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2020-03-02 23:07
江苏科技信息 2020年31期
关键词:法学专业案例法律

秦 宇

(太原工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08)

0 引言

高校传统教学理念中比较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方式往往是填鸭式的满堂灌,侧重于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于法律专业人才的需求极为不符。所以,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面对社会对法律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增长的现状,高校的法学教育为适应法治社会的发展应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1 实践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1 建设法治社会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优秀的法律人才,作为专门培养法律人才的法学院校自然要担当起这个重任。在实务工作中不仅需要有理论知识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而职业技能的获得来自于在校期间实践能力的培养,仅仅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能力犹如纸上谈兵,即便学生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毕业之后到了实践部门也无法很好地发挥自己的理论知识服务于社会。“涉法无小事”,每一个案件都会对当事人、社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力,职业技能的好与差直接决定着能否及时、高效、高质量地完成所承办的案件,从而很好地化解纠纷矛盾创建和谐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好比一个人的左膀右臂,无论缺少哪一个都会影响整个身体机能作用的发挥。高校的日常教学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系统理论知识的传授,也应该重视对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一个优秀的法律人才不仅要有深厚法学理论基础,同时也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1.2 提高学生就业率的需要

近几年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不太乐观,多年来都被教育部列为较难就业的专业之一。《就业蓝皮书:2018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2017 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低的是法学。回顾过去几年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从2010 年至2018 年(除2016年外)在本科就业红牌专业中均有法学[1]。法学专业属于就业周期较长,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学科专业,并且这种现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具有持续性。曾经法学专业是大家眼里公认的好专业,毕业之后能去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专业对口的单位上班,但现在却要面对严峻的就业现状。从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本科毕业之后如想顺利就业还需要通过国家统一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法考的通过率又比较低,号称全国最难的考试之一。再加上公检法单位招人采取凡进必考的政策,除了通过法考之外还需参加公务员考试才能成为单位正式一员。另外律师、公司法务、顾问等行业更青睐于有多学科背景的学生,所以很多非法学专业的学生通过法考后也要跻身于法律行业,这无形中又增加了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性。为了改变这种就业率低、就业满意度差的现状就必须要针对就业市场对法学毕业生职业能力的需求来改变高校的培养方式,注重法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

1.3 一般本科院校生存的需要

我国目前有近600 所高校设立法学专业,其中“五院四系”等重点院校在师资力量上比较有优势,是培养法学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但由于招生数量有限,不能满足我国全部法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同时由于培养目标不同,“五院四系”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法学专业人才的特殊要求。一般的本科院校在学术资源、教学水平、社会影响力、资金投入、硬件设施等各方面都不及重点院校,但一般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和重点院校培养的学生在社会中却是一起竞争。毕业于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怎样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是一般本科院校要想持续招生能够生存下来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所以,一般本科院校应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地方经济发展的特殊需求等作为培养重点,这样在就业市场上与重点院校的学生比起来才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竞争力[2]。实务部门更青睐于实践能力较强的毕业生,毕竟法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笔者所在的高校是一个以理工科为主的工科院校,在高校转型过程中定位为以创办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高校为目标,在此背景下工科院校法学专业注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只有这样才能在高校林立的环境中进行差异化竞争,否则会面临招生的困境而无法生存。

2 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2.1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比较常见,通常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法律条文及法律原理。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几点。首先,案例的选择很重要。要选择典型的、具有一定难度的真实案例材料,并且不能把案例材料连同判决结果一并给学生。有的教师会选择一份判决书作为案例材料直接拿给学生进行讨论分析,这样会把学生的分析和思考限制在判决结果的范围内。因为实践中有很多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应该让学生阅读案例材料之后进行独立思考,如果直接看到判决结果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教师的引导很关键。每遇到一个案例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甚至有些会偏离法律讨论的范围,所以教师的正确引导很关键。帮助学生梳理复杂案情,找出案件的争议焦点以及理解法律条文体现的立法目的等,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律思维。第三,案例分析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去发表自己的观点,防止案例教学流于形式。案例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让学生在已掌握一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思考,通过对案例分析逐渐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2 诊所式教学

诊所式教学是模仿医学上临床实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律师职业资格的教师在承办案件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参与整个过程,让学生熟悉办理案件的整个流程以及每个环节需要注意的事项。在会见当事人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写会见笔录。会见结束后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分析案情,查找需要用到的法律法规,梳理办案思路。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出去调查取证,让学生分析哪些证据材料可以使用,并整理证据目录清单,指导学生写起诉状、代理词等法律文书。在开庭时可以让学生旁听,庭审结束后可以让学生及时总结并谈谈自己参与办理案件的收获和体会。诊所式教学的优势是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办理案件的全过程,如何最大限度地维护当事人的利益,达到当事人的诉求。同时,也让学生知道就业时需要具备哪些职业技能,自己的薄弱点在哪儿,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做些针对性的训练和学习,为将来的顺利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2.3 情景式教学

情景式教学的方式可以采取模拟法庭、模拟仲裁、表演情景剧等形式来进行。首先,选择的案例要具有时效性,最好是刚发生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案例,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为了给学生留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选择的案例要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争议性。其次,教师要做好教学方案的设计。根据案例要提前给学生分配好角色,哪些学生适合法官角色,哪些学生适合律师角色,学生们之间如何互动,教师如何引导、点评、解说以及场地的布置,这都需要教师提前安排好,才能确保情景教学顺利进行。为了能够提高情景式教学的质量,授课教师应该集思广益进行集体备课,经过反复讨论不断改进之后再由授课教师写出最优的方案设计。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邀请实务部门的法律工作者一起参与教学方案的讨论,多方听取意见以确保教学质量。情景式教学过程中学生拿到案例之后需要查找相关资料、分析案例,并根据自己的角色来完成相应法律文书的写作,以及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来应对庭审过程中对方提出的各种问题,这些都需要学生自己在课下主动来完成。所以情景式教学的优势在于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

2.4 积极参加学科竞赛

法学专业每年都有学科竞赛,例如模拟法庭大赛、模拟仲裁大赛、辩论赛等。在比赛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还需要学生具有稳定的心理素质、法律思维等较高的专业综合素质。在赛前的准备阶段学生需要大量地阅读案例、分析案例以及进行文书写作的训练,并进行比赛模拟演练。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做到查漏补缺,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学习,达到以赛促学的良好效果。系里要重视报名参赛的同学,并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辅导,对于积极参加学科竞赛的同学可以在评优、入党等方面给予适当加分,对于参加学科竞赛获奖的同学在毕业实习时可以优先考虑推荐给法院、检察院等单位。通过参加学科竞赛不仅能够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专业方面的自信心,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辩论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场应变、发挥能力等综合素质。

2.5 加强实践基地的建立并高效利用

把学生送到法律实务部门进行实习是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一个有效途径。法学实践基地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这是其他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对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职业思维的培养非常有帮助,所以应加强实践基地的建立并进行高效利用。对学生进行实习单位分配时要适当考虑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将来的就业方向,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更具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实习单位需要制定不同的实习内容和实习要求,以笔者所在的法学系为例,与实践基地共同制定实习培养方案,包括实习计划、实习任务、实习目标、纪律要求等,保证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实习单位的工作中,达到实习的目的和效果。校内的实习带队教师要进行定期的实习检查和督促,与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要经常沟通、联系,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工作状态,制定严格的请假制度,加强学生实习管理,防止学生实习流于形式。在实习结束交回的实习鉴定材料中要突出实习过程和实习效果的记录,例如学生在实习岗位上经历了哪些实践环节、熟悉每个实践环节的基本程序、掌握实务操作方法等。要求实习单位的指导老师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点、缺点、不足等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这种真实的反馈对法学院系后期实践能力培养方案的不断改进才会有参考价值。通过实践基地的实习让学生对未来的就业环境、职业规范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选择就业方向。

3 全面保障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依托实践教学来进行,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保障。首先,学校鼓励专业教师出去做兼职律师、仲裁员、人民陪审员,或者是去司法机关挂职锻炼,以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同时也可以聘请律师、法官、检察官等到学校参与案例教学、情景式教学、学科竞赛等给学生授课,他们实战经验丰富,并且语言幽默风趣,通常比较受学生的欢迎。其次,实践教学的考核要注重学生在过程中的表现。例如在情景教学过程中每个同学都要有角色分配,都要完成角色赋予的任务;案例教学中小组同学要进行分工,一部分同学进行发言,另一部分同学对其他组同学的发言进行提问、评价。针对学生在此过程中的表现来给予分数。以往实践教学的分数重结果而轻过程,不注重学生在每个环节的具体表现而是以一份实习报告等书面作业来完成分数的评定,有些学生会依赖小组其他同学,产生“搭便车”“只出工不出力”的现象。所以要对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考核标准进行改革,能够促使学生重视实践教学的学习,确保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教学中,达到实践能力培养的预期目标。第三,学校要对实践教学增加经费投入,以保障实践教学的正常开展。模拟法庭、案例研讨教室、法律诊所教室、物证实验室、电脑、投影仪等仪器设备以及聘请教师等,这些都需要很多的经费支出。第四,学校要出台一系列的相关规定鼓励进行实践教学的教师能够全身心投入。例如给指导学科竞赛的教师、法律诊所的教师计算工作量,支付相应的课时酬金;对参赛有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一定物质奖励或荣誉表扬;在评优、评先、评职称时可以把实践教学作为加分项目;在年底的科研考核中适当折抵科研分数,因为教师进行实践教学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影响科研工作的时间投入[3]。

猜你喜欢
法学专业案例法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高校书法学专业实践教学课程构建
我国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的流变及最新调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第三节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