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视网膜光凝、羟苯磺酸钙联合治疗DR患者对其眼底微循环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分析

2020-02-27 17:13邹志奇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鼻侧颞侧苯磺酸

邹志奇

(大庆眼科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当下尚不能明确其具体发病机制,严重情况下会致盲。其发病基础主要是眼底微循环恶化与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临床治疗原则在于改善眼底微循环、控制血糖等,治疗时多开展药物、外科手术、激光治疗[1]。现选取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就如何做好临床治疗工作而详情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男58例、女22例。分组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每组各有40例,观察组年龄33~72岁,平均(52.78±6.72)岁;对照组年龄34~71岁,平均(52.76±6.73)岁。两组间差异性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仅开展PRP术治疗。采用复方托呲卡胺滴眼液进行充分散瞳,表面麻醉时可采用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在裂隙灯前放置患眼,并调整到合适位置,将全视网膜镜放置其中,治疗时采用眼科固体多波长激光仪地氩绿光模式,曝光时间调整为0.2 s、功能设置在150~220 mW、光斑强度为3级,治疗过程中,每眼光斑平均分布2000个,确保能够均匀的分布光凝斑,2个邻近光斑地间距控制在1个光斑直径,其与后级区域靠近为200 um,后极以外稍高为500 um。,每次治疗需要间隔1wk,共计开展4次治疗。术后,叮嘱患者连续4天采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一天4次[2]。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羟苯磺酸钙治疗,每次口服0.5 g,一日三次,进行为期3 mo的连续治疗。

与此同时,两组患者做好常规治疗,即降血糖、降血脂、降低血压治疗,对肾功能定期检测。

1.3 观察指标

认真统计患者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RNFL厚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22.0分析,P<0.05具统计差异。

2 结 果

2.1 血流动力学指标

观 察 组: R I 为( 0 . 752 ± 0 . 072 ) 、 E D V(3.231±0.277)cm/s、PSV(12.981±1.373)cm/s;对照组所对应的指标分别为(0.787±0.084)、(2.881±0.301)、(9.822±1.294),具有统计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RNFL厚度

观察组:上方(107.321±15.212)u m、鼻侧(66.988±9.786)um、下方(110.245±17.324)um、颞侧(76.424±14.492)um、视盘全周(91.843±12.694)u m;对照组:上方(103.121±12.263)u m、鼻侧(64.246±11.342)um、下方(103.425±17.764)um、颞侧(73.213±11.432)um、视盘全周(86.934±10.435)um。

观察组上方、鼻侧、下方、颞侧、视网全周数值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PRP采用激光光凝能量会破坏视网膜光感受器与高耗氧色素上皮细胞,使其瘢痕化,致力于视网膜氧耗地显著降低与新生血管因子生产的减少,更好地萎缩与消退视网膜新生血管,且致力于视网膜外屏障作用的显著降低,进而增加脉络膜到视网膜氧气供应量,最终能够实现对眼底缺氧、缺血状态的显著改善。羟苯磺酸钙胶囊作为一种常用药物,能够有效的保护血管,降低视网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对视网膜血液渗出进行有效控制,对血-视网膜屏障进行稳定;且能够有效抑制大分子物质、共细胞凝集性,如机体血浆蛋白,促进血小板高凝状态的有效改善和微血栓形成的减少[3]。二者联合,可发挥协同作用。经研究发现,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RNFL厚度明显优于单一治疗的对照组,优势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PRP与羟苯磺酸钙治疗DR可有效改善眼底微循环与RNFL厚度。

猜你喜欢
鼻侧颞侧苯磺酸
重烷基苯磺酸的生产与工艺研究
伴视盘出血的埋藏性视盘玻璃疣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眼底影像特征陈秀丽
不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白内障患者眼表的影响
翼状胬肉对眼角膜内皮质量的影响*
右下泪小点、泪小管重复畸形1例及文献复习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HPLC法测定氢溴酸西酞普兰中的基因毒性杂质对甲苯磺酸乙酯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高度近视患者与中低度近视患者周边屈光度的比较研究△
Half-moon syndrome 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