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1999年间国内理论界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研究述评

2020-02-28 11:54夏克强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宏观调控列宁

夏克强

摘要:中国理论界在1978-1999年间对苏联新经济政策展开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新经济政策的知识体系,探讨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反思了新经济政策时期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挖掘了列宁的宏观调控思想,为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改革提供了理论上的重要借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新经济政策;列宁;经济体制改革;宏观调控

中图分类号:F09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626X(2020)01-0044-09

1978-1999年间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与苏东剧变导致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谷交错并行的复杂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国家改革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备受关注。改革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性问题再次提了出来,1920年代的苏联新经济政策由此重新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各国学者们的热门研究领域。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理论界对列宁新经济政策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并在之后的整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笔者结合时代背景,对这一时期国内学者关于新经济政策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和介绍,以期促进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一、对新经济政策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理论界关于苏联新经济政策的系统性研究处于“拓荒”的阶段,因而列宁在新经济政策实践中形成的理论观点理所当然地成为相关研究的重要领域。从学者们的研究来看,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学说是一个完整丰富而又基础厚实的理论体系,它全面地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怎样实现社会主义过渡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并分别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

(一)新经济政策学说的理论基础

对战时共产主义的反思和批判。研究者们普遍注意到,列宁反思和批判在苏俄内战后期引发巨大危机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其建构新经济政策理论的一个重要基础。列宁指出,既要看到战时共产主义这种“冲击”方法在战斗开始时期的意义、作用和必然性,肯定它是一种功劳,又要看到它并不是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因而在“冲击”失败后,必须认识“冲击”方法的错误,认识由“冲击”转为“围攻”的必要性;试图直接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的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是错误的,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在一个小农国家里准备向共产主义过渡需要经过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一系列过渡阶段,不是直接依靠革命热情,而是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依靠个人兴趣、对个人利益的关心以及经济核算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对俄国国情和特殊发展道路的认识。认清国情是正确认识一切革命和建设问题的基本依据。列宁总的观点是:一个国家如果大工业占优势或者大工业在工农业领域都十分发达,那么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可能的,否则在经济上就不可能;俄国是一个无产阶级占少数而小资产阶级(农民)占大多数的社会,存在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因素互相交织的五种经济成分,而占优势的是小农经济结构,因此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经济结构,在巩固工农联盟的前提下创造过渡所必需的物质条件,就必须把资本主义特别是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引。列宁认为,需要“中间环节”是俄国社会主义道路同其他国家道路的主要区别。

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人口”。列宁曾经明确指出,国家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人口,是历史阶梯上的一级,从这一级就上升到叫做社会主义的那一级,没有任何中间级”。研究者一般都认为,列宁把国家资本主义作为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原则之一,萌发并最初形成于其在1918年春所著的《关于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的报告》《论“左派”幼稚性和小资产阶级性》等重要文献中。在列宁看来,国家资本主义从广义上说是一种特殊的过渡形式。在十月革命后俄国存在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小农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因而在物质、经济、生产等方面俄国都还没有走上社会主义的“人口”。列宁在1918年提出的国家资本主义思想是为了配合产品计划经济发展的需要,试图依靠国家行政命令控制的国家资本主义实现“直接过渡”,而在1921年实行的国家资本主义则是通过市场和货币流通加强社会主义大工业同小农的多种形式的联系,逐渐改造小农经济,以完成向社会主义的间接过渡。

对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关系的探索。有人根据苏俄在1921年10月由国家资本主义的商品交换退后到国家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认为列宁是把商品货币关系思想作为新经济政策的唯一理论基础。但也有人强调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货币关系与国家资本主义是辩证统一的。主张者根据列宁1918年在与俄共(布)党内“左派共产主义者”论战中的观点表述,指出列宁是把国家资本主义同农民需要的市场经济聯系在一起考虑的,商品货币关系只在农民所需要的范围内存在。总之,商品货币关系是贯穿整个列宁新经济政策理论的一条主线。列宁一再强调,要把商品交换和流通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把商业作为中心“环节”,把发展和利用商品经济的机制看作实现计划经济的手段。

(二)新经济政策学说的理论体系

杨承训从列宁对社会主义经济深入认识的角度建构有关的理论体系,认为它包括若干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原理:(1)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2)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把社会主义社会划分为不同的阶段,采取一系列过渡措施和过渡形式;(3)在还没有条件实现共产主义分配的情况下必须把交换作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之一;(4)对于有决定意义的东西要抓住,其他的要放活,以实现社会主义道路与灵活机动形式的结合;(5)要敢于吸取资本主义经济中有益的东西,为社会主义所用,即对资本主义进行“积极扬弃。

商德文以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期间形成的重要基本理论为依据,认为新经济政策学说主要包括:(1)关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间接”过渡的学说;(2)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同农民结合的实质和形式的学说;(3)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实质、作用和形式的学说;(4)关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有效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机制的学说;(5)关于反对官僚主义和加强经济管理的学说n”。

詹一之把与新经济政策有关的理论和实际内容统称为“新经济政策思想”,认为其包括三个有机联系的组成部分,即关于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理论、政治和经济前提,关于经济方面的各项政策及其指导思想,以及关于沿着新经济政策道路建成社会主义的保证条件。

王红、章显培等人从矛盾对立统一的角度看待整个新经济政策学说,指出它是关于如何正确处理工农和工、农业关系;如何正确处理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货币交换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其他经济成分关系的一整套完整的、系统的学说。它是以经济政策形式出现的,涉及工、农、商业和财政、政治、文化方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杨祝华等人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学说进行了具体化概括:(1)发展经济必须以商业、市场为基础;(2)以正常的货币流通为前提的经济核算制是社会主义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3)发挥财政金融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调控作用;(4)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5)劳动报酬应和生产成果、效益直接联系起来;(6)司法工作要保证新经济政策的正确实施;(7)工会是维护工人利益的团体,是学习管理的学校;(8)政府机关的工作制度要实行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彻底改革;(9)共产党的组织整顿是完成经济建设任务的保证;(10)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和发展经济同样重要,等等。

(三)新经济政策学说的理论创新

杨承训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学说在不同层面上扬弃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经济观点进行了系统发掘和概括:(1)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并指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商品货币关系实际上就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纠正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截然对立的论断,在历史上首次提出了“计划经济”的概念,并得出两种经济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统一的结论;(3)修正了马克思、恩格斯倾向于社会主义社会应实行单一层次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的原则性设想,形成了以经济核算制为中心、以“集中调节(计划),分散管理”为总原则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的新观点,形成了包括国家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内部的一整套经营管理体系;(4)纠正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银行不复存在的观点,创立了善于运用货币杠杆搞好计划经济社会主义的金融理论;(5)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报酬平等”、“直接分配”的分配关系和分配形式思想,形成以“个人利益关心和责任制原则”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分配关系理论;(6)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是单一公有制的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阶梯过渡理论;(7)突破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提出通过多种经济形式组织农民走上社會主义道路的理论构想;(8)在马克思、恩格斯从未设想过的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关系的问题上,提出了苏维埃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经济联合,善于“借助联合外国资本赶上去”的理论和政策。

李斌雄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认为列宁系统地、创造性地论述了他所创立的新经济政策学说与唯物史观的生产力、经济关系、政治、文化上层建筑的学说的内在联系,其主要体现在:(1)始终立足于生产力发展这一主线,把俄国社会的生产力状况作为政策制定的依据,把拯救作为生产力主体的工农作为政策的关键环节,把奠定社会主义大工业基础作为政策目标,把是否有利于恢复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检验政策的最高标准,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生产力范畴及其作用的原理;(2)突破了所谓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经济结构(或生产关系)纯而又纯的思想,创造性地把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把各种形式的合作制作为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将农民引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途径,从而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辩证法有了新的发挥;(3)论述了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实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实行经济革命、文化革命的关系,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战略重点的转变,工农联盟必须由政治军事联盟转变为经济联盟,和平时期党和政府机关建设的理论,以及文化革命的纲领方针,从而对苏俄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在建设、发展中的关系等历史辩证法问题进行了重大的探索。

大多数研究者从科学社会主义的视角出发,对这一时期开始根据经验谈论社会主义的列宁就落后的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作的理论创造进行了深入发掘。他们较为一致地认为实施新经济政策后的列宁在这方面的主要理论贡献是:(1)指出社会主义的中心应该由政治斗争、暴力、革命转变为“和平组织‘文化工作”,为此就应该少搞一些政治,多搞一些经济,必须赶快学会做经济工作,提高文化水平,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2)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小生产过渡到大生产的中间环节,为此就应当否定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抽象对立,善于把国内外的资本主义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帮手”;(3)以马克思提出的无产阶级专政为政治基础,在经济上采取改良主义的过渡办法,即在保留和活跃商业、小经济、小企业和资本主义的前提下,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改造它们,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4)根据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必须走一条特殊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实际,提出了粮食税、消费合作社、发展工农之间的产品交换以及提高农民文化水平的思想,从而回答了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工人国家同农民在经济上的结合及其形式的问题;(5)把商业和商品货币关系作为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把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的商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承认商业和市场是唯一可以把工农业联系起来的“中间环节”;(6)列宁在俄共(布)十大上《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的提出和《论粮食税》的发表,标志着列宁的社会主义新理论的产生,也就是东方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对于落后东方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研究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涉及过渡时期苏联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1978年以后,中国在重新确定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发展新路线,着重在经济领域推行市场化改革,因而有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也随之而来。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关于苏联新经济政策实质的研究在中国理论界受到格外的重视。研究者们以列宁的原著为依据,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阐释,力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与建设规律。

(一)工农联盟说

有学者强调,列宁在俄共(布)十大上确立的粮食税政策标志着其在政治上重新估计和建立工人与农民的阶级关系,1921年秋后则通过国家调节商品和货币流通找到了工农关系在经济上的“结合点”。贯穿这两个过程的唯一“红线”就是工农关系。因此可以说,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探索实质上是对工农关系“结合点”的探索;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也就是确立工农之间的正确关系。

(二)商品经济说

持该观点的学者都认为新经济政策道路以及最后结晶而成的经济建设构想实际上就是发展商品经济的问题。因此,他们把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理解为发挥市场、货币和商业的作用,以国家调节的市场为基础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逐渐走向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所以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删。

(三)国家资本主义说

有人则提出,新经济政策并不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而只是探索实现这一途径的方法,是列宁所说的“向后转”,即从社会主义转向国家资本主义。新經济政策的实质并不是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而是全力发展国家资本主义,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到达社会主义的“入口”。理论界占支配地位的观点认为,晚年列宁在国家资本主义试验失败的背景下,肯定了合作社的社会主义性质,并以此作为引导苏联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新路。持上述论点者对此明确反对,认为合作社仍是国家资本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标任务不是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而是完成从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条件。

(四)“补资本主义课”说

也有人认为,列宁公开承认允许发展自由贸易、商业和市场的新经济政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重生,而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加强大生产反对小生产,加强先进生产反对落后生产,加强机器生产反对手工劳动,加强由社会主义国家调整的经济关系反对资产阶级无政府状态的经济关系。因此,把发展商品货币关系作为小农占优势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桥梁和步骤,实质上是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补资本主义课”的问题圈。

(五)战略退却说

另一些研究者则明确提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仅仅是战略退却。他们的观点可以归纳为:(1)列宁1921年提出的新经济政策与1918年提出的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计划本质上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战略调整,无所谓“路线改变”和“补资本主义课”;(2)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仍把商品、货币、市场看作资本主义的经济范畴,仍把小生产的发展等同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且也没有放弃改造小生产的目标,而只是调整了改造的方法;(3)无论是苏俄的政界还是经济学界,都把有限制地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视为暂时的、不得已的办法,并且在利用中逐步加强计划,为最终消灭这种经济关系创造条件;(4)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仅仅是战略退却,是由“强攻”转为“围攻”,用新的迂回办法继续与资本主义斗争,而绝不是放弃社会主义搞资本主义闭。

三、对新经济政策时期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

1984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拉开帷幕。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斯大林模式的重要遗产,它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苏俄在战时共产主义期间形成的经济体制,并为后来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普遍照搬,成为这些国家在工业体系基本建立后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与此相反,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列宁已充分认识到高度集中体制的弊端,在承认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允许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的客观前提下,着手对排斥市场机制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从而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出于同样的现实观照,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成为20世纪后期国内经济学界和社会主义理论界的研究热点,其研究成果也大多为中国的相关改革所采纳和借鉴。

(一)关于改革的指导性原理

王树桐从实践决定认识的角度认为,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改革思想来自改革的实践,而它又反过来成为指导苏俄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其原理包括:(1)改革是从根本上改变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和形式;(2)改革的任务就是纠正错误,把一切没做好的都从头加以改造;(3)改革的不断深入会促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看法发生根本改变。

陶玉泉指出,落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承认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仍然存在多种经济成分(特别是商品经济)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因此改革的理论原则包括:(1)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生产的社会化、现代化;(2)商品经济是落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范畴;(3)多种经济并存、竞争的体制有利于发展生产力;(4)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改造和利用既有的社会关系制度口司。

周明生通过归纳列宁关于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资本主义关系必然会重新发展的论述,指出列宁明确提出了国家经济管理方式和范围的变动必须以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不被削弱为限度。

(二)关于改革的重点内容

新经济政策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围绕着粮食税和工业企业改革展开的。学者们研究和总结的要点包括:(1)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2)进行机构改革和方针、政策及法令的调整;(3)改革分配制度,克服平均主义;(4)发展商品生产和自由贸易,对其进行利用和调节;(5)整顿财政,稳定物价;(6)对部分企业实行租让制、租赁制等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7)把经济核算制作为改革的中心环节,在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同时,形成托拉斯、辛迪加等专业化联合的经济管理体制,调节商品的生产和销售;(8)消费合作社成为国家指导下的商品交换组织,合作制商业和国营商业大量出现并加入市场竞争;(9)市场成为制订计划的依据和出发点,同时也成为计划实现的根本途径和调节对象;(10)把银行改造成掌握国内贸易、调节货币流通和工农业生产的国家金融机构,并且通过它对托拉斯和其他企业的经营活动实行监督。

(三)关于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人们从不同角度总结了改革的成功经验。有人站在制定政策的宏观角度,认为经济改革的成功在于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经济规律办事,重视知识分子和专家的作用,以农民容易接受的方式向社会主义过渡。有人则总结了正确的改革方法论,包括深入动员群众,改革目标明确,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革步骤稳妥,纠正偏向及时网。也有人探讨了改革的问题和教训。如在商品货币关系方面,有学者提出列宁对该问题的认知是矛盾的,因此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并未走商品经济的道路,而仅认为采纳商品货币关系的作用是一种退却,导致在他逝世后苏共内部乃至国际共产主义内爆发了激烈的争论和斗争,对社会主义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又如在辛迪加的作用和影响方面,有学者直言其指导思想是错误的,政策上毫无控制,因而在促成和扩大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方面起了非常重要的有害作用。

四、对新经济政策中列宁宏观调控思想的研究

怎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和改进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这是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紧密关联的另一个重大课题。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列宁在1920年代领导苏维埃俄国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实践中,就如何实行国家宏观经济的管理以及综合运用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配置资源等问题进行了大量富有创见的探索,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不发达社会主义国家实现有效的宏观调控贡献了宝贵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因此,有学者强调指出列宁是20世纪探索经济落后国家加强和恰当进行宏观济调控的第一人。列宁的相关思想理论在20世纪后期受到中国政治经济学界的普遍重视,成为他们在研究列宁经济思想方面的一个重要面向。从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国内学者围绕着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基本完成了对这一问题的概念与体系建构,继而使之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对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调控体系有着深刻的理论影响。

(一)列宁关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一般思想

关于列宁的宏观经济管理原则与方法的思想,商德文总结为:在指导原则上,既要求把全国的经济机构变成一架使所有人都遵照一个计划工作的大机器,又强调要批判地吸取资本主义经济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的优秀成果;在具体原则上,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与一长制的企业管理制度,用统计和监督实现宏观经济的控制和调节;在管理方法上,以经济核算制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为主;此外,要善于从党员干部、工人和资本主义遗留下来的专家中选拔和培养经济管理人才。关于列宁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任务的界定,王元璋根据原著文献概括为监督、监察、计算和调节等四项职能,并指出这实际上是组织、领导、监督、保障、调查研究和调节。关于列宁对提高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能力的思想,俞良早建构了完整的概念体系,即保证足够的国家财政收入,并正确地进行财政开支,以提高国家管理经济的能力;不断完善和严格执行经济法律和法令,利用法制力量规范人们的经济活动与行为,达到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有效管理;精简机构,理顺党政关系和其他工作关系,使机关工作人员面向经济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以利于国家管理经济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增强。

(二)列宁关于资源配置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加强国民经济的计划领导。列宁的经济计划化思想由来已久,他是历史上首次提出“计划经济”概念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学者们大多认为,新经济政策时期苏俄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开始了面向商品货币关系的转变,但这并没有改变列宁对计划调节的重视,并以此形成其设计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主轴。它主要体现为:(1)领导建立国家计划委员会,实行城乡商品销售的总合同制,以加强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领导作用;(2)强调新经济政策并不是要改变统一的国家经济计划,而只是改变实现计划的方法;(3)把“上面集中、下面自由”作为构建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指导性设想,在宏观调控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上进行了初步探索;(4)提出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结合、讲求效益、突出重点、民主集中制、综合平衡等计划工作原则;(5)要求坚持计划的客观性与科学性,防止用官僚主义的空想计划代替实际工作。

重视市场对计划的作用。研究者指出,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列宁对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调节者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即不再把统一的经济计划与市场当作不可兼容的对立物,强调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必须考虑市场因素,适应市场条件,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列宁计划战略思想的轮廓是以农业、轻工业的恢复与发展为基础,积极发展以能源与交通运输为核心的重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问题上,列宁亦提出工农业两大部门之间的商品买卖是衡量其关系是否正常的标准,工业内部的合理比例关系取决于计划与市场是否建立正常的关系。

实现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研究者认为列宁从三个方面探索计划与市场结合的具体方法、形式和手段:(1)在“上面集中、下面自由”的计划体制下,指明掌握重要的部门和物资是计划工作的重点,并通过独立经济核算单位对市场的探索完善计划;(2)划清经济计划和市场机制各自的作用范围,计划是目标,市场机制是完成目标的手段;(3)执行计划以经济方式为主,行政方式、军事方式只起辅助作用。

五、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总的来看,1978-1999年间中国理论界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与不足。无论是成就还是不足,实际上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研究的成就

首先,较为完整地建构了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基本知识体系,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产生较大影响。1978年以前国内理論界只有少量的片面介绍苏联新经济政策的理论著作,并且一概遵循《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关于新经济政策实质的提法,将新经济政策简单地定义为“暂时退却”。1978年以后,经历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与拨乱反正的中国理论界极大地解放了思想,一批从新的角度研究列宁新经济政策学说及其相关实践的专著、论文由此问世。学者们通过对新经济政策学说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和主要创新的深入发掘与阐释,建构出列宁新经济政策理论的知识体系,提出它是一个既有别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社会主义的一般设想,又不同于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的原则性理论的独立理论形态,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创造性发展,尤其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有着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的诸如“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重要理论表述无不受到上述研究的影响和启发。

其次,围绕中国改革实践的需要开辟前沿领域,为以后更高质量的研究奠定了基础。(1)这一时期的中国理论界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党的中心工作,对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期间关于商品经济、合作社、经济体制改革、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模式等方面的思想进行了大量较为深入的研究,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向前发展。(2)同样是出于对中国改革的现实观照,这一时期国内学者的研究也涉及新经济政策时期苏联的农业生产、农村土地关系和阶级关系等三农领域的问题,对于1920年代中后期联共(布)党内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分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期间关于政治建设、法制建设、民族关系等问题的思想也有所关注。这些对于推动对新经济政策问题以及中国的改革、发展与稳定方面的进一步研究都是十分有益的。(3)这一时期国内学者开始接触到国外学者关于新经济政策的研究成果,翻译了大量的相关著作,并且初步梳理和介绍了西方“列宁学”家关于新经济政策的主要观点。另外,以新经济政策研究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问题、列宁邓小平比较研究问题等研究领域也在1990年代中后期逐渐成型。所有的这些极大地拓展了研究的范围,为以后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

(二)研究的不足

首先,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者们基本都采用文本解读法、分析归纳法、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方法,这是有必要的。但是仅仅运用上述研究方法很难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切实的论证,从而成为理论上的自说白话,在客观上也必然造成大量的重复研究。新经济政策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并且最终以被废止而告终,这些都说明赞同新经济政策的相关理论并非毫无疑问。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唯一办法,就是必须在史实的钻研上下功夫,通过历史研究的方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国际关系等多个方面探索影响新经济政策发展进程的关键节点,真正做到史论结合,以剥离真理中的谬误。另外,比较研究也是探讨复杂问题的重要方法。未能把1920年代的列宁新经济政策在纵向上放到俄国的整个长历史中加以探讨(尤其是与二百多年的沙俄改革史进行比较),在横向上将其与处于同一时代的相似外国现象(如德国国家资本主义、美国“新政”)进行比较研究,也不可避免地制约了国内学者关于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度、广度与厚度。

其次,缺乏中外学术对话。国内在1980年代即翻译出版了大量与新经济政策有关的外国研究性著作(这实际上超过了其后的任何一个时期),同类的外文文献也开始出现在大学和研究机构中,但并未得到国内理论界的足够重视。在整个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国内相关著作中,极少能看到对于外国(尤其是西方)学者论述的引用、探讨、比较或批判。尽管国外(尤其是西方)学者所持的立场不同,观点和方法也不无偏颇,但与其对话无疑是提升本国学界研究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因为本国学者研究视角的更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的拓展、理论范式与话语范式的完善,都有赖于此。

再次,片面性研究曲解了列宁思想的本質。最具有代表性的现象就是有的学者出于紧跟中国经济改革形势的考虑,在选择性引用文献的基础上,片面地阐释列宁在新经济政策时期要求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思想,并指认这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而对列宁关于反对、限制和消灭商品经济的其他论述则不予重视,甚至避而不谈。事实上,列宁一贯坚持马克思主义计划经济理论。他在1921年以后要求发展商品货币关系的确是出于“暂时退却”的考虑,强调它仅限于不占有生产资料的农民小生产者需要的范围,而且在无产阶级国家掌握的大工业得到足够发展的情况下必须把农民小生产改造成社会主义大生产,这在《论粮食税》《论合作社》等重要文献中都不难找到印证。因此,将列宁构思的这种带有高度局限性市场调节机制的经济形态称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值得商榷的,而提出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长人社会主义的结论更属失之严谨。片面性的研究在客观上造成了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断裂,也违背了列宁主义的整体性思想特点,使其无法自洽。

最后,未能就一些基础性的重要问题形成共识。新经济政策的实践充满了曲折,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个别较难厘清的重大“悬疑”理论问题。在这些问题上,国内学界也未能取得大的突破。关于新经济政策的实质问题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证:研究者们一般都直接根据列宁文献中不同的有关表述各自立论,造成了不必要的研究碎片化。这既表明他们对于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在不同时期的连贯性以及该思想与列宁主义中的其他思想之间的整体联系都缺乏把握,也反映出其中不少人在辨析历史问题时习惯于套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主流理论范式,因而没能在对列宁主义进行整体性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无产阶级国家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该如何摆正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关系?社会主义阶段的经济建设到底还要不要商品(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商品(市场)经济?正确回答这些事关重大的问题都有赖于上面这个基础性理论问题的解决,反之,则会导致理论创新走人歧途。

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研究,归根结底是一个探索经济文化落后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怎样过渡到社会主义并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它既应运而生地内涵着经济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世界性课题,也毫无疑问地存在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必然张力。1978-1999年间中国理论界从服务于改革开放的需要出发研究这一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构建和实践发展做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宏观调控列宁
政府宏观调控对于房地产开发商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研究
斗鹅
列宁的后代
宏观调控法的一般原理
拉美有多少“列宁”?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分析
浅谈对粮食价格波动的认识
纪念列宁
宏观调控程序法治化分析
宏观调控法基本范畴—宏观调控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