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规划转型研究

2020-02-28 16:59文怡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23期
关键词:村庄战略规划

◎文怡

引言: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转型,就要强化对乡村的治理,以确保乡村的稳定运行,增强社会公共产品的供给,促进各乡村人员间的互动以及合作,进而推动村庄规划的转型。在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之下,想要更好地实现村庄的转型,就要强化对其的治理力度,增强村级党组织建设。

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村庄规划概述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建设规模的增加,使城市与乡村的差距不断加大。为了减少城乡差距,就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村庄进行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便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在2018 年出台的意见中,对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并提出相关要求。同年,提出农村在五年内实现全面奔小康,并大力发展农业以及农村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在根本上处理三农问题,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为了使中国实现现代化强国,就要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为建设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贡献力量。

2.对村庄规划的要求。一是要确保乡村产业兴旺,建设现代化的农业体系,确保农业生产、经济水平的提升;此外,还要发展乡村产业,提升农村创业能力;二是促进生态宜居,确保各类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保护环境,发展绿色农业,促进乡村建设步伐;三是确保乡村拥有乡风文明,不断发展优秀的乡村文化,建设文明乡村;四是强化乡村治理力度,充分发挥出政府与民众的作用,建立法律与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使乡村工作井然有序的开展。

3.村庄规划转型的发展方向。传统村庄规划主要以发展目标以及空间规划为主,结合蓝图式规划对村庄未来发展进行合理规划,侧重交通、公众服务、市政设施等硬件建设,目标较单一,且在实施过程中很难落实,进而不能满足村庄发展的特色化要求。所以,新时代背景下,就要遵循统筹兼顾原则,不仅局限在对空间的单一规划,还要重视产业化、社会治理等软件内容,落实系统规划思想,把单一的目标转变成综合目标,并由蓝图规划向实施型规划进行转变。

二、影响村庄规划的原因

1.落后的基础设施。当前很多农村配套设施不完善,基础设施水平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近年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由于整体水平较弱,给当地人们生活造成较多的不利。例如,农村交通不够发达,公路覆盖率较低,导致人们出行不便;多数农村所处的位置较偏远,医疗设施不完善;此外,房屋、河道以及乡村选址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农民思想意识固化,道路建设等开发活动实施起来非常困难。

2.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随着城市化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年轻人走向城市务工,这样就导致农村劳动力降低。留在农村的大都是年龄偏大且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以及尚未成年的幼儿,这些人很难成为振兴乡村经济的中坚力量。一些农民学习文化知识以后,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走入城市谋求发展。长久下去,就会导致大量土地以及房屋被废弃,产业出现空心化,难以振兴乡村发展。

3.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多数农村环境污染严重,与当地人不重视环境的保护以及乱堆乱放垃圾有着直接关系,同时,缺乏科学的规划;此包,废水乱排乱放,污染土地与漂流,很多美景由于环境的污染而受到较大影响。当地人不了解环境治理问题,使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影响到农村环境的提升,长久下去,不利于农村的进一步发展。

4.基层管理有待提升。基层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由于当地人缺乏对基层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导致组织不合理,无法发挥出实际作用。基层管理职能薄弱,造成农民办事难的现象,进而使其基本权益受损。若无法开展有效的管理,就会造成治安混乱,影响到发展。

三、乡村战略背景下村庄规划转型的方法

1.空间管控目标的落实。土地空间布局合理优化,环境生态修复,全面落实环境生态红线制定成果;落实农用耕地以及永久性基础农田保障;传统当地历史文化,对乡村历史保护底线分类进行划分;统筹规划当地产业发展空间,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保障;明确生态、农业、基础设施等各类用地布局。

2.激发内生经济动力进行。乡村产业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来源,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当前,村庄规划要推动产业的融合,发展新兴产业,实现乡村和谐发展、共同富裕的目标。但需注意的是,在发展新兴产业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固有物质以及非物质资源,打造全新的产业模式,发掘村庄特色产业,激发起乡村活力。把当地实际与特点融入文化产业当中,形成自身独特的品牌,提升乡土文化影响力。

3.乡土文化基因。在我国,乡村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大多数乡村有着自身乡土文化与习俗。传统文化要把乡土文化作为主要依托,此外,乡村居住人们在开展农业生产与生活时,形成社会心理、行为准则、习惯等依据。同时,直接反映了乡村人员处理原则、社会认知等,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关键部分,也是赖以生存的精神寄托。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土文化建设能推动党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促进城乡文化发展,使农民精神文化得到满足。所以,在村庄规划过程中,深入挖掘城乡文化,使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在村庄进行规划编制过程中,还要重视保护、继承与发扬乡土文化。一要对乡村历史进行梳理,统计并保护历史建筑物以及物质遗产,名木古树、楼阁等历史文化元素;二是继承与发扬传统的民间手艺、曲艺等;三是在村庄规划过程中,融入文化元素,使建筑、环境等方面形成特色地域文化。

4.营造乡村风貌。乡村规划编制过程中,要结合乡村文化,体现出自身风貌,避免照搬城市形式。例如,继承与发扬历史文化为主的特色保护类村庄,古树名木要设置围栏,活动场地可以设置座椅,提升其实用性与舒适性。景观小品可结合村庄文化特色进行设计。以发展自然风光为主的特色村庄,重视村庄自然生态格局的保护,大力发展田园风光。此外,还要对农田的耕种进行规范,化景成田,合理布设公共空间,大力发展农家乐、农业果园等产业。

5.乡村和谐共治。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农民各项事业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村民不仅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参考者,还要在规划阶段,采取走访座谈、问卷调查、收集资料等形式,对当前村庄情况以及居民进行调查,同时,对当前居民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与村民一起商议方案草图以及绘制事项。并组织居民开展代表会议,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了解居民所想,并制定完善的方案,使居民切实参与到讨论中,进而得出完善的规划方案与成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村庄进行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方案的实用性,并结合乡村发展实际,合理进行规划。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把村庄规划转型落到实处,提升农民的收入与生活水平,为打造和谐乡村、青山绿水乡村环境而不断努力。

猜你喜欢
村庄战略规划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战略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战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村庄在哪里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