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体质与证候之关系

2020-02-27 17:13崔海兰司雪冰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8期
关键词:证候体质个体

崔海兰,司雪冰,王 慧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北京 102200)

中医临证中若要深入探讨个体和群体的发病规律及诊治策略,须将辨证与辨体质有机结合进行综合辨治,而其前提是清楚认识体质与证候之间的关系,下文略述一二。

1 概 念

中医体质学的创始人王琦教授指出:“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个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1],与心理性格具有相关性。换言之,体质是个体在一生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其他人的生理和病理的倾向或特性,反映了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而证候是一个诊断学概念,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本质的反映,可不同程度地揭示病位、病因、病机、病势等,为治疗提供依据。

2 区 别

2.1 形成因素

体质禀承于先天,得养于后天。体质的形成与人在自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先天因素、后天因素与环境因素有关。体质形成的先天因素,即现代医学中的遗传因素,代表与生俱来的特征,是形成体质的最主要因素[2]。而体质的后天因素,则与饮食构成、起居习惯、运动锻炼、生活习惯、情绪状况、年龄、疾病、生活条件、地域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关,以上因素均对体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素问·五脏生成篇》中云:“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此五味之所伤也”。然而形成证候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内因包括情志过极、饮食劳逸失当、痰饮和淤血等因素;外因指由外界的某一种强力作用对身体所引起的损伤,如外伤等;不内外因则指虫兽所伤、金刃所伤、医药之过等均归纳为不内外因。可见,两者的形成因素各异。

2.2 探讨角度

体质是对整体生理与病理特性的归纳,是针对个体的纵向特点的描述。而证候则是疾病状态下某一阶段的病机、病位、病理状态等疾病现象状态的概括,是横断面特点的描述。二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了疾病的本质、规律与特征。

2.3 探讨对象

体质探讨的目标对象是个体,随着个体的自然发育过程,个体体质经历不同的体质阶段。如幼年时多为少阳体质,青年时阳气壮盛,中年时阴阳俱盛并开始转衰,老年时则阴阳俱衰。反映出个体在不同阶段具有体质的相对稳定性;同时,不同个体在相同人生阶段具有体质的共通性。但证候的探讨对象是疾病,其原因是证候为病因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一种反应状态,且证候则随疾病的发展而转化。因此,没有病就无法谈及证。

2.4 稳定性

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因素影响所形成的,在形态、功能活动方面固有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在个体的一段时期内,体质有着相对稳定的特性[3]。当然,体质亦因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例如,在久病、重病以后,原有体质也会发生变化。而证候则是某个疾病状态下的病理概括,可以随着疾病的进展或转归发生改变,具有不稳定性。临证所见,证候的转化是普遍的,且其转化均有规律可循。

3 联 系

3.1 体质影响证候类型

《景岳全书·烈集》中云:“当识因人因证之辨。盖人者,本也;证者,标也。证随人见,成败所由。故当以因人为先,因证次之。若形气本实,则始终皆可治标;若形质原虚,则开手便当顾本。”可见,体质是决定发病与否及证候类型的主要因素。由于不同个体具有各自不同的体质特点,故个体对相应致病因子具有易感性[4]。如湿热体质的人易感招湿邪、火邪,湿与热相聚相粘,从而易患湿热类疾病;而虚寒体质的人易感受寒邪,而易患虚寒类疾病。同时,不同体质的个体感受相同致病因素后,亦会出现不同的证候,如“同病异证”、“异病同证”,即此道理。可见,体质是决定证候类型的主要因素。

3.2 体质制约证候转归

体质因素进一步影响证候的转归和传化。一方面,当不同体质的个体感受相同病邪时,证候会出现不同的转归。如阳盛或阴虚体质的人,多易化热、化燥,而出现热证、火证、燥证;而阳虚或阴寒体质的人,则多易从寒、从湿转化,而出现寒证、湿证。另一方面,当相同体质的个体感受不同病邪时,亦会出现相同的转归。如湿热体质的人,不论其感受的是风寒还是风热之邪,邪气均会入里化热,最终转为外有风热,内有湿热之证[5],临床上常见于反复发作急性扁桃体炎、肺炎的人群。可见,证候的转归时刻受到体质的制约。

综上所述,体质与证候既具有差异性,又有着密切相关性,二者中体质为本、病证为标。在临证中准确地辨别体质,是有效辨证的基础,也是个体化诊疗的基础。切实有效地开展辨体质与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将对于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证候体质个体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