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设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常见问题及对策的探究

2020-02-28 16:59刘进阳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23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主管部门建设项目

◎刘进阳

建设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自2017年10 月1 日实施至今,在验收责任主体由监管部门转向建设企业的同时,真正落实了政府“放管服”的改革理念,但自主验收不等同于“不验收,松监管”,而是更加明确了建设企业要严格履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按照程序和相应标准进行项目竣工验收,及时公布验收结果,接收社会监督。但在建设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通过相应解决对策的制定来提高验收工作的质量,对企业的正常运营,主管部门的日常监管,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设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的相关概述

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对于建设企业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且严肃的自查自纠工作,在保证环评报告、批复、可行性报告等环评审批手续完备的前提条件下,才可以进行自主验收的下一步工作。通过环评报告及批复结合现场勘察对项目的规模、性质、产品、具体工艺流程、主体工程与配套环保设施进行一一核对,防止出现项目重大变更而未及时上报审批。同时要核查企业的排污许可、废弃物处置协议、转移联单、应急预案等相关资料是否齐全及符合规定,核查企业是否设置了相关环保管理部门及人员,是否有相应的环保规章制度,生产环节是否有详细的设备调试运行台账及相关记录。具体验收监测时,必须核实企业工况运行情况是否符合验收要求,对环保设备是否齐备及能否正常运行进行验证。对污染物排放是否符合国家及地方标准进行核查,最后建设企业应对自主编制的验收监测报告或委托第三方技术机构编制的监测报告结论负责,要确保相关验收情况的完整真实,并公开信息、接收监督。

二、现阶段建设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常见问题

1.建设单位环保责任意识薄弱。

在国内,企业大多为经济利益所驱动,在国家高度重视环保的态势下,部分企业依然对竣工自主验收的相关政策规定一知半解,认识不足,甚至认为自主就是自由,在项目不符合验收标准的情况下,急于生产、草率验收、敷衍了事。还有一些企业依然坚持“重效益轻环保”的生产模式,环保设备不完善,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让污染物长期稳定达标排放更是难上加难。“先生产后验收”,“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时有发生,在面临环保主管部门的检查,因环保验收手续缺失,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问题面临停工停产,甚至是遭受严厉处罚时,才不得不整改整顿,履行程序。不仅对企业效益造成影响,更加剧了环境污染的风险。

2.第三方技术机构管理不规范。

当前,建设单位由于缺乏验收相关的技术人才,大多是将验收工作交由第三方技术机构负责,随着市场的逐步放开,准入门槛的降低,导致了大量内部管理不够规范的机构出现。第三方技术机构的能力,责任和服务意识参差不齐,部分技术人员由于经验不足,技术水平有限,导致现场勘察不细致,监测点位布设不合理,监测项目不全,分析方法和评价标准的使用不当,导致复测、重测,影响验收工作和企业投产进度,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甚至个别人员为谋私利,为企业弄虚作假,蒙混过关,这一行为不仅为企业日后投产埋下隐患,更是对社会的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3.监督监管持续性与力度不足。

为加强企业自主验收的监督监管力度,《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也明确规定了企业自主验收相关信息的公示时间、渠道、内容。一部分建设单位对相关文件的认识不足,不及时对验收信息予以公示,甚至一些企业为求经济效益,恶意规避公开信息,导致主管部门无法及时对其进行监管。另外,各监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且我国环境监察监测人员的数量相对有限,致使无法对众多的建设项目进行长期的持续的跟踪监督,对违法违规企业的打击力度大打折扣。

三、建设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可采取的对策

1.强化环保责任意识,加大宣传力度。

建设单位要正确认识到环保自主验收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建设初期就要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设立环境管理部门,加大环境管理制度建设,完善相应的人员配备,培训上岗,做好“三同时”的落实工作,做好项目建设进程中的自我监督工作。同时环境保护主管门部也要对建设单位做好帮扶工作,通过官方网站、影像文字资料,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企业提高环保责任意识,树立法律意识,通过现场指导、组织培训、提供专家技术支持、宣教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手段,切实帮助建设单位完成责任主体的角色转变,做好自主验收的相关工作。

2.强化第三方技术机构管理。

第三方技术机构是建设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要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建设单位存在的验收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帮助建设单位做好验收相关的准备工作、有效的推进环保验收工作,在为企业服务的同时也要帮助环保主管部门把好关。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也要强化管理与监督,扎实推进第三方技术机构的管理体制完善工作,验收、监测报告的抽查工作,定期进行监督考核与评估,对服务质量低下的机构要求其进行整改,对帮助企业弄虚作假的机构建立行业黑名单,纳入诚信体系,促使其能够强化责任意识,加强自律,提高服务质量。

3.强化跟踪监督。

环境主管部门要做好环保自主验收的事中事后监察监督,结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规定的“双随机”监督机制,联合环保监察监测等多部门对建设项目进行监管,加大基层监察队伍建设,对建设项目“三同时”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建设项目验收后,应定期对建设项目的环保设施运行情况,排污口规范化情况,以及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进行检查监督。真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到位。同时加强各部门沟通,建立审批、监测联动体系,从而使竣工环保自主验收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得以保证。监管部门还要对企业在验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对企业提出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解决。此外,还要不断完善跟踪监督管理制度,积极探索,从而为后续的环保工作创设有利条件。

四、结语

总的来说,做好建设项目竣工环保自主验收工作是十分必要且具有重要意义的。结合现阶段所存在的具体问题,我们要不断的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提高企业的环保责任意识,通过强化监督,加大监管力度等方式,使参与验收工作的各方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才能使建设项目的竣工环保自主验收工作达到预期效果,这对于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主管部门建设项目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安徽园林》通过省主管部门年审
我国环境立法的演变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对太湖流域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体系构建的思考
林业工作站职能作用探讨
做好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