步之快、功能之多,完全颠覆了人们的想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技术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移动媒体已经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整个传媒格局正在或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新闻传媒领域正在加速“重整河山”。我们在兴奋地接受机遇的同时,也要看到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当今舆论场上气象万千,风起云涌,其情况之复杂、变化之迅速、走势之曲折、“水军”之凶猛、应对之艰难等等,也是空前未有的,为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比拟的。

其次,全媒体发展强化了互联网认识,催生了智能化理念。细研习近平有关新闻舆论观的论述,我们发现:

第一,习近平新闻舆论的新观念是一个不断拓展、不断提升的过程。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着力抓大局、抓大势、抓大纲。习近平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13]140意识形态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故能否做好这项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就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方向性、战略性问题作出坚定有力的务实部署,从根本上扭转了意识形态一度出现的被动局面,从而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了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巩固和发展了主流意识形态。当然,也要清醒看到,意识形态领域仍然不平静,斗争和较量有时还十分尖锐激烈。

按照习近平的新闻舆论观念,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优质价值和优化目标,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积极配合做好党的意识形态全盘工作,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导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

实事求是地讲,历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都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毛泽东就是意识形态问题大家。胡锦涛曾经说过:“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工作搞不好要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要出大问题。”[14]684习近平在这方面的论述讲得更为透彻、更为深刻。

第二,习近平新闻舆论观始终挺立前沿,勇立潮头。习近平充分意识到,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大,“新闻客户端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很多干部群众特别是年轻人的第一信息源,而且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源”[4]。为此,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习近平看到了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移动媒体将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主张“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建设好自己的移动传播平台,管好用好商业化、社会化的互联网平台,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4]。习近平还看到了媒体智能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指示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这是我们党在建立融合传播矩阵、打造融合产品的工作方针。[4]这4项要求,缺一不可;任何偏离或突出其中1项,都是对整体的严重损害,都会对我们的传媒事业造成重大损失。单纯地追求内容为王而不顾导向为魂,则内容一定会脱离轨道;一味地强调导向为魂不顾内容为王,则导向一定会枯燥乏力。习近平清楚地知道当前舆论阵地的两面性: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积极、正确的思想舆论不发展壮大,消极、错误的言论观念就会肆虐泛滥,他要求主流媒体要“及时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牢牢掌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主流媒体要敢于引导、善于疏导,原则问题要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一点都不能含糊”[4]。只有坚持这样做,我们才能真正打造出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构建出全媒体传播格局。

第三,习近平始终坚持依法治网的思想及其工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16年“2·19”讲话中,习近平特别强调:“要管好用好互联网,要把党管媒体的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都要纳入管理范围,所有新闻信息服务和相关业务从业人员都要实行准入管理”[5]212。这两个著名的“所有”,就是我们管网用网的工作指针。事过3年,在2019年著名的“2·19”讲话中,习近平进一步强调:“无论什么形式的媒体,无论网上还是网下,无论大屏还是小屏,都没有法外之地、舆论飞地。主管部门要履行好监管责任,依法加强新兴媒体管理,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更加清朗”[4]。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提高网络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15]应当看到,如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怎样构建良好网络秩序,是习近平新时代新闻传媒领域面临的紧迫课题。我们要推动依法管网,加强依法办网,强化网络伦理建设,营造健康网络生态,确保互联网及其所有应用功能都能在法治轨道上正常有序地运行。

问题是时代之子,观念自现实凝结。2020年发生的新冠病毒肺炎,是一次全球性超大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其波及范围广,涉及人口多,这些给新冠肺炎疫情的舆情带来了空前未有的挑战,形成了以下几个特征: 其一,信息流量空前未有; 其二,观点争斗空前未有; 其三,内外联动空前未有; 其四,阵线分明前所未有; 其五,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由衷拥护和自觉配合党和政府的浓度和烈度,是自改革开放以来空前未有的。

面对空前未有的超大型疫情公共事件,习近平针对严峻复杂的舆情形势和一些群众存在的焦虑、恐惧心理,强调:疫情舆论引导的总原则是,“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16]。在这个总原则之下,习近平还提出了3条要求:

一是,强化显政,坚定战胜疫情信心。他强调指出:“让群众更多知道党和政府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对坚定全社会信心、战胜疫情至为关键。”[16]“要多层次、高密度发布权威信息,正视存在的问题,回应群众的关切,增强及时性、针对性、专业性,引导群众增强信心、坚定信心,着力稳定公众情绪。”[16]他还说要“为当前舆论融入更多暖色调,营造风雨无阻向前进的浓厚氛围”[16]。

二是,把握主导,壮大网上正能量。习近平强调:“要加强舆情跟踪研判,主动发声、正面引导,强化融合传播和交流互动,让正能量始终充盈网络空间。”[16]这就很清楚地表明,习近平是知晓网上各种声音和总体状况的。

三是,占据主动,有效影响国际舆论。习近平强调:要主动回应国际关切,“争取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16]。要“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16]。

习近平提出的这些指示和要求,为这次疫情的舆论引导指明了方向,奠定了疫情之舆情总体把控平稳的成功基石。同时,他强调的原则和要求也为我们今后遇到类似公共突发事件,如何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标杆和范本,后人可以从中分享到有益的经验和智慧的方案。总之,习近平为疫情舆论引导提出的新原则和新要求,使得习近平新时代新闻舆论的新观念更加丰富,也更加丰满。

猜你喜欢
舆论导向人民性舆论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把牢信访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试析新闻报道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坚持正面宣传 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让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把握舆论导向,讲好行业故事——2016年度《北京工程咨询》编委会会议综述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传播先进性别文化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