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的相关性

2020-03-03 09:11王小凤朱宗红张洪霞
护理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条目缺血性出院

王小凤,朱宗红,张洪霞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北京100048)

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所致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综合征。我国每年大约有200 万例新发脑卒中病人,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以及其沉重的经济负担等特点成为我国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1⁃2]。由于医疗资源的相对缺乏、平均住院日的缩短以及疾病本身的因素,病人常在未完全康复的情况下出院,因此对病人出院准备度进行有效评估尤为重要,病人出院准备度越高,应对从医院到家庭、社会过渡的健康挑战能力越强,出院后疾病后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急诊就诊率以及再入院率越低。出院指导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后期康复和出院后的二级预防尤为重要,目前尚无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相关性研究。本研究旨在调查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和出院指导质量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为更好地提高病人的出院准备度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 年11月—2019 年3 月在我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病人110例。纳入标准:符合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意识清楚,可进行正常语言交流,能够正确理解量表内容;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调查研究。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疾病;合并精神类疾病;意识障碍、痴呆及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人。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2.1.1 一般资料调查表 ①一般资料: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婚姻状况、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和出院后主要照顾者。②疾病治疗资料:主要包括入院次数、住院时间、合并疾病种类、服用药物种类以及自我感知自理能力水平。年龄按我国通用标准分为青年组(18~44 岁)、中年组(45~59 岁)、老年组(60~79 岁)和高龄组(≥80 岁)[3]。

1.2.1.2 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 量表于2006 年由美国Marianne 等[4]编制,适用于不同疾病病人的出院准备状况的评估。中文版出院准备度量表由Lin 等[5]修订,包括个人状态(3 个条目)、适应能力(5 个条目)和预期性支持(4 个条目)3 个维度,共12 个条目,其Cronbach′s α 系数为0.89,内容效度指数为0.88。各条目分别赋值0~10 分,依次表示出院准备度水平由低到高,总分为120 分,分值越高表示出院准备度越好。

1.2.1.3 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DTS) 采用王冰花等[6]翻译的出院指导量表,包括需要的内容(6 个条目)、获得的内容(6 个条目)和讲授技巧及效果(12 个条目)3 个维度,共24 个条目。各条目分别赋值0~10分,0 分表示完全没有,10 分表示非常多。量表总分为实际获得的内容维度与出院指导技巧及效果维度得分之和,总分180 分,得分越高表示出院指导质量越好,量 表 中 文 版 的 内 容 效 度 指 数 为0.980,Cronbach′s α 系数为0.924。

1.2.2 调查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本科护理人员组成调查小组,采用统一的指导语告知病人此次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和问卷填写方法,经过病人同意后于出院当天发放调查问卷。调查者自行填写,对于填写困难(不识字或者视力下降)的病人在调查员口述下协助完成,问卷当场发放并收回。共发放问卷115 份,回收有效问卷110 份,有效回收率为95.7%。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量表得分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根据资料性质分别进行t 检验、Pearson 相关性分析和Spearman 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一般资料(n=110)

2.2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情况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总分为(88.54±20.32)分,条目均分为(7.38±1.69)分,3 个维度条目均分按从高到低依次为预期性支持、适应能力、个人状态,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得分 单位:分

表2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得分 单位:分

条目数项目个人状态适应能力预期性支持总分3 5 4 12总分20.49±5.75 36.35±13.17 31.72±8.01 88.54±20.32条目均分6.83±1.92 7.27±2.30 7.93±2.00 7.38±1.69

2.3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指导质量情况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指导质量总分为(145.62±16.72)分,条目均分为(8.09±0.93)分。3 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讲授技巧及效果、获得的内容和需要的内容,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指导质量得分情况单位:分

表3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指导质量得分情况单位:分

条目数项目需要的内容获得的内容讲授技巧及效果总分66 12 24总得分33.93±12.30 41.93±11.41 103.68±10.72 145.62±16.72条目均分5.65±2.05 6.99±1.90 8.64±0.89 8.09±0.93

2.4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指导质量与出院准备度的相关性分析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出院准备度得分与出院指导质量总分(r=0.395,P<0.05)、获得的内容(r=0.250,P<0.05)、讲授技巧及效果(r=0.347,P<0.05)呈正相关,各维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的相关性分析(n=110)

3 讨论

3.1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总分为(88.54±20.32)分,条目均分为(7.38±1.69)分,提示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3个维度条目均分按照从高到低依次为预期性支持、适应能力、个人状态。个人状态和适应能力条目均分较低,提示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基本做好出院准备,但部分病人仍准备不充分,且对陪伴和家庭照护者依赖程度较高。原因如下:①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多为老年病人且各项生理机能减退,大多合并多种疾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能力、出院后对身体的照顾能力以及正确执行医疗照护的程度较其他人群偏低;②由于疾病相关因素,会有部分脑梗死病人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使病人自理能力下降,出院后需要继续康复功能训练,影响了病人出院准备度水平;③部分脑卒中病人由于病变部位或其他疾病相关因素容易处于焦虑、抑郁状态,影响了自我效能的评价,自觉出院准备不充分;④病人由于高龄或其他疾病因素使自我照顾能力下降,增加了对陪护和家庭照护者的依赖。

3.2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指导质量现状 出院指导是指医务人员通过谈话、讲课、宣传片等方式给病人和家属提供医疗照顾信息的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病人的出院指导质量总分为(145.62±16.72)分,条目均分为(8.09±0.93)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 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讲授技巧及效果、获得的内容和需要的内容。获得的内容得分高于病人需要的内容得分,说明出院指导质量基本满足了病人健康需求,这与科室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健康教育督导等相关。

3.3 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出院准备度得分与出院指导质量总分、获得的内容、讲授技巧及效果呈正相关(P<0.05),说明出院指导质量越高,病人出院准备度越高,此与多项研究结果[6⁃9]一致。原因如下:高质量的出院指导可为病人提供疾病治疗及康复的相关知识,二级预防的健康教育(合理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以及药物的正确应用)可减少病人脑卒中的再复发,增强了病人对疾病的了解,提高了病人出院后应对疾病相关问题的能力;有效的出院指导方法和技巧能够拉近病人与医务人员的距离,增强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病人的出院准备度。

综上所述,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出院准备度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与出院指导质量呈正相关,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应重视出院指导,有效沟通,全面评估病人的健康需求,根据健康需求制定个体化的出院指导方案,注重出院指导的技巧和方式方法,可采用分发健康指导手册、视频讲解、建立专科公众号、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和利用多种平台进一步提高出院指导质量。另一方面,通过系统化培训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能力,加强临床健康教育的督导工作,进一步提升出院指导质量,更好地提高病人出院准备度水平,减少再入院率。

猜你喜欢
条目缺血性出院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实施预出院流程在脊柱外科患者出院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